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是櫻花盛開的季節(jié),花期短暫的櫻花,可以說集中展現(xiàn)了日本人的審美、價值和人生的境態(tài),有種“一生懸命“的美。 而說到最能代表日本這種美學觀的作家,很多人腦海里第一個浮現(xiàn)的名字,也許是川端康成。這位日本文學“泰斗級”作家。 49 年前的今天,也是在川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第 4 年之后,他在神奈川縣逗子市的瑪麗娜公寓含煤氣管自殺身亡,而他也沒有留下任何遺言。 “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strong> 在自殺的這一天,川端對家人說:“我出門散步去了?!?br> 川端的好友,另一位文壇巨匠三島由紀夫,選擇切腹自盡來給生命以暴烈的結(jié)尾,川端的死則更為哀戚,而他的死亡也如同他的文學作品一樣,貫徹了一種徹底的“物哀”之美。 晴雨雪風,都終歸寂然。最美的就是一切都在發(fā)生的瞬間。 接下來這 5 本書,某種程度上,也是最能代表川端康成,以及日本文學的作品。 1935《雪國》 “你了解我的心情嗎?“ 駒子忽地又把剛剛關上的紙拉窗打開,一屁股坐在窗沿上。 島村半晌才說,“星星的光,同東京完全不一樣。好像浮在太空上?!?“有月亮就不會是那個樣子,今年的雪特別大。“
想了解日本文學的人 必讀的一本書
一本集中展現(xiàn)川端康成“死亡意識”的小說。與《千只鶴》一起,被譽為日本文學巔峰之作的一部作品。 講述了一位孤獨地眺望自然,凝視內(nèi)心世界的老人 —— 尾形信吾。他對死亡的恐懼和預感成為小說的重要主題。而與此形成照應的,是川端康成的孤獨與寂寞,戰(zhàn)后的蕭涼,以及川端步入老年的悲哀。 “借茶道反映出了日本文化。”這本書里,川端康成既表現(xiàn)了他一貫而之的哀愁情感,同時也展現(xiàn)了日本的“風物“,從茶,到花草,再到一些遺跡神社。 幸虧供花的花瓶是志野陶的水罐。 菊治在它前面將雙手輕輕的支在榻榻米上, 仿佛欣賞茶具似的凝望著它。 只見它白釉里隱約透出紅色,顯得冷峻而溫馨, 罐身潤澤,菊治伸手去撫摩它。 同時,這本書也是對川端的過往的一種投射:一個偉大的文學家,一個經(jīng)歷了戰(zhàn)亂的男人,一個孤兒,終其一生不忘家庭帶來的創(chuàng)傷。 這本書里,也能夠看到無法釋懷的過往,將怎樣給人帶來深遠哀愁的影響。 1955《東京人》 “住在東京的人,都是沒有故鄉(xiāng)的?!?/strong>這是川端康成“最接地氣,最有煙火氣“的一本小說。 也許不那么知名,但通過描寫兩個“碎片”家庭的重組和離散,用細瑣的日常瞬間,更廣地投射了人生的常態(tài)。 生活中的一切都沒有緣由,但正是在這種無來由里,滋生出無數(shù)的驚喜相遇,熱切融合,以及最后才明白平靜的魅力。 “最不一樣”的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最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因為《雪國》,《千只鶴.》以及這本《古都》。這本《古都》,也是三本書中唯一沒有情色內(nèi)容的一本。 1980 年,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出演了這部電影。 日本傳統(tǒng)的美學思想,都通過這本書的故事情節(jié)展現(xiàn):戰(zhàn)后的人事,失散姐妹的離合,男女的愛戀,傳統(tǒng)的婚戀觀...以及日本人的“拘謹“,以及風雅之態(tài)... “我過去從沒想到櫻花竟然會這般女性化, 無論是它的色彩風韻,還是它的嬌媚潤澤?!?/em>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人,“日本之美”的推手,川端康成被賦予了各種各樣的名號,但最確切的也許是他的這一個:一名魔術師。 繁碎的生活被賦予了美的意象,最日常的情感呈現(xiàn)了人類的靈韻,以及,當藝術家與作品融為一體,就超過了生活本身,這也是我們能從文學世界里獲得的最大魅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