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有關氣候變化的國內、國際對話越來越多,并且有世界范圍內重要人物的參與,你可能會遇到不了解基本氣候知識的人或是并未正確了解氣候變化的人。尤其是目前還有一些否認人為因素導致氣候變化的錯誤理論廣為流傳。這些錯誤理論的流行主要源于兩個原因:第一,那些理論的大部分在虛假信息宣傳活動中被反復提及;第二,那些理論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任何想和朋友、家人或同事談論氣候變化的人,都應該花時間瀏覽 一 下 這 個 名 為 “ 科 學 懷 疑 ” 的 網 站 ???學 懷 疑 網 站(skepticalscience.com)跟蹤和揭示最為流行的氣候科學方面的錯誤理論。網站提供對所有錯誤理論的簡要和詳細的回應,包括具體科學文獻的引文和鏈接,甚至還有相應的手機應用程序。此外,該網站還提供基于社會科學文獻分析的最佳策略,以方便我們進行有效溝通。 經過授權,我會利用網站下面的方法(經過一定修改)來表達自己關于錯誤理論的簡單回應和你最可能關心的問題。
(1)“氣候已經變化過了”或“氣候一直在變化” 。這一論斷實際上是正確的,但是它隱含的意思是,在人類誕生以前氣候就已經開始變化,因此人類不能夠導致氣候變化。這是一種邏輯錯誤,就像不吸煙的人也會得肺癌,因此吸煙不能導致肺癌這種說法一樣。事實上,氣候科學家們如今一致認為,人為溫室氣體排放正在改變氣候,就像吸煙有害健康也被認同一樣。主要的觀點是,氣候是在其受到外力強迫時發(fā)生變化。對過去氣候的科學分析表明,溫室氣體尤其是二氧化碳支配了大多數(shù)古代氣候變化。這一結論的證據(jù)存在于地質編錄里面。當今,人類正在通過二氧化碳排放強迫氣候更加迅速地變化,而現(xiàn)在的氣候變化速度比過去幾千年氣候相對穩(wěn)定時期(現(xiàn)代文明尤其是現(xiàn)代農業(yè)得以形成的時期)的50倍還要快。
(2)“增溫已經停止、暫停或減緩。” 事實上,到2015年打破紀錄前,2014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隨后的2016年又打破了2015年的紀錄(即使沒有厄爾尼諾現(xiàn)象的推動,2017年也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過去20年的增溫速率與過去40年到過去20年間的增溫速率相等。而且對地球熱含量的長期觀測表明,地球依舊在累積熱量。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全球變暖仍在發(fā)生,特別是海洋,有超過90%的人類碳污染產生的多余熱量儲存在海洋中。
(3)“人為導致的增暖沒有達成科學共識?!?實際上,我們所強調的人類引起全球變暖的觀點,是基于80個國家的科學院以及很多研究氣候學的科學組織所得出的共同結論。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同行評議學術文獻調查和專家一致意見表明,人類正在導致全球變暖是一個在科學界有97%~98%的共識度的論斷。 (4)“最近的增溫是因為太陽活動的變化。” 事實上,在過去全球變暖的35年內,太陽和氣候正在朝著相反的方向變化,太陽表現(xiàn)出輕微的變冷趨勢。太陽的變化可以解釋20世紀全球溫度的部分增溫,但是只占很小的比重。世界頂尖科學家做出的判斷是,人類應對自1950年以來的所有增暖現(xiàn)象負責。
(5)“氣候變化不會有壞處?!?正如本書中詳細闡述的學術文獻所表明的,全球變暖對農業(yè)、環(huán)境和公共健康的負面影響遠遠超過其任何正面影響。增暖每增加1℃帶來的氣候影響會越來越惡劣,增暖2℃的影響是十分有破壞性的,增暖4℃的影響是毀滅性的,增暖6℃的影響則幾乎是無法想象的。 (6)“氣候模式可信嗎?” 與此相關的問題是“既然我們無法預測幾周后的天氣,那么如何能預測幾十年后的氣候?”雖然氣候模式存在不確定性,但是卻能成功地重現(xiàn)過去的氣候,并做出被隨后的觀測證實的預測。長期天氣預報之所以困難,是因為在任一給定的時間段內,未來幾個月或幾年后的某一天,其溫度可能在幾十華氏度甚至幾十攝氏度內變化。類似的是,在任一給定的一天可能會有洪水也可能無降雨。天氣是特定時間和地點下的大氣狀況,冷還是熱?降雨還是干旱?晴還是多云?氣候則是這些天氣狀況的長期(例如數(shù)十年)的統(tǒng)計平均情況,熱帶氣候還是極地氣候?熱帶雨林還是沙漠?由于氣候是一個長期平均值,所以準確預測氣候要容易得多。在一年內的幾乎每個月份,格陵蘭都將會比肯尼亞寒冷許多。幾乎全年時間內,亞馬孫地區(qū)都將比撒哈拉沙漠地區(qū)更加濕潤。
(7)“地面溫度記錄可信嗎?” 使用不同軟件、不同方法、不同數(shù)據(jù)集的各自獨立的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結論。自1975年開始的氣溫增加趨勢是所有重建溫度序列的共同特征。這種增加不能用氣候調整過程的假象、溫度測站的減少,或其他非氣候因素來解釋。自然溫度測量也證實了儀器溫度記錄的普遍準確性。
(8)“南極洲的冰量會增多嗎?” 衛(wèi)星觀測表明,南極洲正在加速失去陸源冰,這使得很多科學家提高了他們對21世紀海平面升高的預測。那么,為什么盡管南大洋有強烈的增暖,而南極洲的海冰卻在增多呢?2014年美國國家冰雪數(shù)據(jù)中心對此做出說明:科學家們對此問題的最佳解釋是,這“可能是由改變的風場,或最近來自更暖的深層海洋的融化冰蓋移到了南極大陸沿岸造成的……融化的冰水更新和冷卻了深層海洋,并且導致南極大陸周圍表層海洋變冷,從而創(chuàng)造了利于海冰形成的條件”。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末,南極海冰開始迅速縮小,并在2017年初創(chuàng)下歷史新低。南極洲周圍海域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風暴似乎是打破相對較薄(3英尺)的海冰的主要因素。在《華盛頓郵報》2015年的一篇文章《南極海冰已不再是氣候懷疑論者的寵兒》中,美國國家冰雪數(shù)據(jù)中心主任馬克·塞瑞茲(Mark Serreze)引述道:“關于南極海冰為什么也處于歷史最低點,確實有很多疑問,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事實,事情已在發(fā)生變化,而且變化很快?!?/p>
(9)“科學家不是推測出20世紀70年代出現(xiàn)過的冰期嗎?” 你們所聽說的對20世紀70年代冰期的推測,主要是源自流行媒體中極少數(shù)文章的說法。大多數(shù)經過同行評議的研究工作都預測出,在那段時期,存在由二氧化碳增多引起的增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