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中益氣湯(東恒) 黃芪 甘草 人參 白術(shù) 當歸 陳皮 當歸 升麻 柴胡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芪以益皮毛而閉奏理,不令自汗,上喘氣短,損其元氣,用人參補之,心火乘脾,用炙甘草之甘溫,瀉火熱而補胃中元氣。若脾胃急痛,腹中急縮,宜多用,這三味藥,是除濕熱煩熱得圣藥。白術(shù)性苦甘溫,除胃中熱,利腰臍間血,升麻,柴胡苦平,味薄,升胃中清氣,又引黃芪、甘草甘溫之氣上升,能補衛(wèi)氣之散解而實其表,又緩解帶脈之縮急。當歸和血,橘紅理胸中之氣,能助陽氣上升以散滯氣,,或少加黃柏,以救腎水,瀉陰中伏火,表熱,一,二服,氣和微汗而愈。咽干者,加干葛。心刺痛,屬血澀不足,加當歸。精神短少者,加人參,五味子。頭疼,加蔓荊子,川芎。腦痛,加蒿本,細辛。有痰,加半夏生姜??人?,夏加五味子,麥門冬,秋冬加麻黃,春加佛耳草,款冬花,久咳,去人參。食欲不振,加青皮,木香,陳皮,冬天加益智仁,草豆蔻,夏天加芩,連,秋加擯榔,砂仁。心下痞悶,加芍藥黃連。腹脹加枳實,木香,砂仁,厚樸,冬加生姜肉桂,腹痛加白芍,甘草,有寒,加桂心,夏加芩甘草芍藥,冬加益智,半夏,草豆蔻。脅痛或縮急,加柴胡,甘草。臍下痛,加熟地,肉桂。大便干,加當歸,大黃。腳軟無力,加黃柏,心浮氣亂,朱砂安神丸固之。上此方加減法,是飲食勞倦,喜怒不節(jié),如病熱中,則可用之。若未傳寒中,則不可用也,蓋甘酸適足以益其病耳,如黃、人參、甘草、芍藥、五味子之類是也。 功效 功效一:補中益氣、升陽舉陷??梢杂行д{(diào)節(jié)中氣下陷、滋補身體,解除體虛乏力癥狀。 功效二:健脾潤腸。這也是補中益氣丸的功效之一,比如補中益氣丸中的炙甘草和白術(shù)都可用于脾胃虛弱,健脾調(diào)胃、益氣復脈之效。 功效三:調(diào)節(jié)免疫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此種功效是根據(jù)補中益氣丸的藥理研究而來的,比如白術(shù)可以燥濕利水、當歸則可以潤腸通便。 臨床應用 營養(yǎng)不良、貧血、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感冒、發(fā)燒、支氣管炎、肺炎、肺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低血壓、白細胞減少癥、慢性結(jié)腸炎、慢性痢疾、脫肛、便血、慢性膽囊炎、胃下垂、子宮下垂,泌尿系結(jié)石、失眠、便秘,重癥肌無力、眼瞼下垂、月經(jīng)不調(diào)、氣虛頭疼等。 注意事項 不適用于惡寒發(fā)熱表證者,暴飲暴食脘腹脹滿實證者,不適用于高血壓患者。 臨床實用病例 1.感冒 用于頻發(fā)性感冒(感冒病愈后一星期左右又得感冒,病史2月以上),溫燒不退。 患者男,學生,其母訴說兒子十幾歲了,以前身體挺好,最近這半年個個星期感冒,回家來就得吃藥,不少輸液,還是一樣。每次都流清鼻子,溫燒,吃點藥就好,就是不出根,個個星期就得病。飲食正常,右手脈浮,數(shù),大于左手一倍,補中益氣湯加羌活,鮮矛根,生姜,大棗,兩劑,囑其每個星期天服2劑中藥,如此3次,沒來拿藥,隔一年左右,其母轉(zhuǎn)程來訴說兒子感冒除根了,吃了幾劑藥,這一年多都沒病過。 2.慢性膽囊炎,胃炎引起的腹脹,食欲不振。(大多慢性膽囊炎墨菲征陰性),補中益氣湯加木香,山楂,厚樸,枳實。 3,頑固便秘 女,28,產(chǎn)婦,大便秘結(jié),香蕉沒少吃,開塞露沒少用,還是效不理想,小腹墜脹不適,心煩,補中益氣湯,倍當歸,木香20g一劑,服后半小時,大便通,自此月子內(nèi)沒便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