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 “好的、收到”這些詞出現(xiàn)最多的,一定是上下級關系; “知道了”這個詞出現(xiàn)最多的,一定是在和爸媽的聊天里; “哈哈哈”這三個字,只有關系很好的朋友才會經常使用。 同樣,一個人愛不愛你,也能從微信的聊天記錄里看出來。 你去搜索“在干嘛”這三個字,出現(xiàn)頻率最多的,要么是你喜歡的人,要么是喜歡你的人,一定錯不了!
![]() “在干嘛”,是一句情話 想念一個人,方式有很多種。 也許是不停地翻看對方的照片,也許是整晚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也許是時時刻刻關注你的一切…… 但是“我想你”這三個字,卻是很難說出口的。 他們通常會將心中濃濃的情誼,轉化為“在干嘛”這樣一句問候,小心翼翼又充滿期待。 記得有一次看采訪,女明星ELLA講述了自己和老公相識相戀的經歷,其中一個片段就很有趣: 兩人第一次見面是在朋友家,彼此互有好感卻羞于表達。 本以為緣分就要這樣錯過,結果ELLA回到家之后,收到了對方發(fā)來的一條微信:“在干嘛?” ELLA當時就猜中了男生的心意,很開心地赴約,最后兩個人順理成章地在一起了。 世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問候,只有小心翼翼的關心與愛意。 一句“在干嘛”,背后往往是愛你卻又不知道怎么開口、反復斟酌最后鼓起勇氣對你說的一句情話。 恰如作家張牧笛說的: “喜歡陷入憂傷,心思放不下心思,亮了又滅,滅了又亮?!?/strong> 因此,如果有一個人,總是問你在干嘛,心里一定很看重你。 畢竟,只有真的愛一個人,才會花時間去關注,耗精力去問候。
![]() 越在乎,愛得越小心 “人總是在接近幸福時倍感幸福,在幸福進行時卻患得患失?!?/strong> 張愛玲一語中的,道出了真愛的本質與真相。 越愛一個人,越會變得小心翼翼,時常會有“害怕”與“不敢”的時候。 哪怕有千言萬語,再多的“我愛你”,最后都化成了“在干嘛”這三個字。 前幾天,一個朋友和我聊天,她發(fā)了一張截圖,是男友和她的聊天記錄。 她向我“抱怨”道:“我男朋友簡直太粘人了,時不時就要問我在干嘛,完全沒有一點個人空間?!?br> “寶貝,你在干嘛,有沒有按時吃飯?。俊?/p> “我剛剛加班回來,親愛的你在干嘛?” “周末準備干嘛?我知道有個地方很好玩……” 從他們的對話能看出,男孩子的語氣殷勤又小心翼翼。 因為“害怕”失去,所以希望對女友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卻從不故意聲張,按時表達自己的關心,發(fā)個“在干嘛”都會發(fā)慌。 這份“小心思”的背后,皆是深愛之下的在乎與關愛。 蘇岑就說: “越喜歡,越膽怯。它讓最大大咧咧的人變得小心翼翼,又讓最無所畏懼的人開始戰(zhàn)戰(zhàn)兢兢?!?/strong> 越在乎,愛得就越小心。 因為真正的愛,都是深埋于心底,說不出的秘密。
![]() 余生不長,要和時刻想你的人在一起 人潮涌動,歲月匆忙。 不愛你的人,轉身就會消失在人海;而真正在乎你的人,總是把你放在心上,一刻都不舍離去。 作家北叔曾說: “在感情中,女人總是渴望被呵護、被關心,而真心在乎你的男人,不需要你提醒、等待、要求,他就會付諸行動滿足你的需求,盡自己所能給你最好的?!?/strong> 愛你的人,也許不會說什么甜言蜜語,也不會做什么浪漫舉動,但他會時時刻刻問候你、關心你。 問你“在干嘛”,如果有需要,他會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你面前,給你支撐、給你依靠。 他會珍惜你,再忙也不會忘記想你,再累也不忘給你微笑,給你足夠的安全感。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但從遇上的那一刻起,凜東散盡,星河長明。
余生不長,去愛一個能讓你安心的人,時刻有在乎,經常會關心,如此,相濡以沫,相伴到老。 就像網上點贊很高的那句話: “疲憊的生活,需要一個溫柔的夢想,和一個很愛的人?!?/strong> 點亮【在看】,愿你我都能與愛人相守,彼此珍惜,彼此溫暖,從此風雨兼行,白首不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