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乾隆皇帝又出巡了(二十三)

 承德皇家園林 2021-05-06

      乾隆皇帝名愛新覺羅·弘歷,清世宗皇帝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碩寶親王,雍正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在位六十年。史稱高宗。他六下江南。六次巡幸五臺。六次東巡山東。四次盛京謁陵。一次西巡河南嵩洛。他出巡次數(shù)最多的就是北上圍場木蘭秋狝,他在位六十年秋狝大典參加了四十次。小編查閱了《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 、《乾隆朝起居注》等資料,以康熙出巡為主線編輯整理了《乾隆皇帝又出巡了》,以供大家欣賞。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1758年)。正月,命兆惠、雅爾哈善等進征回部,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亂。俄羅斯獻出阿睦爾撒納逆尸。準(zhǔn)噶爾大功告竣。二月,擬定于三月恭謁陵。三月,謁東陵。西陵。七月,雅爾哈善擊敗霍集占于庫車。北巡駐避暑山莊。八月,木蘭秋狝。九月,自避暑山莊奉皇太后回鑾,雅爾哈善以攻庫車失機,被處死。十月,接見布嚕特使臣。兆惠軍孤軍陷葉爾羌,即所謂黑水營之圍。十一月,以富德為定邊右副將軍,阿里袞、愛隆阿、福祿、舒赫德為參贊大臣增援兆惠。十二月,因日蝕,左副都御史孫灝奏請明年停止巡幸,乾隆帝斥其識見舛誤,并以“效法皇祖練武習(xí)勞”諭中外。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1758 年,弘歷四十七歲)。

春。正月。戊子朔(初一日)。上詣奉先殿行禮。詣堂子行禮。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詣壽康宮、慶賀皇太后,禮成。御太和殿受朝。作樂宣表如儀。遣官祭太廟后殿。詣大高殿、壽皇殿行禮。幸弘仁寺、闡福寺拈香。御乾清宮、賜宗室王公等宴。

○庚寅(初三日)。上奉皇太后金昭玉粹侍早膳,寧壽宮侍晚膳,重華宮侍酒食。

○諭軍機大臣等:昨因?qū)④姵尚栐嫉?、辦理進剿。毫無端緒。業(yè)已分別示懲。兆惠、車布登扎布、富德等。領(lǐng)兵剿賊。當(dāng)以為戒。同心協(xié)力。自可奏功。此時如逆賊阿睦爾撒納有竊發(fā)之信。即將剿除賊黨及辦理回部之事。暫行停止。專意擒拏。若無信息。則將沙喇伯勒賊眾、回部諸城、于本年內(nèi)辦竣。方為妥協(xié)。數(shù)年來屢次用兵。自當(dāng)休息。即阿逆未就擒獲。亦可相機辦理。著傳諭兆惠、車布登扎布、富德等知之。

○又諭曰:兆惠等奏稱、正月內(nèi)馬匹送到。即追剿巴圖爾烏巴什等。再往葉爾羌、喀什噶爾、擒拏布拉呢敦、霍集占。倘辦不隨意。不能即入回部。則且屯田積谷。市哈薩克健馬。俟次年整兵再進等語。兆惠等所見亦是。但不可有意遲疑。惟當(dāng)相機以應(yīng)。如上年進兵時。即計及辦理回部。其后竟成空言。今謂賊人在沙喇伯勒??钟謴?fù)他往?;蛳騼?nèi)來。俱未可定。若伊等果在沙喇伯勒坐食。勢必貧人盜竊其富家。不堪為命?;ハ鄽⒑?。斷無安靜之理。我兵乘機取之甚易。兆惠所奏。未免豫留地步。即非有心觀望。而怯懦固其本懷。以為事若無成。伊已先為奏及。不知臨時果有阻滯。即俟次年辦理。又有何礙。況車布登扎布陛辭日。朕已諭今年盡力趕辦。如趕辦不及。即明歲辦理亦可。且辦理回部?,F(xiàn)諭添派綠旗兵八千名。兆惠惟帶原議四千兵。前往沙喇伯勒。其辦理回部。已命雅爾哈善、額敏和卓前往。觀今日兆惠所奏。顯系以兵少為慮。欲留雅爾哈善所帶之索倫兵一千。用壯聲勢耳??捎诰G旗兵八千內(nèi)。派出一千。合原議之四千兵。前往沙喇伯勒。其索倫兵一千。仍令雅爾哈善帶往。

○辛卯(初四日)。上奉皇太后居長春仙館。詣安佑宮行禮。幸圓明園。

○壬辰(初五日)。享太廟。遣諴親王允秘恭代行禮。上詣長春仙館問皇太后安。遣官祭太歲之神。

○癸巳(初六日)。上奉皇太后九州清晏觀燈。

○甲午(初七日)。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乙未(初八)。上幸萬壽山大報恩延壽寺拈香。

○丁酉(初十日)。上御山高水長幄次。賜外藩蒙古王公等宴。

○戊戌(十一日)。上詣長春仙館問皇太后安。駕還宮駐蹕。

○庚子(十三日)。上詣南郊齋宮齋宿。

○辛丑(十四日)。祈谷于上帝。上親詣行禮。幸圓明園。奉皇太后幸同樂園侍早晚膳。至甲寅(二十七日)皆如之。御奉三無私殿賜皇子諸王等宴。

○壬寅(十五日)。上詣安佑宮行禮。御正大光明殿。賜朝正外藩等宴。順天府行鄉(xiāng)飲酒禮。奉皇太后同樂園侍早膳,晚酉刻,皇太后至山高水長觀煙火,同樂園觀燈。

○癸卯(十六日)。上奉皇太后同樂園侍早膳,巳刻,皇太后御正大光明殿升座賜蒙古王妃、命婦等宴。上賜大學(xué)士尚書侍郎等宴。以西山積雪聯(lián)句。酉刻,皇太后至山高水長觀煙火,上幸同樂園觀燈。

甲辰(十七日)。諭軍機大臣等桑寨多爾濟等、據(jù)俄羅斯邊界報稱、逆賊阿睦爾撒納、出痘身死。今將身尸、送至恰克圖等處。請遣人驗看等語??磥砟尜\阿睦爾撒納。罪惡貫盈。身死屬實。

己酉(二十二日)。上臨故吏部尚書汪由敦喪次、賜奠。諭曰:吏部尚書汪由敦。老成端恪敏練安詳。學(xué)問淵純。文辭雅正。簡任部務(wù)。供奉內(nèi)廷。夙夜在公。勤勞匪懈。前以偶攖寒疾。當(dāng)命加意調(diào)治。并賜醫(yī)藥。以冀速痊。忽聞溘逝。深為軫悼。即日朕親臨奠醊。著加贈太子太師。入祀賢良詞。并準(zhǔn)其入城于賜第停設(shè)。賞內(nèi)庫銀二千兩。經(jīng)理喪事。所有應(yīng)得恤典。仍著該部察例具奏。 

壬子(二十五日)。諭:今日王大臣等。以俄羅斯獻出阿睦爾撒納逆尸。準(zhǔn)噶爾大功告竣。具表奏賀。

癸丑(二十六日)。以回酋霍集占罪狀。宣諭回部各城。

又諭:今年進兵辦理回部。罪在霍集占一人。與屬眾無涉。已命兆惠、雅爾哈善等。宣諭招撫。

乙卯(二十八日)。上奉皇太后駕還暢春園春暉堂。駕還宮駐蹕。

二月。丁巳朔(初一日)。祭先師孔子。遣協(xié)辦大學(xué)士鄂彌達(dá)行禮。諭:朕于三月初四日啟鑾。恭謁東陵。禮成。即前詣易州。祇謁泰陵。所有應(yīng)行豫備事宜。著各該衙門。照例敬謹(jǐn)辦理。

○戊午(初二日)。祭大社大稷。上親詣行禮。以大學(xué)士史貽直充經(jīng)筵講官。

○己未(初三日)。遣官祭關(guān)帝廟。以舉行仲春經(jīng)筵。遣官告祭奉先殿、傳心殿、上御文華殿。講官暨侍班之大學(xué)士九卿詹事等。行二跪六叩禮。分班入殿內(nèi)序立。直講官四人。出就講案前。行一跪三叩禮。復(fù)位。直講官伍齡安、蔣溥、進“講論語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三句。

○上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駕幸圓明園駐蹕。

○諭軍機大臣等、朕命雅爾哈善為將軍。專辦回部。今授以靖逆將軍之印。著派乾清門侍衛(wèi)齊凌扎布赍送。即留伊軍營效力行走?!?/span>

○壬戌(初六日)。上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幸永寧寺拈香。

○甲子(初八日)。遣官祭先醫(yī)之神。

○乙丑(初九日)。遣官祭昭忠祠。

○丙寅(初十日)。上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屎笄锪罟?jié)。停止行禮筵宴。上還宮。

○丁卯(十一日)。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戊辰(十二日)。春分。朝日于東郊(朝日壇),上親詣行禮。詣雍和宮行禮。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駕幸圓明園駐蹕。

○壬申(十六日)。上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

甲戌(十八日)。上御勤政殿聽政。

諭:國家設(shè)立學(xué)校。原以教育人材。今觀八旗義學(xué)。徒有學(xué)校之名。而無育材之實。況有咸安宮、國子監(jiān)、官學(xué)、并教養(yǎng)世職官員、左右兩翼官學(xué)。八旗讀書人等。盡可學(xué)習(xí)。著將義學(xué)裁去。仍交管咸安宮、并各官學(xué)之大臣、官員等。盡心教習(xí)清語騎射。即讀漢書者。亦當(dāng)務(wù)實。洗去浮華陋習(xí)。斷不可有名無實。至禮部大臣。平日辦理疎懈。及朕降旨、令明白回奏。仍復(fù)揜飾敷陳。殊屬不曉事體。除歸宣光在部未久。免其交部外。余俱著交部察議。

乙亥(十九日)。上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

己卯(二十三日)。上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

庚辰(二十四日)。遣官祭黑龍?zhí)墩鸯`沛澤龍王之神。玉泉山惠濟慈佑龍王之神。

諭:朕此次謁陵、著莊親王、和親王、大學(xué)士來保、史貽直、在京總理事務(wù)。

辛巳(二十五日)。遣官祭賢良祠。

壬午(二十六日)。孝昭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癸未(二十七日)。遣官祭歷代帝王廟。上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幸時應(yīng)宮拈香畢,幸瀛臺豐澤園演耕。駕還宮駐蹕?!?/span>

甲申(二十八日)。清明節(jié)。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遣官祭孝賢皇后陵、端慧皇太子園寢。上詣壽皇殿行禮,永安寺拈香。

乙酉(二十九日)。御書浙江海神廟扁、曰保障東南。

乾隆二十三年謁東陵、西陵

三月。丁亥朔(初一日)。上耕耤。詣先農(nóng)壇行禮。更服。至耤田所。躬耕三推。復(fù)加一推。御觀耕臺。命裕親王廣祿、諴親王允秘、和親王弘晝、各五推。吏部左侍郎董邦達(dá)。協(xié)辦大學(xué)士戶部尚書蔣溥、禮部左侍郎彭樹葵、兵部尚書李元亮、刑部尚書秦蕙田、工部左侍郎錢維城、副都御史廣成、通政司副使皂保、大理寺卿七達(dá)色、各九推畢。順天府府尹、率農(nóng)夫終畝。賞賚耆老農(nóng)夫如例?! ?/span>

戊子(初二日)。上詣暢春園問皇太后安。幸圓明園。

己丑(初三日)。上詣暢春園問皇太后安。駕還宮。

庚寅(初四日)。上啟鑾。謁東陵。西陵。駐蹕煙郊行宮?!?/span>

辛卯(初五日)。駐蹕白澗行宮。

壬辰(初六日)。上幸薊州獨樂寺拈香。駐蹕隆福寺行宮。

癸巳(初七日)。上謁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俱未至碑亭。即降輿慟哭。步入隆恩門。詣寶城前行禮。躬奠哀慟。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隨行禮。至孝賢皇后陵奠酒。祭先蠶之神。皇后親詣行禮。幸桃花寺拈香,是日駐蹕桃花寺行宮。

甲午(初八日)。駐蹕白澗行宮。

乙未(初九日)。駐蹕煙郊行宮。

丙申(初十日)。上幸元靈宮永慕寺拈香。南苑行圍。駐蹕新衙門行宮。

丁酉(十一日)。駐蹕黃新莊行宮。

戊戌(十二日)。駐蹕半壁店行宮。

己亥(十三日)。駐蹕梁格莊行宮。

庚子(十四日)。上謁泰陵。未至碑亭。即降輿慟哭。步入隆恩門。詣寶城前行禮。躬奠哀慟。王以下文武大員官員隨行禮。駐蹕秋瀾村行宮?!?/span>

辛丑(十五日)。駐蹕半壁店行宮。

壬寅(十六日)。駐蹕黃新莊行宮。

癸卯(十七日)。上回鑾。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幸圓明園。

甲辰(十八日)。上詣安佑宮行禮。

乙巳(十九日)??荚嚭舱仓T臣于正大光明殿。

丙午(二十日)。上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

庚戌(二十四日)。上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

癸丑(二十七日)。上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駕還宮。

夏。四月。丙辰朔(初一日)。享太廟。上親詣行禮。詣大高殿行禮。永安寺拈香。

丁巳(初二日)。上御乾清門聽政。

庚申(初五日)。上詣南郊齋宮齋宿。

辛酉(初六日)。常雩(yú)。祀天于圜丘。上親詣行禮。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駕幸圓明園駐蹕?!?/span>

○癸亥(初八日)。上幸永寧寺、萬壽山大報恩延壽寺拈香。

甲子(初九日)。上詣暢春園集鳳軒問皇太后安。

戊辰(十三日)。上詣暢春園集鳳軒問皇太后安。幸靜明園龍王廟拈香。

癸酉(十八日)。上奉皇太后萬方安和侍早膳,方壺勝境侍晚膳。幸廣育宮(在圓明園夾鏡鳴琴東,山門石刻額曰“廣育宮”,內(nèi)供碧霞元君)拈香。

甲戌(十九日)。上詣暢春園集鳳軒問皇太后安。

丙子(二十一日)。上幸靜明園龍王廟拈香。

丁丑(二十二日)。上御勤政殿聽政。

戊寅(二十三日)。上詣暢春園集鳳軒問皇太后安。幸靜明園龍王廟拈香。

庚辰(二十五日)。上詣黑龍?zhí)镀碛辍?/span>

辛巳(二十六日)。上詣暢春園集鳳軒問皇太后安。幸萬壽山廣潤祠、靜明園龍王廟拈香。

乙酉(三十日)。上詣暢春園集鳳軒問皇太后安。

圓明園四十景夾鏡鳴琴東邊的就是“廣育宮”,和承德避暑山莊的“廣元宮”規(guī)制是一樣的,內(nèi)供碧霞元君。

五月。丙戌朔(初一日)。

戊子(初三日)。孝誠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己丑(初四日)。上御勤政殿聽政。

庚寅(初五日)。上奉皇太后萬方安和侍早膳,蓬島瑤臺進茶果觀競渡,長春園含經(jīng)堂侍晚膳畢。奉皇太后駕還暢春園集鳳軒。

辛卯(初六日)。上詣暢春園問集鳳軒皇太后安。幸萬壽山廣潤祠、靜明園龍王廟、呂祖洞拈香。

壬辰(初七日)。上幸黑龍?zhí)洞笥X寺拈香。御書徐州河神廟扁曰“惠我南黎”。

甲午(初九日)。上詣暢春園凝春堂問皇太后安。

戊戌(十三日)。上詣暢春園凝春堂問皇太后安。幸時應(yīng)宮拈香,駕還宮。

辛丑(十六日)。夏至。祭地于方澤。上親詣行禮。詣暢春園凝春堂問皇太后安。駕幸圓明園。

癸卯(十八日)。上臨慎郡王允禧園視疾?!?/span>

乙巳(二十日)。上詣暢春園問皇太后安。

戊申(二十三日)。孝恭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上臨慎郡王允禧第賜奠。御勤政殿聽政?!?/span>

己酉(二十四日)。上詣暢春園凝春堂問皇太后安。

壬子(二十七日)。上詣暢春園凝春堂問皇太后安。

六月。乙卯朔(初一日)。

丙辰(初二日)。上詣暢春園凝春堂問皇太后安。

己未(初五日)。上詣暢春園凝春堂問皇太后安。

庚申(初六日)。上御勤政殿聽政。

癸亥(初九日)。上詣暢春園凝春堂問皇太后安。

丁卯(十三日)。上奉皇太后芰荷香侍早膳、同樂園進茶果侍晚膳畢,奉皇太后駕還凝春堂。

戊辰(十四日)。上詣暢春園凝春堂問皇太后安。

辛未(十七日)。月食。

癸酉(十九日)。上詣暢春園凝春堂問皇太后安。

丙子(二十二日)。上詣暢春園問皇太后安。

丁丑(二十三日)。遣官祭火神廟。

庚辰(二十六日)。上詣暢春園凝春堂問皇太后安。

乾隆二十三年幸木蘭圍場路線

秋。七月。乙酉朔(初一日)。享太廟。遣諴親王允秘恭代行禮。

丁亥(初三日)。上御勤政殿聽政。

戊子(初四日)。上詣暢春園凝春堂問皇太后安。幸永安寺拈香。上還宮。

己丑(初五日)。上御太和殿視朝。文武升轉(zhuǎn)各官謝恩。幸圓明園駐蹕。

庚寅(初六日)。諭:朕此次巡幸木蘭。著裕親王、和親王、大學(xué)士來保、史貽直、在京總理事務(wù)。

癸巳(初九日)。上詣暢春園凝春堂問皇太后安。

諭軍機大臣等:逆酋霍集占、親援庫車。為雅爾哈善等擊敗。

丁酉(十三日)。上詣暢春園凝春堂問皇太后安。

己亥(十五日)。中元節(jié)。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遣官祭孝賢皇后陵。端慧皇太子園寢。

庚子(十六日)。上以秋狝木蘭。奉皇太后自圓明園啟鑾。詣皇太后行宮問安。駐蹕南石槽行宮。

諭:朕此次巡幸木蘭。所有沿途經(jīng)過地方著蠲免本年錢糧十分之三。該部即遵諭行。

辛丑(十七日)。上幸袛園寺拈香。駐蹕密云縣行宮。

壬寅(十八日)。上詣皇太后行宮問安。駐蹕要亭行宮。

癸卯(十九日)。駐蹕兩間房行宮。

甲辰(二十日)。上詣皇太后行宮問安。駐蹕常山峪行宮。

乙巳(二十一日)。駐蹕喀喇河屯行宮。

丙午(二十二日)。上詣皇太后行宮問安。駐蹕避暑山莊。至八月戊辰(十五日)皆如之。

戊申(二十四日)。上幸普寧寺拈香。

己酉(二十五日)。上詣皇太后行宮問安。幸溥仁寺拈香。

辛亥(二十七日)。上奉皇太后幸卷阿勝境侍膳。至八月乙丑(十二日)皆如之。

春秋直解:清乾隆內(nèi)務(wù)府武英殿精寫刻本、武英殿大學(xué)士傅恒檢刻?!队氪呵镏苯狻肥恚?冊。

八月。甲寅朔(初一日)。上奉皇太后幸溥仁寺、普寧寺拈香。

丁巳(初四日)。祭先師孔子。遣協(xié)辦大學(xué)士鄂彌達(dá)行禮。 

戊午(初五日)。祭大社大稷。遣和親王弘晝恭代行禮。

辛酉(初八日)。遣官祭關(guān)帝廟。遣官祭昭忠祠。

壬戌(初九日)。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

癸亥(初十日)。上奉皇太后如意洲侍膳。

甲子(十一日)。太祖高皇帝忌辰。遣官祭福陵。

丙寅(十三日)。萬壽節(jié)。遣官祭太廟后殿。遣官祭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遣官祭孝賢皇后陵。遣官祭顯佑宮、東岳廟、城隍廟。上詣皇太后行宮行禮。御澹泊敬誠殿。扈從王公大臣官員、及蒙古王公臺吉等、行慶賀禮。奉皇太后幸卷阿勝境侍宴。賜扈從王公大臣、及蒙古王公臺吉等宴。

丁卯(十四日)。上奉皇太后幸卷阿勝境侍膳。翼日如之?!?/span>

春秋直解書成。御制序曰、中古之書。莫大于春秋。推其教、不越乎屬辭比事。而原夫成書之始。即游夏不能贊一辭。蓋辭不待贊也。彼南史董狐。世稱古之遺直。矧以大圣人就魯史之舊。用筆削以正褒貶。不過據(jù)事直書。而義自為比屬其辭本非得已。贊且奚為乎。厥后依經(jīng)作傳如左氏身非私淑。號為素臣。猶或詳于事而失之誣。至公羊谷梁。去圣逾遠(yuǎn)。乃有發(fā)墨守而起廢疾。儼然操入室之戈者。下此齦齦聚訟。人自為師。經(jīng)生家。大抵以胡氏安國、張氏洽為最著。及張氏廢、而胡氏直與三傳并行其間傅會臆斷。往往不免承學(xué)之士。宜何所考衷也哉。我皇祖欽定傳說匯纂一書。镕笵群言。去取精當(dāng)。麟經(jīng)之微言大義。炳若日星。朕服習(xí)有年。紹聞志切。近因輯易詩二書竣事。命在館諸臣。條系是經(jīng)。具解以進。一以匯纂為指南。意在息諸說之紛歧以翼傳。融諸傳之同異以尊經(jīng)。庶幾辭簡而事明。于范甯去其所滯。擇善而從之論。深有取焉。夫儒者猥云五經(jīng)如法律。春秋如斷例。故啖助趙匡陸淳輩。悉取經(jīng)文書法。纂而為例。一一引徽切墨以求之。動如鑿枘之不相入。譬諸叔孫通、蕭何、增置傍章已后。例轉(zhuǎn)多而律轉(zhuǎn)晦。蓋曲說之離經(jīng)。甚于曲學(xué)之泥經(jīng)也審矣。書既成。命之曰直解。匪不求甚解之謂。謂夫索解而過。不直、則義不見爾。而豈獨春秋一經(jīng)為然哉。是所望乎天下之善讀經(jīng)者。 

己巳(十六日)。上自避暑山莊、奉皇太后啟鑾幸木蘭。駐蹕中關(guān)行宮。 

庚午(十七日)。上詣皇太后行宮問安。駐蹕波羅河屯行宮。

辛未(十八日)。駐蹕張三營行宮。

壬申(十九日)。上詣皇太后行宮問安。駐蹕汗特穆爾昂阿大營。

癸酉(二十日)。上行圍。駐蹕穆壘喀喇沁大營。

甲戌(二十一日)。上詣皇太后行幄問安。上行圍。駐蹕愛里格爾赤老大營。

乙亥(二十二日)。秋分。夕月于西郊。遣裕親王廣祿行禮。上行圍。駐蹕愛里昂阿大營。翌日如之。

丙子(二十三日)。世宗憲皇帝忌辰。遣官祭泰陵。

丁丑(二十四日)。上詣皇太后行幄問安。行圍。駐蹕呼魯蘇臺昂阿大營。

戊寅(二十五日)。上行圍。駐蹕準(zhǔn)烏拉岱大營。

己卯(二十六日)。上詣皇太后行幄問安。行圍。駐蹕納爾蘇臺東邊大營。

庚辰(二十七日)。上行圍。駐蹕都穆達(dá)烏拉岱大營。

辛巳(二十八日)。上行圍。駐蹕巴顏布爾噶蘇臺大營。

壬午(二十九日)。上詣皇太后行幄問安。駐蹕巴顏溝大營。

癸未(三十日)。上行圍。駐蹕鄂爾楚克哈達(dá)大營。翌日如之?!  ?/span>

乾隆二十三年木蘭圍場行圍圖

九月。甲申朔(初一日)。上哨鹿行圍。

諭、據(jù)兆惠奏稱、遵旨令伊前赴庫車。察看情形。再行回京。當(dāng)即領(lǐng)兵八百名速進。一抵庫車。即與雅爾哈善、協(xié)心剿賊。斷不肯半道回京。

乙酉(初二日)。上詣皇太后行幄問安。行圍。駐蹕扎克丹鄂佛羅大營。

丙戌(初三日)。上行圍。駐蹕布呼圖口大營。 

賜布嚕特使臣車哩克齊等宴。上以乾隆二十年二十二年、及今歲西域諸番部降附來朝。皆適會于布呼圖口。地靈佳兆。特著神異。賜名曰伊綿峪。

丁亥(初四日)。上行圍。駐蹕庫庫英圖大營。翼日如之。

戊子(初五日)。上詣皇太后行幄問安。行圍。

己丑(初六日)。上行圍。駐蹕薩勒巴爾哈達(dá)大營。賜布嚕特使臣舍爾伯克宴。

庚寅(初七日)。上詣皇太后行幄問安。行圍。駐蹕安巴究和羅昂阿大營。

辛卯(初八日)。上行圍。駐蹕烏蘭哈達(dá)大營。賜布嚕特使臣舒庫爾宴。

壬辰(初九日)。上詣皇太后行幄問安。行圍。駐蹕阿貴圖大營。

癸巳(初十日)。駐蹕張三營行宮。

甲午(十一日)。上詣皇太后行宮問安。駐蹕波羅河屯行宮。

乙未(十二日)。幸什巴爾臺安禪寺拈香。駐蹕中關(guān)行宮。

丙申(十三日)。上詣皇太后行宮問安。奉皇太后駐蹕避暑山莊。至戊戌(十五日)皆如之?!?/span>

丁酉(十四日)。上奉皇太后幸卷阿勝境侍膳。

御澹泊敬誠殿。受布嚕特使臣車哩克齊等朝。賜扈從王公大臣、蒙古王公臺吉、并布嚕特使臣等宴。御萬樹園幄次觀健銳兵立馬技及火戲。

戊戌(十五日)。上幸溥仁寺、普寧寺拈香。御萬樹園幄次賜扈從王公大臣、蒙古王公臺吉、并布嚕特使臣等宴。

己亥(十六日)。上自避暑山莊奉皇太后回鑾。詣皇太后行宮問安。駐蹕喀喇河屯行宮。

庚子(十七日)。駐蹕常山峪行宮。

辛丑(十八日)。駐蹕兩間房行宮。

壬寅(十九日)。上詣皇太后行宮問安。駕至古北口,柳林教場閱兵。駐蹕要亭行宮。

癸卯(二十日)。遣官祭歷代帝王廟。遣官祭都城隍之神。駐蹕密云縣行宮。

甲辰(二十一日)。駐蹕南石槽行宮。

乙巳(二十二日)。上回鑾。奉皇太后居暢春園春暉堂。詣安佑宮行禮。幸圓明園。

丙午(二十三日)。上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

戊申(二十五日)。上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還宮。

諭:朕于初二日。前往圓明園。初三日。于山高水長大幄次。筵宴布嚕特來使。初四日回宮。初五日升殿。令布嚕特使臣、服其本色衣服行禮。

己酉(二十六日)。上詣壽皇殿、大高殿行禮。

乾隆二十三年幸盤山路線

冬。十月。甲寅朔(初一日)。享太廟。上親詣行禮。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遣官祭孝賢皇后陵、端慧皇太子園寢。頒乾隆二十四年時憲書。順天府行鄉(xiāng)飲酒禮。

乙卯(初二日)。上幸崇元觀拈香,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駕幸圓明園駐蹕。

丙辰(初三日)。上御山高水長幄次。賜布嚕特使臣車哩克齊等宴。

丁巳(初四日)。上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還宮。

戊午(初五日)。上御太和殿視朝。布嚕特使臣車哩克齊等隨班行禮。

諭:朕今日御殿。布嚕特來使朝賀時。鳴贊等贊引行禮。聲既平常。字亦不能清楚。夫鳴贊一官。不論一切材技。專擇聲音宏亮者充補。何至選用此等聲音平常之人。此皆該管大臣、平時演習(xí)不勤。于挑選時、又不詳慎挑選之所致也。伍齡安、塔永阿、著交部察議。今日贊引之承泰。著革去鳴贊。仍在原差使上行走。其余現(xiàn)在各鳴贊、贊引聲音如何。及所有應(yīng)行挑選鳴贊之人。一并交軍機大臣等、會同該衙門堂官、驗看揀選。應(yīng)留者留任外。應(yīng)駁者、即駁回原差使上行走。至揀選應(yīng)挑之人。不論滿洲、蒙古、新滿洲烏拉齊、惟擇其聲音好者補用。 

又諭、朕于本月二十五日啟鑾。由湯山至盤山。賜右部哈薩克來使筵宴?;刂聊显否v蹕。大閱八旗官兵。所有應(yīng)行豫備事宜。著各該衙門照例豫備。

己未(初六日)。上御懋勤殿。

庚申(初七日)。上御乾清門聽政。

辛酉(初八日)。上御懋勤殿。

癸亥(初十日)。上御懋勤殿。

甲子(十一日)。上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幸圓明園。

丙寅(十三日)。上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幸時應(yīng)宮拈香。駕進宮。

丁卯(十四日)。上御懋勤殿。

戊辰(十五日)。上詣暢春園問皇太后安。幸圓明園。

己巳(十六日)。上御洞明堂。

○壬申(十九日)。上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幸萬壽寺拈香。駕進宮。

○甲戌(二十一日)。上御乾清門聽政。

○丙子(二十三日)。上御懋勤殿。

○丁丑(二十四日)。上詣壽皇殿行禮。幸闡福寺拈香。

○戊寅(二十五日)。上詣暢春園春暉堂問皇太后安。啟鑾幸盤山。駐蹕湯山行宮。

○己卯(二十六日)。駐蹕三家店行宮。

○庚辰(二十七日)。駐蹕大新莊行宮(位于今北京市順義區(qū)張鎮(zhèn)侯莊子村南,舊屬三河縣)。

○辛巳(二十八日)。上幸雙峰寺、法藏寺、云罩寺拈香。駐蹕盤山行宮。至甲申(初一日)皆如之。

靜寄山莊:又名盤山行宮,在盤山南麓,占地約400公頃,清乾隆九年動工,十九年竣工。是薊縣境內(nèi)的乾隆五大行宮之一。

十一月。甲申朔(初一日)。上幸天成寺、西甘澗、東甘澗拈香。遣官祭先醫(yī)之神。右部哈薩克使臣卓蘭等來朝。賜宴。

諭:朕于初五日、舊衙門啟鑾。南紅門行宮用早膳后。前往閱兵。今天氣甚寒。官兵等不必穿甲過早。酌朕到時。再行空甲。

乙酉(初二日)。諭曰、和碩額駙福隆安、著在御前侍衛(wèi)上行走。是日駐蹕煙郊行宮。 

丙戌(初三日)。上至南苑。詣元靈宮、永慕寺行禮。行圍。翼日如之。駐蹕舊衙門行宮。至戊子(初五日)皆如之。

丁亥(初四日)。上行圍射熊一、殪虎二。賜扈從王公大臣及右部哈薩克使臣卓藍(lán)等食。閱健銳兵立馬技及火戲。

戊子(初五日)。上大閱。命右部哈薩克使臣卓蘭等、及布嚕特諾起等從觀。上自行宮發(fā)駕。鑾騎鹵簿、陳于行宮門外。聲炮三。鐃歌大樂作。奏壯軍容之章。兵部堂官二人、大臣十人、分左右、騎而導(dǎo)。內(nèi)大臣二人、后扈。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率豹尾班、佩刀、屬櫜鞬、騎而從??偫硌荼醮蟪?、暨八旗領(lǐng)操都統(tǒng)等、率將校、軍士、甲胄、出營成列。上至晾鷹臺帳殿。豹尾班、三旗侍衛(wèi)、分翼列侍。建黃龍大纛二、于帳殿后。部院大臣、分翼序立黃幄前。八旗傳宣官、騎而列于臺下。乾清門侍衛(wèi)、每翼六人、騎而列于傳宣官之前。上躬御甲胄。乘馬出。試射。連發(fā)七矢。皆中的。兵部堂官、奏請閱陣。上親閱隊伍。兵部堂官前引??偫硗醮蟪?、滿洲大學(xué)士、內(nèi)大臣、侍衛(wèi)、前引后扈。皆擐甲乘馬。上入自左翼。由列陣中路行。經(jīng)驍騎、護軍、前鋒、諸隊而南?;鹌鳡I、藤牌兵、諸隊而北。周閱畢。迺還。御晾鷹臺黃幄。升寶座。大臣、侍衛(wèi)、及諸執(zhí)事官、咸列侍。兵部尚書奏鳴角。臺下蒙古畫角先鳴。各旗分列之海螺、以次遞鳴。達(dá)營陣。遂擊鼓。營中海螺畢鳴。分列之海螺、以次退立于臺下。營中三舉炮。遂行陣伐鼓、鳴螺舁鹿角、整列而進。每進、以十丈為節(jié)。鳴金則止。麾紅旗、則槍炮齊發(fā)。鳴金則止。再伐鼓、整列前進。鳴金、麾旗發(fā)槍炮如初。如是者九。第十進、槍炮連環(huán)齊發(fā)無間。鳴金三迺止。八旗開鹿角成八門。首隊前鋒、護軍、驍騎、各整列、以次出。至鹿角外。次隊隨之?;鹌鳡I兵、藤牌兵、列于后。既成列。鹿角門闔。八旗齊鳴螺。喧呼作勢而進。兩翼協(xié)隊、乘馬斜向前進。營中鳴螺。迺振旅而退。為殿之八旗滿洲火器營炮位、鳥槍護軍、驍騎、及首隊前鋒、護軍、驍騎、各立于本旗大纛之下。八旗分鹿角為八行?;鹌鬈娊Y(jié)隊而退。首隊兵殿后兵、以次鳴螺而退。各列于初成列之地。兵部尚書奏大閱禮成。上御黃幄。釋甲胄。鐃歌清樂作。奏鬯皇威之章。扈從之大臣、侍衛(wèi)等、皆釋甲胄。隨駕還行宮。聲炮三。領(lǐng)兵大臣、及將士、各釋甲胄歸營。賜官兵等饌筵、羊、豕、并薪炭等物、如例。

定邊將軍兆惠等奏:臣等于十月初三日、領(lǐng)兵至輝齊阿里克。距葉爾羌城四十里。侍衛(wèi)璜綽爾圖、擒獲回人一名。據(jù)供、阿克蘇、烏什、投誠后?;艏碱I(lǐng)回眾三千。入喀什噶爾城一宿。駐雅普爾噶四日。聞布拉呢敦、深怨霍集占妄動。定約各守一城。相為聲援。布拉呢敦、領(lǐng)馬步萬余人。于離喀什噶爾城一站之當(dāng)噶勒齊駐劄?;艏家拼迩f回眾、糧草、入葉爾羌城。令舍勒默特、摩羅噶里布、領(lǐng)眾五十人。于布爾吉博斯屯設(shè)卡。城內(nèi)厄魯特、布嚕特、伊犁回人、有馬者五千余名。步行人甚多。與霍集占相結(jié)者。伯克阿布都克哷木、阿布都哈里克、泥雅斯索丕、阿什噶、伊朗和里、布坤等數(shù)人。余皆含怨。霍集占詭眾云。大兵盡剿回人。伯克霍集斯已被殺?;艏家咽丈逞艩柸丝谏弧S謱⒉级脊喜?、及其子弟、俱籍沒監(jiān)禁。又殺烏什、賽哩木、移來回眾三百余口等語。臣等兵臨城下。未見賊眾迎敵。其城較庫車甚大。四面共十二門。臣所領(lǐng)馬步兵四千余。祇足圍其一面。且自烏什前來。行戈壁一千五百里。馬一千余匹。俱屬彼乏。圍城則兵力單弱。賊將沖突逃走。計賊若逃走。惟向南路之痕都斯坦、巴達(dá)克山、喀喇土伯特、等處。擬于此等要卡、駐兵堵截。又分遣兵馬。搜括村莊。發(fā)掘窖粟。及山谷牛羊。斷其芻牧樵采。伊等自生內(nèi)變。至兵丁馬匹。均須接濟。所有駐劄庫車、賽哩木、拜、等處綠旗兵丁。應(yīng)請調(diào)赴軍前。并送馬三千匹。諭軍機大臣等、兆惠等章奏、日久未來。朕深為廑念。今據(jù)奏、兵抵葉爾羌情形。賊眾暫未出戰(zhàn)。而我兵馬以遠(yuǎn)行疲乏。朕亦深悉。勿以未即攻克。致生急遽。惟加意偵探。多方誘致。以協(xié)機宜。布拉呢敦、既怨霍集占。自應(yīng)持原降敕書往諭。至霍集占以伯克霍集斯被殺。飾詞惑眾。亦應(yīng)明白曉示?;蛄罨乇姷饶慷?。又如斷其樵汲。擾其村落。皆屬善策。所奏解送馬匹。亦傳諭駐劄辦事之大臣侍衛(wèi)等矣。再索倫、察哈爾等兵。已過辟展。兆惠之盡調(diào)綠旗兵。因未得信息耳。至賊人可逃之路。宜嚴(yán)為堵截。倘其北走。則無地可逃。必就俘獲。兆惠等宜奮勉辦理。并傳諭富德、速往策應(yīng)。

又諭曰、將軍兆惠、兵抵葉爾羌。急望送馬接濟。著傳諭舒赫德、將現(xiàn)在所得馬匹。即速解赴軍營。

己丑(初六日)。圣駕由永定門進大清門回宮。詣皇太后宮(壽康宮)問安。

壬辰(初九日)。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癸巳(初十日)。上御太和殿視朝。布嚕特使臣車哩克齊等隨班行禮。

乙未(十二日)。上御乾清門聽政。詣皇太后宮(壽康宮)問安。幸豐澤園射。命布嚕特諾起等從觀。上連發(fā)十一矢。皆中的。

丙申(十三日)。圣祖仁皇帝忌辰遣官祭景陵。上詣奉先殿、壽皇殿行禮。

丁酉(十四日)。上詣皇太后宮(壽康宮)問安。幸圓明園。

阿克蘇辦事頭等侍衛(wèi)舒赫德奏、十月二十日。將軍兆惠、差索倫領(lǐng)催阿勒丹察。披甲扎奇勒圖、來至阿克蘇。送到將軍文書。并愛隆阿移文。內(nèi)稱、因捉生詢問。知霍集占牧群。皆在南山。領(lǐng)兵往攻。至葉爾羌城外。見賊眾阻河為陣。因度橋攻剿。如兵甫四百余。橋斷。賊眾四合。將軍奮擊。兩易馬俱中鳥槍斃。面及脛俱得傷。幸不甚重。我兵力戰(zhàn)。浮水至營。又來馬步賊萬余人合圍。我兵雖有剿殺。以無馬不能沖突。遂掘濠結(jié)寨。賊亦結(jié)寨相持。計軍需馬駝。尚可供兩月之食。惟軍器火藥不足。因被圍后乘夜前行。遇愛隆阿之兵。令其先來通信等語。伏思霍集占、暫爾跳梁。終歸殄滅。此時宜速行策應(yīng)軍營。計新調(diào)官兵四千名。及趕送馬三千匹。漸次到來。臣與愛隆阿、一面探聽參贊大臣富德、兵至何處。一面選派兵馬。趲赴葉爾羌。其阿克蘇安設(shè)臺站、鎮(zhèn)撫回人等事。亦即酌量情形辦理。諭軍機大臣等、據(jù)舒赫德接到兆惠行文。知我兵深入。逆賊霍集占等、恃其黨眾。敢于合圍拒敵。殊可憤恨。即當(dāng)前往策應(yīng)。參贊大臣富德、業(yè)經(jīng)領(lǐng)兵前進。著授為定邊右副將軍。阿里袞、愛隆阿、福祿、舒赫德、俱授為參贊大臣。無論何隊兵丁。惟擇馬力有余者。作速前往。其攻取回城。擒獲賊首。自不遽責(zé)伊等。惟應(yīng)援兆惠為要。至兆惠領(lǐng)兵深入。雖未免有輕賊之心。亦恐朕責(zé)其怯懦。若當(dāng)日令伊?xí)厚v阿克蘇。候兵馬齊集。當(dāng)不至此。然于現(xiàn)在情形。亦未為失策。朕豈肯加之責(zé)備。此時惟堅守以待援師會合?;刂涟⒖颂K。整頓兵馬。再圖大舉。又富德前奏、副都統(tǒng)鄂博什、瑚爾起、懇請前往回部。朕因伊等在軍營年久仍命徹回。今值用兵之時。著準(zhǔn)其前往。富德仍酌量賞給具奏。至阿里袞所奏馬駝。亦經(jīng)富德奏請。先盡索倫兵一千名乘騎。以期速到。若阿里袞起程在前。而官兵追及時。即可給與乘騎。可傳諭伊等。惟計兵馬同抵軍營。方克有濟。并傳諭黃廷桂、將所奏豫備馬二萬匹、加意豢養(yǎng)。吳達(dá)善、五吉等、不必回巴里坤。仍速赴哈密。豫備糧運。

戊戌(十五日)。上御山高水長幄次。賜右部哈薩克使臣卓蘭等宴。

己亥(十六日)。上詣皇太后宮(壽康宮)問安。還宮。

諭曰:將軍兆惠等被圍。亟需策應(yīng)。今擬分兵兩路。一路由阿克蘇、烏什。一路由特穆爾圖諾爾。夾攻逆賊。特遣侍衛(wèi)官長保、瑚圖禮等。馳驛往鄂爾坤。于達(dá)什達(dá)瓦游牧。挑選兵丁一千名?;虬税?、五百名、俱可。令總管鄂齊爾等帶領(lǐng)。由阿濟必濟、前往西路。會合巴祿之兵。來年從特穆爾圖諾爾進剿??蓚髦I成袞扎布、將現(xiàn)在軍營馬匹辦給。如不足?;蛴诘虑咴嫉人鶎亳R匹內(nèi)、通融措辦。給與價直亦可。其賞給伊等銀兩。已交官長保等帶往。

辛丑(十八日)。上詣雍和宮、柏林寺行禮。詣皇太后宮(壽康宮)問安。

定邊將軍兆惠等奏、十月初六日。派兵二千余名。整隊進剿。至葉爾羌城東北五六里。見高臺一座。上有騎賊四五人。據(jù)伯克霍集斯云、臺前及近城、俱掘大坎。埋伏賊人。臣等領(lǐng)兵奪臺。坎內(nèi)賊放槍拒戰(zhàn)。我兵沖敗。躍坎追擊。直至城下。賊于兩門內(nèi)、各出四五百騎。接戰(zhàn)三次。敗走入城。至日暮。臣等收兵。此次射斃賊人二十余名。帶箭逃去者無算。我兵得傷者十九名。尚無損折。臣等察看賊眾情形。其出城伏兵。俱系厄魯特、布嚕古特。間有從伊犁帶來回人。計可以出戰(zhàn)者。止二三千人。賊馬雖有四五千匹??坝谜卟贿^千余。臣等兵少。圍城恐賊逃竄。因?qū)⒐コ潜鴱鼗?。在附近有水草處、休息馬力。派兵于痕都斯坦、巴達(dá)克山、土默特等處。徼賊去路。賊如固守不出。則不時分兵侵?jǐn)_。以計離間布拉呢敦、及貿(mào)易回人等。俟賊內(nèi)潰。乘機攻取。諭軍機大臣等、據(jù)兆惠奏稱、官兵攻城射賊。沖擊數(shù)次。賊眾披靡。我兵雖有得傷者。幸無損折等語。官兵奮勇剿賊。殊屬可嘉。兆惠、額敏和卓、及領(lǐng)隊大臣、侍衛(wèi)、官兵等、效力及得傷者。俱交部照例議敘。昨據(jù)舒赫德奏報、兆惠行知愛隆阿文書。朕即傳諭各隊官兵。速往應(yīng)援。兆惠此時即尚未突圍而出。計日援兵會合。自必?zé)o虞??蓚髦I舒赫德、于領(lǐng)兵進發(fā)時。馳送兆惠知悉。至兆惠從前奏報。一月內(nèi)可到。此次遂隔四旬。想阿克蘇以外臺站。必有稽遲。著舒赫德查明具奏。

甲辰(二十一日)。上詣南郊齋宮齋宿。

乙巳(二十二日)。冬至。祀天于圜丘。上親詣行禮。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遣官祭孝賢皇后陵、端慧皇太子園寢。詣皇太后宮問安。

丁未(二十四日)。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戊申(二十五日)?;侍笫酃?jié)。遣官祭太廟后殿。上詣壽康宮、行慶賀皇太后禮。王大臣于慈寧門、眾官于午門行禮。奉皇太后幸靜怡軒、重華宮侍宴。

己酉(二十六日)。上詣皇太后宮(壽康宮)問安。幸瀛臺。

辛亥(二十八日)。上御乾清門聽政。幸瀛臺。

壬子(二十九日)。上詣皇太后宮(壽康宮)問安。

平定大小和卓回部叛亂

(編者注)大小和卓回部叛亂。新疆北疆的烽煙剛剛熄滅,南疆的戰(zhàn)火便接踵燃起。乾隆二十二年(1757)五月,回部大小和卓布拉尼敦和霍集占,自立為汗,發(fā)動叛亂。天山南路清代稱回部,維吾爾族人民世居其地,信仰伊斯蘭教,以農(nóng)耕為生計。康熙十七年(1678),噶爾丹乘機侵入回疆,掠其首領(lǐng)阿布都實特,拘禁于伊犁。命阿巴克居葉爾羌,令掌回疆事。后其子瑪罕木特為和卓,為眾尊服,欲據(jù)葉爾羌獨立,擺脫準(zhǔn)噶爾統(tǒng)治,策妄阿拉布坦將他俘獲,并囚禁于伊犁?,敽蹦咎厣樱L曰布拉尼敦,次曰霍集占,即所謂大小和卓,拘留伊犁,使督回民墾地耕種。乾隆二十年(1755),清軍征討達(dá)瓦齊,平定伊犁,霍集占兄弟得釋。班第等奉旨將布拉尼敦遣回葉爾羌舊地,使安撫各處回眾?;艏既粤粢晾?,掌管回教事。阿睦爾撒納叛亂,霍集占“率眾助逆”,清軍平叛再入伊犁。阿睦爾撒納逃走,霍集占亦返回葉爾羌。清廷欲借大小和卓之力,招服回眾,和平統(tǒng)一南疆。布拉尼敦“欲安集回地各城人民,聽候大皇帝諭旨”。而霍集占不從,認(rèn)為“莫若與中國抗拒,地方險遠(yuǎn),內(nèi)陸兵不能即來”,且準(zhǔn)噶爾已滅,近地并無強鄰,收羅各城,可以自立。布拉尼敦等聽從。于是霍集占傳示屬下,整頓鞍馬器械,欲自稱汗。庫車、拜城、阿克蘇三城阿奇木伯克(城主)鄂對等不響應(yīng),走伊犁依兆惠。乾隆二十二年(1757)五月,霍集占兄弟據(jù)葉爾羌、喀什噶爾,稱巴圖爾汗,將前往招撫的清軍副都統(tǒng)阿敏道殺害,集眾為亂。
雅爾哈善得庫車空城。乾隆二十三年(1758)正月二十六日,乾隆帝將“霍集占罪狀”宣諭回部各城,命雅爾哈善為靖逆將軍,額敏和卓、哈寧阿為參贊大臣,順德訥、愛隆阿、玉素布為領(lǐng)隊大臣,率師征討。五月,雅爾哈善等統(tǒng)滿漢官兵萬余人,由吐魯番進至庫車城下,發(fā)動進攻。此城依附山崗,用柳條沙土密筑而成,十分堅固,叛軍據(jù)城固守,清軍屢攻不克?;艏夹值苈剤蠛?,穿越戈壁灘大沙漠,急馳來援。清軍領(lǐng)隊大臣愛隆阿統(tǒng)兵截?fù)?,兩?zhàn)皆勝,敵兵死傷過半,霍集占引殘部逃入城內(nèi),閉門不出。雅爾哈善未能乘機強攻,而是圍城絕糧待其自斃。六月初,城中飲食困難,彈矢將盡。原庫車城伯克鄂對了解敵情,熟悉地形。向雅爾哈善指出,霍集占困守危城,食力已盡,必不肯坐而待縛,定會乘我不備突圍而去,返其巢穴,整兵復(fù)來,那時將難以對付。并說其逃走之路只有兩條:一是由城西鄂根河水淺處渡河而去;一是由北山口通向戈壁,逃往阿克蘇?!叭粲诙犯鞣磺?,則賊酋可擒矣?!毖艩柟撇宦犉溲裕患臃纻?,不巡營壘,終日亦棋,飲酒為樂。六月二十日傍晚,有一位索倫老兵,聞城中駝鳴,似負(fù)重載,立即回營,向雅爾哈善報告說:駝鳴高目健,敵人要逃跑了。雅爾哈善不信,一笑置之,飲酒如故。結(jié)果霍集占等率四百余騎乘夜遁去。都統(tǒng)順德訥聞報,令待天明發(fā)兵。及曉往追,敵人已渡河斷橋遠(yuǎn)飏而去。雅爾哈善以炮攻城不下,改挖地道,為守兵察覺,清軍守城兵丁盡被焚死。八月,守城敵將阿布都克勒木乘清軍不備,又率四五十騎夜遁。結(jié)果,庫爾城內(nèi)所余老弱三千余口,二十五日出降。雅爾哈善圍攻三月,僅得一空城,乾隆帝得訊,十分震怒,命將順德訥、雅爾哈善處死。
兆惠被圍黑水營。大小和卓逃出庫車城后,清廷命定邊將軍兆惠移師追擊,乾隆二十三年(1758)八月,兆惠率前鋒馳抵庫車城。時兩大小卓逃奔阿克蘇,伯克霍斯閉城不納,投奔烏什,又被拒之城外。于是,小和卓霍集占回葉爾羌,大和卓布拉尼敦?fù)?jù)喀什噶爾,東西成犄角之勢,以為背城一戰(zhàn)之計。兆惠一路追擊,先后撫定阿克蘇、沙雅爾、烏什、和闐等回部諸城,大伯克霍集斯等率屬歸順。此時清軍尚未到齊,兆惠命副將軍富德留駐阿克蘇,自領(lǐng)步領(lǐng)四千余人先行,越過戈壁灘,行程一千五百里,于十月初抵達(dá)葉爾羌,在城東四十里輝齊阿里克地方,隔葉爾羌河,選擇有水草處扎營,因此河又稱黑水河,故名黑水營。兆營分兵八百,使副都統(tǒng)愛隆阿帶領(lǐng),扼住喀什噶爾敵人來援之路。十月初六日,清兵二千余人,分七路進攻葉爾羌城,占領(lǐng)城東北一座高臺,追敵至城下。守兵出戰(zhàn)三次,退回城中。葉爾羌城高大堅固,清軍僅能圍其一面,無法攻克。兆惠欲引敵出城野戰(zhàn),便于十月初三日率輕騎渡河,劫城南英峨奇盤山牧場。誰知方渡四百騎,而橋忽斷,城中敵人五千余騎突出襲擊。兆惠率師奮突迎戰(zhàn)。敵步兵萬余繼來,敵騎復(fù)張兩翼圍攻兆惠軍,使隔河清兵不能救援。清軍人自為戰(zhàn),殺敵千余,浮水還營固守??偙咛煜?、前鋒統(tǒng)領(lǐng)鄂實、副都統(tǒng)三格、侍衛(wèi)特通額等一百余人相繼陣亡,將軍兆惠亦多處負(fù)傷。敵乘勝渡河,圍困清軍。兆惠一面派人突圍至阿克蘇,請后斷部隊來援;一面將軍情馳報朝廷。在被圍期間,他臨危不亂,團結(jié)全軍將士,嚴(yán)密防守,沉著應(yīng)戰(zhàn),伺機殺敵。在糧食奇缺,彈藥不足的處境下,想盡辦法打擊敵人,堅守待援。結(jié)果,歷三月之久,敵人不能跨進清營一步。
黑水營圍解。乾隆二十三年(1758)十月二十日,駐阿克蘇頭等侍衛(wèi)舒赫德看到兆惠派人送去的告急文書和愛隆阿的移文,立即飛章入奏。十一月十三日奏折到京,乾隆帝看后十分震驚,下令訥兵馬前往援救。即日授富德為定邊右副將軍,阿里袞、舒赫德等為參贊大臣,即速從阿克蘇率兵馳援,解兆惠黑水營之圍。同時,又派兵六千趕赴葉爾羌,撥銀三百萬兩,解赴甘省備用。十二月初四日,舒赫德等領(lǐng)兵三千五百余名,馬一千七百余匹,從阿克蘇起程。富德于十月初十日,聞?wù)谆荼粐?,即從烏魯木齊選五百余名官兵日夜奔馳,十二月二十五日,與舒赫德在巴爾楚克相會,遂冒雪前往馳援兆惠。乾隆二十四年(1759)正月初六日,富德等率軍行至呼爾滿地方,遇敵五千騎,轉(zhuǎn)戰(zhàn)四晝夜,殺敵頗眾,布拉尼敦及大伯克數(shù)十人受傷,遂得再進軍,而距黑水營尚有三百余。人困馬死,敵人眾多,層層阻截。正月初九日,富德等到達(dá)沁達(dá)爾,遭回軍激烈攻擊,不能前進。值此危急關(guān)頭,駐巴里坤辦事大臣阿里袞奉命領(lǐng)兵六百,馬駝三千,乘夜而至,愛隆阿也領(lǐng)兵千余名趕到。他們在夜間遙望火光十余里,知清軍與敵相持,即橫張兩翼,大呼進擊,直壓敵壘。富德等乘機揮軍掩殺,三路軍同時奮擊,大敗敵軍,十三日至葉爾羌河岸,距黑水營僅二十里。兆惠在營察覺圍營敵兵減少,又聽遠(yuǎn)處有炮聲,知援軍已至,便派人通信息。十四日,富德等分兵兩路急進,兆惠乘機率軍沖出敵圍,內(nèi)外夾攻,殲敵數(shù)千。兩軍會合,振旅返回阿克蘇。長達(dá)三月之久的黑水營之圍,終于以清軍安全撤退而解除。

平定西域后乾隆皇帝在豐澤園宴請官兵與回部王公伯克

十二月。癸丑朔(初一日)。日食。

諭曰、孫灝奏請停止明年巡幸索約勒濟一摺。朕初閱其詞。以為無知罔識事體。付之不問而已。繼思孫灝此奏。其所關(guān)于本朝家法、及我滿洲風(fēng)俗人心者甚大。有不得不明切宣諭者。我皇祖圣祖仁皇帝臨御六十一年。惟恐八旗之眾、承平日久。耽于安樂。不知以講武習(xí)勞為務(wù)。是以省方問俗。較獵行圍之典。歲頻舉行。圣壽既高。猶不肯稍自暇逸。其所以為萬世子孫計者、意至深遠(yuǎn)。迨我皇考世宗憲皇帝十三年中。朕與和親王等、日聆。庭訓(xùn)。每諄諄以皇祖之定制貽謀。永當(dāng)效法。而深以未遑舉行為憾。朕臨御以來。思紹前徽。早夜兢兢。罔敢少懈。如比年來戡定準(zhǔn)夷。兩路用兵。我滿洲大臣官兵等。皆能踴躍奉命。克奏膚功。亦由躬親整率。習(xí)之有素。是以臨事赴機。人思自效。即此亦其明驗矣。如徒以恭已養(yǎng)安。藉口于文恬武熙之說。朕豈少御園別館。足供覽憩。而必親御鞍馬。時勤弓矢。轉(zhuǎn)以此為自娛計耶。朕今日適閱圣祖仁皇帝實錄。有天下雖太平。武備斷不可廢。如滿洲身歷行間。隨圍行獵。素習(xí)勤苦。故能服勞。若漢人則不能矣。雖由風(fēng)土不同。亦由平日好自安逸所致之諭。恭讀之余。凜然悚惕。豈敢一日忘之。

甲寅(初二日)。上幸闡福寺拈香。幸瀛臺閱水嬉。

丙辰(初四日)。上詣皇太后宮(壽康宮)問安。幸瀛臺閱水嬉。

庚申(初八日)。上詣大高殿行禮。奉皇太后永安寺拈香。悅心殿侍早膳。遐矚樓進茶果,閱水嬉

辛酉(初九日)。上詣皇太后宮(壽康宮)問安。

乙丑(十三日)。上詣皇太后宮(壽康宮)問安。

丁卯(十五日)。月食。上幸地安門外火神廟拈香。

己巳(十七日)。上御乾清門聽政。詣皇太后宮(壽康宮)問安。

癸酉(二十一日)。上詣皇太后宮(壽康宮)問安。

丙子(二十四日)。上詣慈寧宮大佛堂拈香。詣皇太后宮(壽康宮)問安。

丁丑(二十五日)。孝莊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西陵。

庚辰(二十八日)。以歲暮祫祭。遣官祭太廟中殿、后殿。

辛巳(二十九日)。祫祭太廟。上親詣行禮。御乾清宮受朝。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遣官祭孝賢皇后陵、端慧皇太子園寢。遣官祭太歲之神。

壬午(三十日)。上詣皇太后宮(壽康宮)問安。

御保和殿。筵宴朝正外藩、左翼。阿巴噶親王品級郡王索諾木喇布坦??茽柷呖ね跫{旺喇布坦。公索諾木色楞。諾觀達(dá)喇。固山額駙索諾木。敖漢郡王垂?jié)?。公桑濟扎勒。和碩額駙朋蘇克喇錫。三等臺吉色布騰多爾濟。翁牛特貝勒朋蘇克。多羅額駙班珠爾。固山額駙車布登。一等臺吉諾爾布扎木素。阿巴哈納爾貝勒達(dá)什敏珠爾??哓愖雍鲌D靈阿。貝子品級公敏珠爾喇布坦。公扎拉豐阿。公品級齊齊克。一等塔布囊丹津達(dá)爾扎。土默特貝子哈穆噶巴雅斯呼朗圖。巴林公額駙德勒克。多羅額駙丹津。烏珠穆沁公敦多布色楞。郭爾羅斯扎薩克臺吉阿喇布坦。右翼??茽柷哂H王色布騰巴勒珠爾。固山額駙鄂爾吉納。古穆。三等臺吉色楞丹巴??呖ね趵丶{錫第。公溫都爾瑚。和碩額駙納木扎布。青海郡王索諾木丹津。烏珠穆沁貝勒達(dá)什袞布。敖漢貝子垂?jié)?。公品級羅布藏錫喇布。固山額駙旺扎勒??柨躺截愖又Z爾布扎布。根扎布多爾濟。公扎木禪。一等臺吉根扎布多爾濟。都巴扎布。和碩特公色布騰。扎薩克臺吉特默齊。烏喇特公恭格喇布坦。土默特公喇嘛扎布。綽羅斯公品級羅布扎。翁牛特二等臺吉桑濟扎布。扎嚕特二等臺吉朋蘇克?;厥鼓蹘崰?。及大學(xué)士內(nèi)大臣等。召阿巴噶親王品級郡王索諾木喇布坦。科爾沁郡王納旺喇布坦。敖漢郡王垂?jié)病N膛L刎惱张筇K克??哓愖雍鲌D靈阿。土默特貝子哈穆噶巴雅斯呼朗圖??哓愖悠芳壒糁闋柪继埂9S阿。公品級齊齊克。科爾沁親王色布騰巴勒珠爾。喀喇沁郡王喇特納錫第。青??ね跛髦Z木丹津。烏珠穆沁貝勒達(dá)什袞布??柨ω愖又Z爾布扎布。貝子根扎布多爾濟。喀爾喀公扎木禪。和碩特公色布騰。敖漢公品級羅布藏錫喇布等。至御座前。賜酒成禮。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