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肖旭 介紹了南宋后期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理論的發(fā)展狀況。要了解姜夔及格律派詞人的創(chuàng)作成就和特點。在詩歌方面要了解四靈派、江湖派及文天祥等人的創(chuàng)作情況。對朱熹尤其是嚴羽的文學批評要有所了解, 南宋末期統(tǒng)治階級趨于腐化,文學也趨于衰微,格律派、四靈派、江湖派作家走的是與辛派詞人相反的道路,以消極的態(tài)度面對現(xiàn)實,藝術上醉心于形式、技巧、注意音律、詞藻,這是他們的共同特點。 姜夔是這節(jié)中比較重要的作家。姜的詞多數(shù)是記游、詠物之作,總的看來缺乏社會內容。他的詞格律嚴密,詞風清俊、峭拔。他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詠梅詞”【疏影】【暗香】就是他著名的兩首自度曲。姜的愛國主義名篇是【揚州慢】《懷古明都》。格律派史達祖的詞也以詠物見長,如【雙雙燕】《詠燕》。 另一位格律詞人吳文英也有自度曲,講究音律,詞風紛麗典雅,雕琢堆砌。他說作詞法有四條:“音律欲其協(xié)”,“下字欲其雅”,“用習不可太露”,“發(fā)意不可太高”。吳的代表作是【八聲甘州】《渺空煙四遠》,“連呼酒,上琴臺去,秋與云平”就是其中的絕句。 吳的作詞四法可以看作是格律派的共同特色,也反映了他們的弊端。 宋亡前后的王沂孫,仍以詠物見長,代表作是詠蟬的《齊天樂》。 第二、四靈派、江湖派的得名,及他們創(chuàng)作的特點,自己看書了解。 第三、文天祥的《正氣歌》和汪元量等南宋愛國遺民的作品,他們在民族矛盾再度尖銳的情況下,高唱起激昂的愛國歌聲,振響了宋詩的余音。對他們的代表作,文的《過零丁洋》、《正氣歌》,汪的《醉歌》十首、《湖州歌》十八首要知道。并掌握文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代的文學批評有所發(fā)展,以道學而論文學的朱熹和以禪喻詩的嚴羽,應特別注意嚴羽的《滄浪詩話》。這是一部系統(tǒng)的詩論著作,他高出南宋的一切詩話,對后代文學批評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它并不是宋的第一部詩話,卻是宋代影響最大的一部詩話?!稖胬嗽娫挕贩?/span>“詩辯”、“詩體”、“詩法”、“詩評”、“考證”五個部分,其中“詩辯”最重要。這部分探討詩歌原理,闡述古今詩歌的風格,以及詩歌的學習、創(chuàng)作等問題,是全書的理論核心。 嚴羽在《滄浪詩話》里提出的“以漢、魏、晉、盛唐為師”、“以盛唐為法”,同時還提出了文藝不同于“書”、“理”的思維表現(xiàn)特點,這是很有見地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