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班詩圣白玉蟾,史上吟鶴最多人(上) 白玉蟾是南宋南宗第五代傳人,即“南五祖”之五。他師承陳楠的內(nèi)丹及雷法,又兼通大洞法箓,齋醮科儀,尤以神霄雷法著稱,是中國著名的內(nèi)丹學(xué)家和道學(xué)家。他對(duì)內(nèi)丹的理解是“身有一寶,隱在丹田,輕如密霧,淡似飛煙”(見《道藏輯要》之《冬至小參文》),其內(nèi)丹學(xué)說的基本理論為宇宙生成論和精、氣、神的修為。他摻揉易學(xué)禪學(xué)的“知止”說,認(rèn)為“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與氣常保全。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氣即非呼吸氣,乃知卻是太素?zé)?。其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豈知此精此神氣,根于父母未生前。三者未嘗相返離,結(jié)成一塊大無邊。”他認(rèn)為雷法及符咒應(yīng)用靈驗(yàn)與否,主要視行法者的內(nèi)煉功夫高下而定。他主張以內(nèi)煉為基礎(chǔ),雷法與內(nèi)丹術(shù)相結(jié)合。而內(nèi)煉功夫,全賴心之作用。他稱“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無疑則心正,心正則法靈,守一則心專,心專則法驗(yàn),非法之靈驗(yàn),蓋汝心所以?!彼J(rèn)為符咒召役的神靈實(shí)際上是行法者的精氣所化。 他奉南宗傳統(tǒng),主張性命雙修,先性后命,融道教修命之術(shù)與佛教養(yǎng)神之方于丹道一爐之中。他還主張獨(dú)身清修,身體力行、終身無娶。他飛升后的封號(hào)為“紫清明道真人”,世稱“紫清先生”。 白玉蟾“身通三教,學(xué)貫九流”。一生著述頗多,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編為《海瓊玉蟾先生文集》)。他每到一地,幾乎都有詩篇傳世,白鶴飛曾通覽白玉蟾詩集收錄的783篇詩詞,感到其詩量、詩意、詩藝、詩韻、詩境都不輸唐代李杜白三大詩圣,可謂是仙林詩匠、仙班詩圣。在中國仙林中幾乎仙不離鶴,鶴隨仙游。白玉蟾學(xué)仙修仙,飛升成仙,自然也愛鶴吟鶴,在他的詩詞中,有七分之一的詩篇都吟到了飛鶴,可算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吟鶴誦鶴最多的人。白鶴飛喜鶴愛鶴,特錄白玉蟾吟鶴誦鶴詩如下,與天下鶴友們共饗:
鶴者胎化之禽兮明明,后玄鵠兮前蒼鷹,沖若舞兮太清。 鶴者還丹之使兮洋洋,縞云衣兮玄綺裳,唳以下兮郴陽。 鶴者沖虛之梯兮冥冥,朱霞弁兮翠錦熭,浩然歸兮遼東。 鶴者飛仙之御兮英英,十二裙兮六六領(lǐng),翻而來兮華亭。 鶴兮鶴兮芝田兮,遐征不可望兮,倏去忽來兮。 鶴兮鶴兮瑤池兮,若有控以御兮,杳不可詰兮。 鶴兮鶴兮玄圃兮,是必有以致兮,將為誰來兮。 鶴兮鶴兮丹丘兮,下界塵土腥兮,何當(dāng)致我歸兮。 (二)徯 鶴 白云無消息,黃鶴杳不歸。華表風(fēng)露冷,臨臯星斗稀。 (三)孤 鶴 辭 芝田長相依,瑤池長相隨。云泥共悲歡,生死同襟期。 (四)憶 鶴 洞里不知城市改,人間再到子孫非。 有誰尚自看華表,何處如今叫令威。 (五)聞 鶴 嘆 霜翎雪羽臙脂頂,玄裳翠距白玉頸。 何年乘風(fēng)下太清,芝田煙暝瑤池冷。 曉云黯淡但欲唳,夜月凄涼那得眠。 一朝失卻風(fēng)濤秋,陸地螻蟻俱逆謀。 一朝不得山林力,平原貍兔起圖食。 如彼布褌虱,不知白鸞舞空碧。 彼鶴暫爾耳,自警聊自鳴。 上有崑崙琪花紅,下有蓬山芝草青。 那堪九霄去,人世無此聲。 (六)倚馬觀二鶴 對(duì)舞鳴仍和,雙飛去復(fù)回。歸家千載遠(yuǎn),丹灶付蒼苔。 (七)鶴林賞蓮 玉沿生翠霧,瑤林映素霞。天飛明月英,夜浴白蓮花。 (八)別句呈庚契呈高士 一笑相逢在翠微,綠槐高柳借涼時(shí)。 只將水竹煙云興,說與風(fēng)花雪月知。 來朝云過青山外,回首空聞猿鶴悲。 (九)泊舟浮石寺前有善士百余輩 拜迎因聯(lián)句于水濱民居之壁 三百六旬周復(fù)始,二十四岸高且寒。 法乳試流鋒上蜜,詩腸畧露管中班。 遙指煙霄呼縞鶴,一聲清嘯水云閑。 (十)次水簾洞韻 天上真珠真下垂,更無鉤箔惹塵埃。 青鸞白鶴從教入,紫詔黃封不用來。 縱饒展掛長千尺,莫掩羅浮紫翠堆。
莫便嗔人離此山,白云黃鶴云游還。 意行但任杖屨樂,別后豈忘詩酒懽。 未知云水何時(shí)會(huì),煙雨蕭蕭暗碧壇。 (十二)鳳 凰 臺(tái) 鳳去臺(tái)空事尚存,晨鐘暮鼓換罏薰。 魚龍吞吐四海水,鸞鶴歌嘯三天云。 紫霞真人去路杳,步虛一聲聞不聞。 (十三)呼喚體自述 只貪飲酒與吟詩,煉得丹成身欲飛。 曩劫曾為觀大士,前生又是派禪師。 料我年當(dāng)三十六,青云白鶴是歸期。 (十四)積翠樓 飛云涌浪天邊來,翠色迷空撥不開。 逸人憐此一崔嵬,峨翚危檐倚翠堆。 移時(shí)雙鶴何處歸,遙見前山兩點(diǎn)雪。 (十五)嘉定甲申閏月五日 開皇帝升遐 唳鶴啼猿怨?jié)M懷,煙葵露槿淚盈腮。 一鉤桂月千林黯,半夜松風(fēng)萬壑哀。 小臥泉石膏肓了,無任冰肝玉膽摧。 (十六)羅適軒凈明軒 占斷人生百歲閒,絳宮有路透玄關(guān)。 明如雪夜潭心月,靜似春天雨后山。 琴心三桑倚樓坐,黃鶴悠悠去不還。 (十七)麻 姑 山 瑤林猿嘯春坡月,玉淵蛟舞秋崖雪。 伊獨(dú)脯麟飯胡麻,仙爪肯理君毛發(fā)。 嗅柑羽人叫無處,一鶴飛上尋真亭。 (十八)泊舟順濟(jì)廟前 梧葉落滿地,西風(fēng)洗九天。鶴聲明月夜,曾此系吾船。 (十九)山前行散 人在鶯花里,春歸杖屨中。風(fēng)迎何處鶴,宿我洞門松。 (二十)月夜書事 月光流如酥,天影湛於水。饑鶴啄梅花,風(fēng)吹酒波起。 (二十一)有懷聶尉五首之一 身豈能為患,心何可得安。想應(yīng)知鶴怨,未得伴鷗閑。 (二十二)護(hù)國寺秋吟八首之八 星似螢千點(diǎn),云如鶴一雙。孤吟寒不寐,落葉打空窗。 (二十三)櫂歌九章寄彭鶴林之八 夜闌笙鶴鳴,銀汀斗欲瀉??蓱z舟中子,散發(fā)蒼山下。 (二十四)景泰晚眺 海岸孤絕處,晴沙露遠(yuǎn)汀。潮花人鬢白,山色佛頭青。 (二十五)凝 翠 香穟飛紫煙,茗花涌白雪。坐對(duì)松竹林,已換塵俗骨。 (二十六)舒 嘯 豁然登高臺(tái),四天一何眇。舒懷摩丹田,靜境萬籟悄。 (二十七)夜 坐 硯水寒欲冰,燭蠟?zāi)蓽I。月夜天飛霜,瑣窗人不寐。 (二十八)張道士鹿堂 清夢(mèng)繞羅浮,羽衣延我游。新茶尋淮舌,獨(dú)芋煮鴟頭。 (二十九)憶留紫元古意二首之二 為山莫太高,太高??嗪6鲪勰?,太深別離難。 (三十)舟中遣興二首之二 暮樹煙凝翠,秋花雨著黃。萬松羅谷口,一鶴點(diǎn)山陽。 中) (三十一)步虛四章之三 帝在蕊珠殿,騫林白鶴翔。方會(huì)琪花宴,遽聽青鸞歌。 (三十二)古別離五首之三 盤莊黃檢院 溶溶空中云,膚雨能滂沱。旦暮依神龍,所至蒙恩多。 (三十三)皇初平故隱 昔日登山愿,今年破夏儻。乘壺斟雪白,獨(dú)酌判黃昏。 (三十四)東山道院 煙月荒涼野色寒,松梢滴露夜將闌。 人家曠絕無雞犬,一鶴飛來點(diǎn)翠山。 (三十五)江亭夜坐 月冷松寒露滿襟,天容紺碧鶴聲沉。 夜深獨(dú)把欄干拍,只有長江識(shí)此心。 (三十六)墨 竹 虛舟惠我一墨竹,紙上森森一枝玉。 展向庭前與鶴看,今宵不許枝頭宿。 (三十七)示周道士 前山隱隱起雷聲,細(xì)雨絲絲濯旱氛。 何處飛來松上鶴,晚風(fēng)唳斷九天云。 (三十八)雙豀館 兩點(diǎn)文章翰墨星,夜翱雙鶴入青冥。 樓前為憶張華劍,八百年來無自腥。 (三十九)送普上人游雁蕩 嶺外猿啼秋樹月,林間鶴唳曉松風(fēng)。 此行雁蕩須參透,依舊歸來玉幾峰。 (四十)送鄭道人歸羅浮 鐵作橋梁云作蓋,石成樓觀水成簾。 歸時(shí)猿鶴煩傳語,記取前回白玉蟾。 (四十一)題光孝觀 偶然騎鶴去游仙,來訪泉山古洞天。 一劍當(dāng)空又飛去,碧潭驚起老龍眠。 (四十二)題黃亭虞丈 修爵固當(dāng)修天爵,選官何似選天官。 青騶走遍皇都易,白鶴飛來絳闕難。 (四十三)題桐柏觀 仙翁夜來扣林壑,約我明朝過南岳。 石壇對(duì)坐話松風(fēng),鶴唳一聲山月落。 (四十四)五曲鐵笛亭 滿天沆瀣起清風(fēng),白鶴飛來上翠松。 月冷山空吹鐵笛,一聲喚起玉淵龍。 (四十五)贈(zèng)陳孔目 制錦堂前萬事閑,掉頭來入武夷山。 當(dāng)年種放如能學(xué),白鶴青云也不難。 (四十六)贈(zèng)云谷孔全道 清河知堂武當(dāng)來,左日右月雙眼開。 高臥云堂留夢(mèng)醒,笑騎白鶴歸蓬萊。 (四十七)瑤臺(tái)散天花詞三首之二 諸天彩女一雙雙,十二樓前并捧香。 太乙真人乘白鶴,云中端簡候虛皇。 (四十八)瑤臺(tái)散天花詞三首之三 翠幢絳節(jié)忽紛紛,空里笙簫節(jié)奏聞。 碧玉宮中花似雪,蘂珠殿下鶴如云。 (四十九)幽居雜興三首之二 陽春有腳三杯酒,野戰(zhàn)無嘩一局棋。 見說王門堪炙手,抱猿弄鶴不曾知。 (五十)與趙將軍三首之三 芒鞋布襪與青藜,朝市迷心忽幾時(shí)。 料得山中猿鶴冷,多應(yīng)相怨不相思。 (五十一)曉醒追思夜來句四首之三 孤云野鶴寄山家,不料寒空璨六花。 越樣月明渾不夜,個(gè)般天氣好分茶。 (五十二)即事君子堂五首之五 自點(diǎn)雌黃改自詩,苧衣不著著蕉衣。 前山何故枯松上,半月巢空鶴不歸。 (五十三)題武夷五首之二 龍?bào)J仙掌巖頭水,鶴唳幔亭峰上云。 但得明窗塵一匕,躍身去謁武夷君。 (五十四)易道錄招飲五首之二 詩酒交游如骨肉,江湖聚散似云萍。 已煩鶴唳供頭盞,且借嵐光作畫屏。 (五十五)對(duì)月六首之二 醉袖舞低千嶂月,清歌遏住九天云。 鴻歸燕去傷秋老,鶴唳猿啼覺夜分。 (五十六)對(duì)月六首之六 山似愁眉煙畫翠,月如醉眼暈生紅。 鶴雛踏碎芙蓉影,酒思詩情渺碧空。 (五十七)九曲櫂歌十首之四 仙舟停棹架巖頭,黃鶴歸天今幾秋。 滿洞桃花人不見,一溪綠水為誰流。 (五十八)武夷有感十一首之八 月冷風(fēng)清三徑竹,猿啼鶴唳一窗云。 開門放入前山翠,試把星兒柏子焚。 (五十九)曲肱詩二十首之三 謫君塵世意徘徊,煉盡金丹待鶴來。 歸去神霄朝玉帝,依前命我掌風(fēng)雷。 (六十)曲肱詩二十首之四 五雷深鎖玉清宮,白鶴呼風(fēng)唳碧空。 說著這般辛苦處,三千玉女蹙眉峰。 (六十一)曲肱詩二十首之十四 說與清風(fēng)明月知,揚(yáng)州有鶴未能騎。 夜來五鳳樓前看,天上白云空自飛。 (六十二)玉 壺 軒 玉壺四榻靜無塵,琴上無徵筆有神。 詩債已還休骨瘦,酒冤今醒但眉顰。 見說玉樓新架就,紫皇有詔日來頻。 (六十三)贈(zèng)蕊珠侍經(jīng)潘常吉 一點(diǎn)紅塵惹人心,蘂珠殿上墮遺簪。 當(dāng)時(shí)同降瑤臺(tái)路,只是于今鼓鶴林。 笑指神霄歸未得,絳闕清都煙靄深。 (六十四)公無渡河 君不見猿啼蒼梧煙,風(fēng)捲瀟湘水。 雙蛾無處挽重瞳,粉篁點(diǎn)點(diǎn)凝春淚。 百官極目望八駿,青鳥寥寥空暮霞。 公無渡河要渡河,公要渡河爭奈何。 (六十五)懷 仙 吟 我懷仙兮神仙侶,霞裾搖曳兮居何所。 見鶴長吟猶可覆,蓬萊果在半步許。 正心誠意語猶奇,誰識(shí)忘形相爾汝。 (六十六)清夜辭十首之四 風(fēng)起兮霜下,池塘冰兮井水寒。 望清都兮鶴未還,明月兮空山。 (六十七)清夜辭十首之八 餐松兮飲水,望絳闕兮思?xì)w。 白云兮黃鶴,胡不來兮何時(shí)。 (六十八)山中憶鶴林 碧桃兮花落,青鳥去兮春寂寞。 風(fēng)止兮雪霽,望美人兮天一角。 可惜兮春光,芹泥香兮燕忙。 花紅兮水暖,望美人兮天一方。 白云兮孤飛,雁向北兮燕南枝。 青山兮方疊,望美人兮天一涯。 蒼崖兮巍巍,對(duì)落花兮倚斜暉。 猿啼兮鶴唳,望美人兮天一隅。 (六十九)周伯神喜神贊 方丈老仙客,寸心水一滴。 雙臉紅朱砂,兩眼點(diǎn)黑漆。 白須撫掌笑呵呵,白鶴一去無人識(shí)。 (七十)醉 里 道人天地便為家,慣見溪山眼不花。 竹月光中詩世界,松風(fēng)影里酒生涯。 是則官家縻好爵,此生只合飯胡麻。 七十一.華陽堂二詠之一 幕天席地做生涯,凡圣同居氣象佳。 撥過浮山供醉眼,斬新風(fēng)月入詩懷。 不是道人多計(jì)較,是渠諸圣早安排。 七十二.武昌懷古十詠之二 黃 鶴 樓 白云黃鶴跡成遺,何獨(dú)當(dāng)年丁令威。 洞里不知朝市改,人間再到子孫非。 大醉倚樓呼費(fèi)沱,蓬萊山下幾斜暉。 七十三.武昌懷古十詠之二 鸚 鵡 洲 無人為叫禰平原,表祖粗人豈識(shí)文。 鶴在雞君懷月露,豹將虎變欠風(fēng)云。 道大不容才是忌,漁陽撾斷不堪聞。 此外,白玉蟾在許多長詩中也有吟鶴詠鶴的詩句,如: 1.飚乘鶴驅(qū),霓裳羽衣。_____玉真瑞世頌2.綠苔鎖逕阻清游,白鶴凌霄喚沖舉。_____三級(jí)泉3.定知悲喜取散因,世間果無揚(yáng)州鶴。_____悲秋辭 4.且念八百與三千,云鶴相將來翩翩。_____心竟恁地歌 5."撼動(dòng)乾坤走鬼神,青云白鶴方解悶。""王詵建會(huì)集冠褐,飛來白鶴不知幾。""半千白鶴呼青云,青云深處瓊梅新。"_____純陽會(huì) 6."蕭賁深得鶴三昧,胸中不與造化礙。""錢覲畫松掃煙雨,松梢鶴立飛不去。"____畫中眾仙歌 7."王霸煉藥怡山西,老任跨鶴升山北。""蒼松筋骨鶴精神,謂之覺非老居士。""夜靜星辰掛朱桷,萬丈華表立雙鶴。""鳧汀鶴渚白蘋洲,小溪流水橫斷橋。"______覺非居士東菴甚奇觀玉蟾曾游其間醉吟一篇舊風(fēng)以紀(jì)之 8.蓬萊方丈在何處,青云白鶴欲歸去。_____快活歌二首 9.只恐南宮錄姓名,醉騎白鶴朝上清。_____萬法歸一歌 10.又如晴鶴唳蒼煙,倏似寒鴉噪晴川。_____贈(zèng)陳高士琴歌 11.云屏煙障只笑傲,煙猿露鶴與相親。______贈(zèng)方壺高士 12.輸君朝朝在翠微,鶴已睡去人不知。_____贈(zèng)蓬壺丁高士琴 13.白鶴臥占眠牛草,丹鵲飛上棲鴉松。_____知宮王琳甫贊 14.龍洞通天池兮巖鶴舞雙翎,鐵骨藏玉匣兮玉蛻和香泥。———武夷歌 15.胡為云鶴,奄歸帝闕。___陳綠云先生之像贊 16.待吾騎鶴下扶桑,叱起倦龍與一斧。____祈雨歌 17,明朝花作雪片飛,花下鶴雛啄苔發(fā)。______賞梅感興 18.然則從龍雖有志,定知化鶴亦無心。_____臥云菴醉后 19.夜來飲到姮娥去,笙鶴響空人不知。_____周唐輔仙居莊作 20.仙人樓居儼長生,鸞鶴翔舞猿猱輕。_____題黃庭經(jīng)后 21.洞中猿鶴更相認(rèn),白石爛兮青松枯。______飛仙吟送張道士 22."高巖萬丈聳空碧,仙翁騎鶴去無跡。""盡言此巖多仙靈,白鶴點(diǎn)破一山青。"---燕巖行 23.人間若也不容住,學(xué)騎白鶴乘天風(fēng)。____拙 庵 24.張復(fù)有若如珍少,煉得身形成鶴瘦。_____南岳九真歌題壽寧沖和閣 25.八百年來覓只鶴,一舉直上三萬里。_____題三清殿后壁 26.藤蘿拽樹擘輕煙,黃鶴一去今何年。_____仙巖行 27.廬空人去煙濛濛,白鶴呼云滿碧空。_____題丹樞先生草庵 28.松花落地鶴飛去,萬頃白云空翠浮。____端午述懷 29.我今珍藏?cái)?shù)本畫,云鶴來也公歸天。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