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溝通顯神通,生活變輕松。歡迎來到依典文化,今天說說安慰人的禁忌。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一些看似安慰的話,卻往往起了反作用。比如你安慰人說:“沒事啦,都會過去的”;“想開點”;“說不定能壞事變好事呢”;“別難過,這件事根本不重要”等等,你以為這是在安慰對方看開點,可在對方聽來,你的話更像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風涼話,或者像是在說教。你在否定人家的感受,似乎人家當前的感受挺多余,人家并不能感受到你的關心,所謂“想開點”只能對方自己說,不能由你替他決定。 怎么在安慰對方的時候,讓人感受到你的關心、你的尊重呢?要突出對方,強調他的感受。比如你可以用“我知道你花了很多時間和心血,結果變成這樣,真是非??上А眮泶妗皼]事啦”,“想開點”,“別難過”。 再比如新員工剛入門,常常會犯一些低級錯誤。主管安慰新人說:“這很正常,大家開始的時候都這樣?!边@話有點給人感覺:“新人都這樣,我對你們也沒什么指望,所以別在意”。還是前面說的,安慰人得突出對方的感受,以理解的方式化解對方的情緒,主管可以這么說:“大家辛苦了,你們有多努力我是看在眼里的,這個階段本來就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我當年剛來公司時,表現(xiàn)還不如你們呢。” 同樣是場面話,這種表達更能讓人感覺到你的關心和尊重。 再比如小孩被老師批評了,跑來跟你訴說,你該怎么安慰他呢?按上面說的,你不宜否定他的感受,類似“不用難過,沒什么大不了的,不要去在意這種事啦”;不可說教,比如“為什么別人沒被批評,就你被批評?你有沒有反省過自己呢?”不能偏袒,“你怎么能抱怨老師呢?老師總比你懂得多!”這是在偏袒老師,小孩會很失望的;當然你也不可偏袒小孩,附和他說:“這老師太不像話了!這老師怎么當?shù)?!憑什么教你?”這種說法,會讓他越發(fā)覺得自己可憐,也更加怨恨老師。 小孩抱怨歸抱怨,通常只是想發(fā)泄情緒,發(fā)泄完也就沒事了。如果你過度偏袒小孩,附和他去詆毀老師,就變成不負責任地煽動情緒,也起不到安撫的作用。 還是前面說的,安慰人要突出對方的感受,你可以這么說:“嗯,我感覺到你是真的很難過。我能做些什么讓你心情好一點嗎?”或者是:“嗯,看來老師真的讓你很委屈,你覺得哪些地方是他在冤枉你呢?” 今天就聊到這。 【依典文化,每天智慧一點:有章可循,有典可依,有點可疑】。我們下期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