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兒科泰斗午雪嶠先生有一個治療各種小兒皮膚過敏性疾病的驗方——地蟬湯,此方由6味藥組成: 地膚子、蟬衣、白茅根、大青葉、浮萍、桑白皮。 功能:清熱利濕,涼血疏風。 主治:各種小兒皮膚過敏性疾病,如蕁麻疹、皰疹、濕疹、過敏性紫癜等。也可用于病毒性疾病,如傳染性軟疣、風疹、水痘等。 方解:地膚子清熱利濕止癢,蟬衣清熱祛風止癢,現(xiàn)代藥理研究二者具有抗過敏作用,地膚子對多種癬菌及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大青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且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作用。 白茅根涼血止血,清熱利濕; 肺主皮毛,浮萍、桑白皮均歸肺經(jīng),開肌腠,全方共奏清熱利濕、涼血疏風之效。 加減應(yīng)用: 1、濕重舌苔厚膩者,加蒼術(shù)、黃柏; 2、熱重舌紅脈數(shù)者,加銀花、連翹; 3、日久頑固不愈,加當歸、白芍、生地以養(yǎng)血祛風; 4、過敏性紫癜,加地丁、紫草、水牛角涼血止血; 5、傳染性軟疣,加苡仁。 典型病例: 某男,9月大,1982年12月8日就診。患兒頭部濕疹1月余,初起為細小紅色丘疹,脫屑,繼之流黃水,結(jié)痂,局部有感染,夜臥不寧,納乳可,二便正常,舌質(zhì)紅,苔白厚,指紋紫診為小兒濕疹, 處方:地膚子、蟬衣、白茅根、大青葉、浮萍、桑白皮、苦參、黃柏。 3劑后流水減少,瘙癢減輕,繼服3劑痊愈,經(jīng)隨訪半年未反復(fù)。 按語:小兒蕁麻疹、皰疹等皮膚病多為風、濕、熱之邪郁于肌膚所致,當機體遇到某些過敏源而誘發(fā)。濕疹多見于嬰兒,俗稱“奶癬',是一種有遺傳傾向的變態(tài)反應(yīng)性皮膚疾病,為素體脾虛濕盛,又夾風熱阻于肌膚而成。本方清熱利濕,祛風止癢,對小兒皮膚病療效頗佳。 大家收藏備用吧[心][心][心] 《千金小兒方校釋》為午老主編的著作。 |
|
|
來自: 最紅的洪 > 《中醫(yī)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