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除了宗室的威脅后,劉彧又開始對朝中大臣動手,包括平叛功臣。 當初,吳喜前往討伐響應尋陽政權的會稽時,向劉彧承諾道:“如果俘虜尋陽王劉子房與賊寇的將領,就當場誅殺?!?/span>然而,活捉劉子房后,吳喜并沒有當場誅殺,而是將其押送建康,還釋放了吳郡太守顧琛等。因他新立大功,劉彧沒有追究,卻懷恨在心。等到攻克荊州,吳喜大肆搶劫,貪贓以萬計。壽寂之被殺時,吳喜正任淮陵太守,督豫州諸軍事,他聽說后十分恐懼,上書請求調(diào)任中散大夫,劉彧由此斷定他不老實。泰始七年(公元471年)七月,有人暗中指控蕭道成在淮陰私通北魏。劉彧用銀壺裝酒,加上封條,派吳喜親自送給蕭道成。蕭道成驚恐不已,打算逃走,吳喜把實情告訴蕭道成,并且先飲下一些,蕭道成才敢喝下?;氐浇担?span style="font-size: 18px;text-indent: 34px;">吳喜向劉彧保證蕭道成絕對忠貞。有人將這些情況密告劉彧,劉彧更加惱火,認為吳喜計謀太多,又素有人緣,恐怕不能侍奉幼主,終于下定殺心。這天,劉彧將吳喜召入內(nèi)殿,縱情閑談,間或打趣開玩笑,裝得十分親密。吳喜告辭后,劉彧又賜他名菜,接著命他自殺,但仍下詔頒發(fā)喪葬費用。吳喜是平叛功臣,無緣無故被殺,難免引起群臣猜忌,劉彧為此給劉勔等功臣下了一道詔書,解釋他為什么要這么做,詔書曰:
 “吳喜輕浮狡獪,變化萬端,專會收買人心。大明年間,黟縣、歙縣有亡命徒數(shù)千人,攻擊縣城,殺戮官員,劉子尚派三千精銳前去討伐,但兩次都被擊敗。孝武帝命吳喜率領幾十人抵達縣城,游說誘降群賊,群賊立即歸降。詭秘蠱惑之人,才能如此。泰始初年,朕命吳喜東征,他只帶三百人,竟能直入三吳,自破岡以東直至大海共十郡,全部蕩平。百姓聽說吳喜到來都望風自退,如果不是多年來贏得三吳人心,怎能使他們?nèi)绱诵姆?。以吳喜之心,絕不會尊奉正統(tǒng)君主,坐失千載難逢的良機!譬如吃藥,當人發(fā)冷時,應服熱身之藥;當人發(fā)熱時,應服退熱之藥。朕并非忘掉他的功勞,而是迫不得已罷了?!?/span> 這道詔書簡直把皇帝的自私暴露無遺,盡心盡力平叛時夸你足智多謀,等到平定叛亂,你就成了詭計多端,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七月二十二,劉彧把淮陰劃歸北兗州,借機征召蕭道成回京。蕭道成的親信認為朝廷正在誅殺大臣,勸他拒絕征召。蕭道成道:“你們還沒有看透當前的形勢啊,皇上因太子年幼,所以翦除兄弟,跟別人無關。現(xiàn)在必須立即出發(fā),若延誤觀望,一定受到猜疑。而且,骨肉相殘,政權勢必難以長久,大禍將臨,各位要與我同心協(xié)力?!?/span>回到建康后,劉彧果然沒有殺他,還以他為散騎常侍、太子左衛(wèi)率。劉彧之所以沒殺蕭道成,大概就是念在他能夠毫不猶豫的回京吧。對付疑心太重的人,只能這樣冒險。八月初四,劉彧病勢轉(zhuǎn)輕,宣布大赦,屠殺宗室的行動暫時停止。 是年秋,劉彧命北瑯邪、蘭陵二郡太守垣崇祖經(jīng)略淮北,垣崇祖自郁洲率數(shù)百人進入北魏境內(nèi)七百里,占據(jù)蒙山。 十一月,北魏東兗州刺史于洛侯率兵攻打蒙山,垣崇祖孤立無援,無奈返回。從此以后,劉宋再也沒有對收復失地采取過行動。不久,劉彧心血來潮,將潛邸改為寺院,稱湘宮寺,裝潢修建,極為壯觀華麗,一開始準備興建十層佛塔,因難度太大,便修成兩座。新安太守巢尚之解除職務后,回京朝見,劉彧對他道:“你去過湘宮寺嗎?那可是朕的大功德,花了不少錢。”當時,通直散騎侍郎虞愿正在旁邊侍立,懟道:“那是百姓用賣子賣妻的錢所建,佛陀如果有靈,慈悲為懷,當哭泣哀嘆。罪惡高過佛塔,有什么功德可言!”此言一出,在座的人全都臉色大變,劉彧大怒,命人將虞愿驅(qū)逐出殿。虞愿從容離開,面無懼色。劉彧酷愛圍棋,但棋藝非常拙劣,常跟圍棋國手彭城丞王抗對弈。王抗常常暗中讓著他,劉彧始終不知內(nèi)情,對圍棋越發(fā)愛不釋手。有一天,虞愿忍不住道:“圍棋是堯用來教他兒子丹朱的玩藝兒,不是人主所應嗜好的。”劉彧怒不可遏,但念在他是王府舊臣,終究沒有治罪。從這個角度來說,劉彧的本性并不差,只是身居皇帝之位,不得不心狠手辣,對于那些威脅不到自己權力的人,則能保持理智。王景文一直為家門過于富貴而深感憂慮,屢次辭職,劉彧都不準許。然而,劉彧卻因王景文是外戚,地位高貴,家族昌盛,而孝昌侯張永長期率領大軍,懷疑他們將來難以信任,于是親自寫了一首歌謠警告他們,其中有曰:“一士不可親,弓長射殺人。”王景文越發(fā)恐懼,再次上書請求辭去揚州刺史,情意懇切。劉彧還是不批,卻下了一道意味深長的詔書,曰:“一個人身居尊要,只看他存心如何罷了。大明之世,巢尚之、徐爰、戴法興、戴明寶不過是個侍從,權力竟大于人主。而今,袁粲任仆射兼管吏部,人們卻不知道他是誰。袁粲升為尚書令時,沒有人猜疑他,人們親近他,他卻平靜如常,以這種態(tài)度身居高位,難道會感到惶惶不安嗎?用盡心機避禍,不如聽候命運的安排,興衰存亡,道理相同?!?/span>劉彧的言下之意是,只要你問心無愧,無論官居何職都無需驚慌。從道理上說,劉彧之言無可辯駁,但問題是,你喜怒無常、隨意殺人,卻讓別人保持淡定,這不是明擺著把大臣當做奴隸嗎?有一天,劉彧夢到有人向他告發(fā):“豫章太守劉愔謀反?!彼阎螅瑒ⅠR派人前往豫章殺了劉愔。簡而言之,我可以隨便殺你,但你不許害怕,更不能躲,這就是劉彧的邏輯,也是所有專制皇帝的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