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的唐山火車站。 2021年,是中國第一條自建國際標準軌距鐵路——唐胥鐵路通車140周年。始建于1881年的唐胥鐵路起始站——唐山站,是中國鐵路最老的火車站。 清光緒年間,“洋務運動”中,清政府在唐山市大城山南側(cè)的喬屯鎮(zhèn)開辦了開平礦務局。為了把煤炭運往最近的北塘??谘b船運出,解決煤炭運銷問題,開平礦務局于1881年6月9日,動工修建了胥各莊至唐山之間的一小段鐵路——唐胥鐵路。1881年6月30日,唐胥鐵路開始鋪設鋼軌,采用每米15公斤的輕軌。唐廷樞聘請來的英國工程師金達極力主張修鐵路一定要采用國際上通用的1435毫米標準軌距。標準軌距的說法是由最先使用鐵路的英國提出的,后來被越來越多的國家采用,成為國際通行的筑路標準。 修鐵路必然建車站。1881年11月8日唐胥鐵路開始通車運營后,在小山西北側(cè)建起了一座火車站,當時只有兩條線路、三間房屋,每天運煤八九百噸,它也被稱作中國第一座火車站。
1907年的唐山火車站。 1907年,由于當初開平礦務局盲目開采地下煤炭,造成了鐵路路基塌陷。為了保障行車安全,車站被搬至1公里外,也就是現(xiàn)如今唐山南站的位置。 建于1907年的唐山火車站,外觀酷似皇冠,設有候車室、售票室和行李房,這座2層的典型英式建筑,承載著當時唐山客運與貨運的重要任務,成了當時匯集人流、物流的最繁忙的地方。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唐山站被日軍占領,唐山站歷史上曾有4任日本站長。 從1907年至1975年,這座老站先后經(jīng)歷了4次較大規(guī)模的改擴建,但站址沒有動遷。 1966年,唐山站從左側(cè)天橋處改建了一個旅客出站口,使用面積有所增加。
1976年地震前的唐山火車站。 1975年,隨著旅客列車的增加和旅客客流不斷增長的需要,唐山站全部拆除,重新建了唐山站,站房面積比以前擴大了近一倍。1976年春季竣工,誰知還沒有正式投入使用,1976年7月28日在唐山大地震中,唐山站整個站舍變成一片廢墟。 1983年11月15日,地震后在原址重建的唐山火車站開始建成交付使用。車站依然延續(xù)了長方形的形狀,一直使用至今。 1996年6月26日,原來的唐山站也就是現(xiàn)在的唐山南站停辦客運業(yè)務。自1881年建站以來,這座車站共接送旅客100億人次,對唐山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騰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40年間,唐山站先后迎接了眾多來唐山視察的領導人,1912年,中國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到唐山視察,就是乘坐火車在唐山站下車,在唐山站留下了歷史印記。 唐山南站停辦客運業(yè)務后,依舊承擔著每天30余列貨車的運輸任務。直到2018年1月18日早7時20分,從唐山南站開往古冶站的K7651次列車緩緩駛出站臺。時隔22年,中國第一座火車站——現(xiàn)在的唐山南站再度開通客運業(yè)務。如今,唐山南站至古冶站間這段長約26公里的鐵路上,每天開行10列客車,旅客乘坐火車從古冶站到唐山南站只需21分鐘,親民票價4元,比乘坐公交車節(jié)省約1小時,唐山市區(qū)以及古冶區(qū)周邊的旅客往來辦事、串親訪友變得更加方便、快捷、通暢。這次客運開通,使已沉寂多年的唐山南站重新煥發(fā)了生機,也喚起當?shù)厝嗽?jīng)的記憶。 隨著震后新唐山的總體規(guī)劃和“京山壓煤改線工程”的需要,1994年,與老唐山站相距9.5公里的西側(cè),新建了新客運站唐山站,2013年11月26日,唐山高鐵站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唐山站的歷史至今已有140年,我收藏的這些珍貴的唐山站不同歷史時期的照片,成為140年的鐵路建設發(fā)展史的一個縮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