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里古鎮(zhèn),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小鎮(zhèn)依山傍水,田園小丘,木屋為舍,現(xiàn)仍保留著許多明清風貌的吊腳樓式建筑。(圖1)

高橋,進入古鎮(zhèn)的主要通道,建于清乾十四年。此橋為三卷供橋,橋上、橋下東西兩端各有一人行道,橋上、橋下皆可通行,又稱清代立交橋。(圖2)

上里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靈,所以經濟不甚發(fā)達。(圖3)

(圖4)

與繁華的江南古鎮(zhèn)相比,或者與同是四川的閬中相比,上里多少透出鄉(xiāng)間的感覺,也不是那么著名,不象周莊或者閬中那樣的游人如織。(圖5)

二仙橋位于古鎮(zhèn)西約200米處的隴西河上,建于清乾隆年間,該橋為高卷拱單孔石橋。(圖6)

(圖7)

盡可以在一派川西民居風格的寂靜中徜徉,在山水掩映中的田園里出神……(圖8)

(圖9)

《中國古鎮(zhèn)游》一書記載:“鎮(zhèn)內石板鋪街、木屋為舍、建筑群高低錯落、古風宛然;大院整個建筑雕梁畫棟、飛閣流丹,鏤空細刻、曲盡其妙,……均為清代佳作;從現(xiàn)狀總體風貌與居住建筑群規(guī)模而言,上里鎮(zhèn)是保護的相當完整的鄉(xiāng)土聚落”。(圖10)

(圖11)

(圖12)

上里東接名山、邛崍,西接蘆山、雅安,坐落于四縣交接之處,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是中國最古老的國際通道。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已出現(xiàn)。它以四川為起點,經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騰沖,從德宏出境,進入緬甸、泰國,最后到達印度和中東。(圖13)

(圖14)

(圖15)

你看,這陣勢,在北方叫拉面,在這,叫撻撻面。有雜醬面、牛肉面、撻撻面......
撻撻面(只有兩坨肉)是其代表。選五花肉,切成1.5-2CM見方,油炸、淋糖汁、紅燒(大料、八角等調料)。特點:肥而不膩。(圖16)

(圖17)

“水墨上里”。(圖18)
謝謝您光臨蜀南文兄的博客,感謝您的精彩點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