|
修剪的宗旨是為了讓植物健康生長,使其外在形狀符合人們的欣賞要求而采取的手段! 修剪口決: 摘帽子:去除頂層及冠內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 卸膀子:去除樹木分層帶的生長過于強壯枝; 脫裙子:出去樹木上的向下生長的枝條。 修剪的基本原則 1、去除冠內細弱枝、交叉重疊枝、過密的徒長枝、病蟲枝,剪除冠外側下垂枝、枯死枝。留冠外側部分強壯枝,以備該主換頭。 2、選留強壯的外側芽,剪口應距芽0.5-1.5厘米左右,室外溫度低時留長一點反之短一點最短不少于0.5厘米長,剪口與枝條平行截面約呈80-85度角。 3、冬季修剪一二年枝條時要在室外溫度零下6℃—零下10℃之間進行。(此溫度最少要持續(xù)4小時)有利于傷口愈合。這個溫度景觀植物處于樹體休眠狀態(tài),整體不生長,生命活動弱,對樹體傷害很小。而且不會對景觀植物產生凍傷等不良影響。 花灌木修剪要做到有的放矢 整形在園林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適合的修剪不僅可以培養(yǎng)出優(yōu)美的樹形,還可以調節(jié)植物體內營養(yǎng)物質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長,促使開花、結果與植物生長達到平衡,使花灌木達到開花有序連連不斷的效果。 在修剪各類花灌木之前,首先要了解修剪對象長習性,按其自然生長規(guī)律,做到有的放矢,適時合理修剪,才能讓景觀植物健康生長與景觀園林倡導的綠化、美化、達到最佳的平衡效果。 早春開花的花灌木(花芽在前一年枝條上形成的): 既早春開花的植物,先花后葉、花葉同放、后長葉的花灌木,如:白玉蘭、梅花、碧桃、海棠、櫻花、連翹、丁香、迎春、繡線菊、榆葉梅等,它們的花芽是在前一年的枝條上形成的,次年早春開放。修剪一般在花謝前一周內進行,叢生灌木以疏枝、短截為主。以剪除病蟲枝和整形為主,避免剪除過多的花芽影響觀賞效果。 夏秋開花的花灌木(在當年新梢開花的花灌木): 如月季、紫薇、木槿、玫瑰、錦帶、珍珠梅等,適合在冬季或早春進行重剪。此類花灌木是在當年萌發(fā)的新枝條上形成花芽并開花,花期在晚春或夏秋之際,冬季修剪以短截或疏枝為主。短截一般采取“強枝輕剪,弱枝重剪”的方法。對于強壯失去整體景觀效果的枝條,只是剪除枝條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將枝條頂梢剪除,可以激發(fā)剪口部芽的萌發(fā),分散枝條養(yǎng)分,使枝條產生更多的中短枝,形成更多的花芽。 對于弱樹、老樹、老弱枝條的更新復壯,一般剪除枝條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重剪)修剪時間應于農歷驚蟄后進行。 疏枝就是從枝條的基部剪除,可以調節(jié)枝條的均勻分部,加大空間,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有利于樹冠內枝條的生長發(fā)育,有利于枝條花芽的分化,增加植物的觀賞效果,還可以控制旺長。 疏枝主要是疏除過密枝條、衰老枝條、病蟲枝條等,因此在冬季休眠期進行修剪。由于北方地區(qū)冬季寒冷,春季干旱,因此修剪宜在春季萌芽前進行 花芽著生在多年枝條上的: 如紫荊、臘梅、貼梗海棠等,雖然花芽多著生在二年生枝條上,但在營養(yǎng)條件適合時部分老枝條也可著生花芽。這類花灌木應在冬春季剪除枝條頂端的葉芽,在生長季適當對徒長枝進行打頭、摘心處理,控其旺長,促進花芽分化。 一年內多次萌發(fā),多次開花的花灌木: 如月季,在冬季應進行重剪,同時剪除病蟲枝、交叉重疊枝、弱枝、及內膛枝等。由于在一年內多次萌發(fā)開花,可在每次花開放程度達到75%—85%時及時剪除殘花促其萌發(fā),以利于下次開花。 對于觀枝、觀干類花灌木: 如紅瑞木、棣棠等,常做冬季觀賞,為了延長觀賞期,多在早春植物萌芽前,進行重剪,一般多在離地5—10厘米處剪除以促其萌發(fā)。 ![]() 花灌木修剪的小誤區(qū): 1、在落葉前修剪:此時花灌木尚未處于休眠狀態(tài),枝條內還有大量的水分和養(yǎng)分,未回流植物根部,此時修剪將流失部分養(yǎng)分和水分。落葉花灌木的修剪,應在落葉后----至春季植物萌芽前修剪,此時是落葉花灌木的休眠季節(jié),植物生理活動緩慢,花灌木營養(yǎng)損失小,剪口不易被感染。 2、在嚴寒時修剪:氣溫低于零下10度時,剪口易受發(fā)生凍害,不宜進行修剪。 3、核桃、槭樹類等景觀植物不宜在冬季修剪,易形成傷流。槭科的樹木應于春季葉片長出3厘米左右時修剪,核桃樹可以再生長季至落葉前修剪。 4、不擇花期的修剪:不同花灌木花芽分化的時期是不同的,修剪時間和方法是不同的: 早春開花的花灌木:花芽是在前一年的夏秋季節(jié)形成的,(如:碧桃、海棠、連翹、榆葉梅),應在花后修剪。 夏季開花的花灌木:花芽是在當年生枝條上形成的,如木槿、紫薇等,應在冬季給予重剪,只保留適量強壯枝條,其余枝條應剪除。 在當年生枝條上連續(xù)開花的花灌木:如月季應在每次花后,都給予適當的輕剪,以促其萌發(fā)和下次開花,冬季給予重剪。 5、不注重樹形的培養(yǎng):優(yōu)美的樹形是從小培養(yǎng)出來的,使其骨架枝分布均勻呈開心狀,以利于其通風透光,還可減少病、蟲害的傳播。 為保證成活率,減少養(yǎng)分的損耗,一定要進行適當的重剪,應以疏剪為主。對有主桿的如(碧桃、海棠、紅葉李等),應保留3—5主枝,主枝也要中短截。修剪后要樹形舒展,呈開心狀。對于無主桿的如(棣棠、紫荊等)枝條多從地表處發(fā)出,應選留4—5枝分布均勻健壯枝條做為主枝,其余的枝條應從基部剪除,保留的枝條也應進行中短截。
2、養(yǎng)護中花灌木的修剪:(以整形為主) 為了保持樹形美觀、整齊、通風透光,以利其生長,要掌握'多疏少截’的原則。對在當年枝條上開花的花灌木,在冬季應重剪,如(月季、木槿、紫薇、玫瑰、薔薇等)。 3、以觀花為主的花灌木的修剪: 在早春開花的:花芽是在上一年的夏秋季節(jié)形成的,應在花后修剪,對枝條適當的短截,如(迎春、連翹)。 在夏秋開花的:是在當年枝條形成的花蕾,花后也應及時修剪,以促其萌發(fā)再次開花,冬季給于重剪,如(月季、紫薇)。 4、在多年生枝條上開花的:應注意培養(yǎng)老枝,疏除病蟲枝、弱枝等,及時剪除基部細弱的萌發(fā)枝條,如(臘梅、紫荊)。 5、對于嫁接苗木應該及時剪除粘木萌發(fā)條。 ![]() ![]() “一知、二看、三剪、四拿、五處理” 一知:知道對應景觀植物的生長習性、修剪規(guī)范和修剪后要達到景觀效果。 二看:根據植物種類、種植地點、時間(生長期、休眠期)和修剪后的景觀效果,再去判斷怎么修剪。 三剪:仔細觀察后,再由上到下、由里到外,進行修剪(短截、疏枝、剪除)。 四拿:修剪后清除掛在樹上的枝條并清理現(xiàn)場,對病蟲枝條集中處理。 五處理:對于直徑超出2厘米的鋸口、剪口應及時涂抹防腐劑處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