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溫暖的女子(ID:wennuan-312) 作者:李思圓 凌晨三點,躺在床上,在一片寂靜和漆黑中,毫無困意。 想起浪費掉的幾個小時,內(nèi)心有些許的不安和焦灼,而且繼續(xù)耗下去,也不是辦法,更睡不著。 起床開了燈,去書房拿了幾本書,又回到臥室,倚靠在床頭看書。 半個小時后,在一頁一頁翻書和閱讀中,竟然很快就感到疲倦,于是立馬又關(guān)上了燈,睡到天亮。 也不知道這算不算失眠,不過也是人生第一次,熬到這么晚,并且也毫無任何所謂的煩心事,就是單純地睡不著。 但好在有書度日,無論在任何時刻,只要翻開一本書,就立馬可以找到一個可以對話的人,實在是省時,省力,又省心。 很難想象,人生當中沒有書的日子,該是多么難熬。但有書的日子,就會感覺自己活得特別富裕,像住在城堡里的國王。 甚至整個五一假期,宅在家沒出門,但好在有一套中華書局的《徐霞客游記》,整整四大本,在近四百年前的文字中,去游歷山川湖海,涉目成賞皆是詩和遠方。 在日常中,我近乎是一個沒什么娛樂愛好的人,生活看起來也十分單調(diào),但只要談起書,我的眼睛里立馬就有光。 雖然看似花了很多時間讀書,但實實在在講,我并沒有看過太多書,更談不上所謂的博覽群書, 我有個習慣,就是特別喜歡重讀,尤其是一本好書,反反復(fù)復(fù)看很多遍也不厭,每一次閱讀,都會帶來新的體驗和思考。 就如《紅樓夢》,幾乎是常讀常新。 記得在第三十四回中,寶玉被打,黛玉吃醋,暗諷因其他事哭腫眼睛的寶釵“哭出兩缸子淚來,也醫(yī)不好棒瘡”。 寶釵分明聽見黛玉刻薄她,卻因惦記著母親哥哥,并不回頭,一徑去了。 第一次讀到時,只愛黛玉的真實坦率。再次重讀時,你會欣賞寶釵的大度和厚道。 大概書的神奇之處,就在這里。 跟一個人相處久了,也許你會因熟悉而感到厭倦。 但書讀的越透,它就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讓心智變得更完善和成熟。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會在凌晨四點,覺知到海棠花未眠。而凌晨三點的我正看著法國作家盧梭的《懺悔錄》。 記得書里面有一句話特別打動我:“我什么也做不了,除了讀書。”我自己最真實的想法便是,我什么也不想做,除了讀書。 失眠時,看書。孤獨時,看書。任何一個時刻,但凡可以擠出時間,你都可以通過看書來消解掉人生中大部分的情緒。 蘇軾曾在《記游松風亭》里,用四個字“不妨熟歇”,以表達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其實換成“不妨讀書”,或許更妙。讀書便是最好的休息,也是最好的放松方式。 其實,讀書的每一刻,都不算虛度時光,甚至會讓你感到,人生就沒有什么太過糟糕的事。 凌晨四點的海棠花好不好看,不得而知,但凌晨三點的書,會讓你感到活著的每一刻,都如此平靜且美好。 來源:重慶晚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