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置江夏郡。 公元589年,隋文帝更其名為江夏縣,遷治鄂州城,在今武漢市武昌區(qū)。 公元758年,唐肅宗時江夏郡被裁撤。 公元1912年,為紀(jì)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 江夏自從設(shè)立江夏郡開始,歷經(jīng)兩漢至唐代,一直都是湖北東部、河南南部重要的行政單位,迎來了重要的歷史發(fā)展機(jī)遇,江夏先后出現(xiàn)了不少的世家大族,現(xiàn)在就古代江夏的六大名門望族進(jìn)行一一詳解。 江夏費氏:費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一源自遠(yuǎn)古帝王顓頊裔孫大費次子若木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伯益次子名若木,因不得繼承爵位而淪為平民,遂以父名為姓氏,姓費,以標(biāo)明自己的血統(tǒng)所出,其后代相傳姓費。其二源于鮮卑族、蒙古族、滿族、彝族、土家族等漢化改姓。 費氏主要分布在河北、上海、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河南等地。費氏的主要郡望為江夏郡、瑯琊郡。費氏的主要堂號為江夏堂、瑯琊堂、授易堂、尚志堂、承志堂、地遠(yuǎn)堂、敦睦堂、徳懋堂、樂善堂、衍慶堂、念本堂、源述堂、職思堂、志遠(yuǎn)堂等。其中費氏江夏堂,以望立堂。 江夏黃氏:黃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一源于黃國,黃國滅亡后其子民以國為氏,稱黃氏。其二源于官位,出自遠(yuǎn)古伏羲下屬之官黃龍師和遠(yuǎn)古黃帝下屬之官黃云。其三源于回族、滿族等漢化改姓。當(dāng)代,黃姓人口主要分布于廣東、四川、湖南、廣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蘇等地。 黃氏的主要郡望為江夏郡、會稽郡、巴東郡、洛陽郡、晉安郡、濮陽郡、東陽郡、零陵郡、南安郡、西郡、江陵郡、松陽郡、固始郡。黃氏的主要堂號有山谷堂、江夏堂、寬和堂、紫云堂、雙江堂、三略堂、五桂堂、源遠(yuǎn)堂、孝友堂、四士堂、千頃堂、聚斯堂、熾昌堂等。其中黃氏江夏堂,以望立堂。 江夏宋氏:宋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體。其一出自子姓,以國名為氏,周成王時封微子啟于商朝發(fā)源地商丘,建立宋國,以奉商祀,宋國被齊國滅后,宋國子孫遂以國為氏,此支來源為宋姓正宗,在宋姓人口中占絕大部分。其二出自姬姓,以祖名為氏,春秋時期鄭國貴族大夫姬宋,字子公,又稱公子宋,其后裔子孫有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者,稱宋氏。其三出自土家族、黨項族、蒙古族、滿族等少數(shù)民族漢化改姓。 當(dāng)代宋氏主要集中于山東、河南、河北、黑龍江四省,其次分布于遼寧、四川、湖北、江蘇、山西、吉林、湖南、安徽八省,其中山東為宋姓第一大省,中國形成了冀魯豫、川鄂、黑吉遼三塊高比率的宋姓區(qū)域。 宋氏的主要郡望為西河郡、廣平郡、河南郡、弘農(nóng)郡、江夏郡、樂陵郡、敦煌郡、京兆郡。 宋氏的主要堂號有拱微堂、京兆堂、西河堂、廣平堂、弘農(nóng)堂、扶風(fēng)堂、江夏堂、樂陵堂、敦煌堂、河南堂、玉德堂等。其中宋氏江夏堂,以望立堂。 江夏康氏:康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體。其一源于周武王少弟康叔,初被封于康,在今河南省禹縣,故稱康叔??凳逅篮?,謚號為康,康叔后人以其功績、聲譽(yù)為榮,取其謚號為氏,稱康姓,康叔自然成為康姓得姓始祖。源于東周時周定王同母胞弟劉康,后世子孫取其名為姓,也稱康氏。其三源于陰康氏,陰康氏為女媧的后裔,曾在今陜西商洛一帶建立陰康國,后陰康氏演化為陰氏和康氏。其四出自漢代西域康居國王子之后裔,以國名為氏。其五出自匡姓,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登基后,為避其名諱,令匡氏改為音近的康氏。其六源于突厥族、滿族、回族、蒙古族、瑤族、羌族、朝鮮族、彝族、土家族等漢化改姓。 當(dāng)今康姓人主要分布于安徽、四川、陜西、甘肅、山東等省??敌盏闹饕榫┱卓?、東平郡、會稽郡、晉陽郡、江夏郡等??敌盏闹饕锰枮榫┱滋?、東平堂、華山堂、會稽堂、晉陽堂、江夏堂、三省堂、衡山堂等。其中康氏江夏堂,以望立堂。 江夏孟氏:孟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體。其一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時期齒序排列,庶支長子之孟、嫡傳繼位之孟、女兄稱謂之孟等等,是母系氏族社會的典型遺痕。其二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的衛(wèi)國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公孟縶,公子縶的孫子姬驅(qū),便以祖父之字為姓氏,稱公孟氏,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是為河南孟氏。其三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的魯國公族慶父的兒子公孫敖,因慶父弒君,其子改仲孫氏為孟孫氏,公孫敖也稱孟穆伯,家族為魯國三桓之一,孟子亦系慶父后裔,山東孟氏族人尊奉孟軻為孟氏世家始祖,后人御賜有通天家譜,也是孟姓中最大的族群。其四源于蒙古族、滿族、達(dá)斡爾族、鄂倫春族、土家族、布依族等漢化改姓。 當(dāng)今孟氏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其次分布于安徽、江蘇、遼寧、山西、黑龍江五省,其中山東為孟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以魯豫冀、東北為中心的兩大塊孟姓聚集區(qū)。 孟氏的主要郡望有江夏郡、洛陽郡、東海郡、巨鹿郡、武康縣、平陸縣、安平縣、陽谷縣、東阿縣等。孟氏的主要堂號有江夏堂、洛陽堂、東海堂、巨鹿堂等。其中孟氏江夏堂,以望立堂。 江夏喻氏:周宣王之弟姬友被封于鄭,后立族為喻氏。漢景帝時,為避諱喻字,改喻為諭,東漢時期,蒼梧太守諭猛改諭為喻姓,所以喻姓始袓為喻猛。到了晉代,諭姓全都改成了喻姓。當(dāng)今喻姓在全國主要集中于湖南、湖北二省,,其次分布于重慶、貴州、四川、江西四省市,其中湖南為喻姓第一大省。 喻氏的主要郡望有江夏郡、嚴(yán)陵郡、扶風(fēng)郡、南昌郡、錢塘郡、蒼梧郡、河?xùn)|郡。喻氏的主要堂號有扶風(fēng)堂、江夏堂、蒼梧堂、錢塘堂、南昌堂、嚴(yán)陵堂、河?xùn)|堂、安州堂、遺仁堂等。 江夏隨著江夏郡的撤銷,湖北東部、河南南部的政治中心地位也沒有了。世家大族的崛起主要還是靠壟斷仕途特權(quán)來延續(xù)家族的輝煌,隨著政治中心地位的轉(zhuǎn)移,江夏的世家大族也就沒有了先天的優(yōu)勢,再加上戰(zhàn)亂動蕩,逐漸的衰落了下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