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2004字  預(yù)計閱讀時間7分鐘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有無數(shù)次這樣的時刻: 參加演講比賽,看著前面的小朋友都表現(xiàn)得很好,擔心自己會忘詞、出丑,甚至想放棄比賽; 老師布置了一個任務(wù),讓同學們自告奮勇,當負責人,孩子不敢吱聲,覺得自己不行; 剛學自行車的時候,老是摔跤,孩子非常泄氣:“太難了,我肯定學不會?!?/p> 在困難或挑戰(zhàn)面前缺乏自信,想要退縮、放棄,是人之常情,這是刻在人類基因里某種趨利避害的本能。 而孩子年齡小,經(jīng)驗少,更容易產(chǎn)生這樣的想法,在這些時刻,父母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當孩子說“我不行”的時候,告訴孩子“隨便你”、“那就算了”的父母,只能讓孩子學會輕易放棄; 否定孩子的感受、批評孩子“沒用”的父母,破壞了孩子的自信和自我價值感。 父母正確的回應(yīng)和引導,能夠給予孩子戰(zhàn)勝困難、迎接挑戰(zhàn)的勇氣,教會孩子堅持,提高孩子的逆商,這對他一生的發(fā)展影響深遠。 理解孩子的情緒 許多家長看到孩子膽小怯懦、退縮逃避的樣子,聽到他說一些灰心喪氣的話就氣不打一處來,想要鼓勵孩子迎難而上,可話一說出口就變成對孩子粗暴的指責和否定: 這些話語只會挫傷孩子的自信心,讓他更加忐忑、泄氣,停滯不前。 家長首先要正確回應(yīng)孩子的情緒,表達接納和理解: “看著是不簡單呢?!?/section> 電影《奇跡男孩》里,小男孩奧吉一出生就身患惡疾,面目畸形丑陋。為了給奧吉最好的保護和教育,媽媽一直在家擔任兒子的全職家教。 當奧吉完成四年級的學業(yè)時,為了讓他更好地融入社會環(huán)境,父母不得不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直接送他去普通學校接受正常教育。 奧吉的上學之路注定是艱難的,剛開始,當同學一樣的目光,嘲諷譏笑,讓奧吉憤怒又難過,不想再去上學,媽媽一直都用她無條件的愛、充分的耐心和包容,成為孩子堅實的后盾。 《奇跡男孩》電影截圖 當孩子在父母那里,發(fā)現(xiàn)那個不堅強、會害怕、想放棄的自己也能被接納、被愛著、鼓勵著時,會擁有更多的勇氣和自信,去面對挫折和挑戰(zhàn)。 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成敗觀 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 許多孩子是因為擔心自己做不好、害怕失敗,才不敢挑戰(zhàn)。 因此,家長應(yīng)該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成敗觀,讓孩子明白失敗、做不好也沒關(guān)系,敢于迎難而上的勇氣和自信才是重要并值得褒獎的。 可以告訴孩子:“放輕松去做,別怕,結(jié)果不重要,參與的過程最重要?!?/p> 平時不要過分看重成績、結(jié)果,多關(guān)注和贊賞孩子在過程中努力、勇敢、堅持、毅力等品質(zhì)。 此外,在孩子遭遇挫折,自信心受到打擊,說自己不行的時候,家長應(yīng)該正確引導孩子,培養(yǎng)他的成長型思維。 斯坦福大學著名發(fā)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通過研究提出“成長型思維”這一概念。 固定型思維的人,傾向于認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變的,一旦失敗,便認為自己能力不行,而非努力不夠,于是拒絕嘗試,害怕失??; 而成長型思維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改變的,渴望挑戰(zhàn),能夠直面失敗,并吸取教訓繼續(xù)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繪本《鞋子里的鹽》就講述了籃球明星邁克爾·喬丹改變自我認知,樹立成長型思維的故事。 喬丹因為身高原因,被個子高的人欺負,因為輸球而沮喪,媽媽說“往鞋子里撒點鹽,然后真誠祈禱就會長高”,努力了兩個月,喬丹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長高,非常失望。 這時,爸爸告訴他: 一直執(zhí)著于長高這件事的喬丹想了想爸爸的話,豁然開朗,不再消沉,刻苦練習。 在接下來的比賽中,他努力練習的成果得到了回報,突破了對手身高的限制,為團隊贏得了關(guān)鍵的兩分,最終取得了勝利。 喬丹的爸爸,正是在無意之間向孩子傳達了一種“成長型思維”:比起身高這種很難改變的“天賦”,毅力、決心等可以改變的因素才是應(yīng)該關(guān)注和努力的方向。 現(xiàn)實生活中也是一樣,和孩子一起分析挫折和失敗時,應(yīng)該更多地歸因于可以改變的部分,比如練習不夠、方法不得當、沒有堅持到底······ 表揚孩子時,避免夸“聰明”等無法改變的天賦,而是夸孩子的努力、細心等可以變化的品質(zhì)。 一旦孩子形成了成長型思維,就不會那么懼怕失敗和挫折,勇于通過實際行動改變現(xiàn)狀,內(nèi)心更加強大。 給家長的建議 家長不正確的教養(yǎng)方式,也容易導致孩子缺乏自信,遇事逃避、退縮。 比如過度保護,過度擔心孩子,不讓他做一點有難度的事情:“哎呀,小心點,我來倒,別燙著了!”“別跑太快,會摔跤!” 還有包辦太多,什么事都幫孩子做好了,孩子缺少獨立做好事情的經(jīng)驗,能力也得不到充分的鍛煉,影響自信心。 因此,家長還需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方式,鼓勵孩子獨立做事,不斷嘗試和探索,積攢勇氣和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