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孟里
鳳凰出版社編輯 主戰(zhàn)派扯著嗓子喊: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定要抓住機會收復失地!主和派憂心忡忡:咱們?nèi)北偌Z,缺兵少糧啊。一個書生跳出來:韃人北歸,咱們可趁此良機派出百萬雄兵,先把河南收復回來。書生一臉認真地望著皇帝:第一步,組建一支強悍的軍隊;第二步,給軍隊換上最好的裝備,給戰(zhàn)馬吃上最好的草。皇帝心想,這不是廢話嘛,要是有這些,我早稱霸宇宙了。仿佛感受到了皇帝的內(nèi)心活動,書生又說道:咱們現(xiàn)在的軍事力量是弱了一些哈?您別急,我這還有九條建議,您照著做,過個幾十年保準給您一個強大的國家。去你的吧,皇帝冷笑一聲,連人帶建議一起打包送到了隆興府。送走了書生,皇帝興沖沖地命人北伐。結(jié)果如書生所言,大敗而歸。別說收復失地了,士兵的命都搭進去一大半。夕陽下,惆悵的皇帝想起了那個和九條建議連在一起的預言:量吾事力,實有難言。風塵仆仆的書生蹲在皇帝的龍椅旁,一臉擔憂:皇上啊,您可長點心吧,千萬別成了個昏君啊。再次離開臨安,書生對著西湖握了握拳頭,我還會回來的。書生被發(fā)配到了抗蒙前線——你不是想建一個強大的國家嗎?那你先把蒙古人收拾了吧。此時的國家,沒有強大的軍隊,反倒聚集了不少的流民,造成嚴重的社會隱患。書生心想,流民閑著也是閑著,不如組織起來,大家一起打蒙古人。被組織起來的流民果然在抗蒙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自己的力量,而書生也在一次次的實戰(zhàn)中成長、成長、再成長。皇帝悄悄把書生找回來:我給你個右丞相當當,你好好干,幫我把蒙古人解決一下哈。只是皇帝忘記了,書生不僅善于解決問題,更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敏銳的書生又一次發(fā)現(xiàn)了朝廷的新問題:言官的權(quán)利太大,對官員肆無忌憚地彈劾嚴重制約了國家的發(fā)展。頭發(fā)花白的書生蹲在皇帝的龍椅旁,一臉擔憂:皇上啊,您可長點心吧,誰是小人您得看清楚啊。這次皇帝還沒說啥,臺諫集體把書生給告了,說他比王安石還可惡。在南宋的朝堂上被說像王安石,基本上可以肯定這是被罵了,還罵的挺狠。王安石曾經(jīng)親手實施了一次轟轟烈烈的大改革,這些后世稱作“王安石變法”的改革措施,在南宋被認為是亂政禍國的根源。書生勤勤懇懇在外工作了幾年,每年的考核都是優(yōu)秀。終于有一天,年邁的官場打工人想換個離家近的工作,他給皇帝寫了一封奏折,表達了自己想要調(diào)動工作的意愿。皇帝本來都同意啦,結(jié)果蒙古大軍大舉進攻南宋,忽必烈率領的東路軍甚至攻到了漢陽江岸。65歲的書生又一次策馬進京。先是安撫人心,又對各處戰(zhàn)局做了布置,不過十幾天的時間,原本花白的頭發(fā),一夜間變成了全白。而看起來越發(fā)蒼老的書生也在這個時候迎來人生最強大的敵人——著名奸臣賈似道。老賈這人頗不地道,皇帝派他去鄂州督師,他堅持了兩個月,看沒有成效,就暗中派人同蒙古議和。另一面又派人告訴皇帝說軍隊打了勝仗?;实巯嘈帕死腺Z,認為戰(zhàn)局平穩(wěn)。但書生不相信啊,大潑冷水:您不能大意啊,咱們自己有幾斤幾兩您還不知道?敵人可是亡我之心不死啊。趁著書生和皇帝又一次吵架,賈似道命自己的親信給皇上打小報告:他膽子也太大了,連皇位繼承人的事情也敢指手畫腳,您看看他說的這些話,是啥意思,是不是看不上您?書生離開臨安的那一天,天上下起了大雨,我再也回不來了吧,書生對著西湖自語。在循州的日日夜夜,他不停地在紙上寫著一句話:報國無門空自怨,濟時有策從誰吐?書生吳潛不僅是杰出的軍事人才,還是一位優(yōu)秀的詞人。 要相逢。恰相逢。畫舫朱簾脈脈中。霎時煙靄重。 怨東風。笑東風。落花飛絮兩無蹤。分付與眉峰。紅玉階前,問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鷗鷺,半帆煙雨。報國無門空自怨,濟時有策從誰吐。過垂虹亭下系扁舟,鱸堪煮。 拚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歸何處。世事悠悠渾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許。試舉頭、一笑問青天,天無語。 公元2021年,《吳潛詞編年箋注》面市。本書對吳潛所有作品都進行了較詳細的箋注,包括:時代背景、人事、時地、典故、疑難詞語、典章制度、名物等。
《吳潛詞編年箋注》
吳潛 著;湯華泉 箋注 定價:88元
吳潛是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詞人。年輕時中狀元,雖執(zhí)意仕途,卻一生坎坷。但一生中大量作詞,今存詞256首,反映的社會生活面比較寬,表達的思想情感比較豐富,藝術表現(xiàn)手法也比較多樣,四庫館臣評價其詞“激昂、凄勁,兼而有之,在南宋不失為佳手”,可謂以詞名家。本書在全面搜集吳潛全部詞作的基礎上,精選版本,對作品進行詳細編年、箋注, 并新編年譜,寫作了長篇的前言,從而為學界更全面地了解吳潛其人、研究吳潛詞的創(chuàng)作、藝術成就以及相關學術研究提供了豐富詳實的一手文獻。 
湯華泉,1944年生,安徽大學研究館員,文學院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古代文獻研究,在唐宋詩歌文獻整理考證、宋詞研究等領域,取得了豐富成果。有《全宋詩輯補》 (全12冊)、《藏山閣集》等專著多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