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藝設備簡介 (1) 格柵 格柵由一組平行的金屬柵條或篩網(wǎng)組成,安裝在污水渠道、泵房集水井的進口處或污水處理廠的端部,用以截流較大的懸浮物或漂浮物,以便減輕后續(xù)處理構筑物的處理負荷,并使之正常運行。 篩除是分離肉類加工廢水中較粗的分散性懸浮固體使用廣泛的方法,本工藝的設計中采用中格柵,主要用于攔截較粗的懸浮物固體,柵條間距為20mm。柵條20根。 (2) 調節(jié)池 調節(jié)池的木的是削弱水質水量波動對廢水處理工藝的影響,利于或保證處理工藝的正常運行,保證穩(wěn)定的處理效果。從工業(yè)企業(yè)排出的廢水,其水量和水質都是隨時間變化的,為了保證后續(xù)處理構筑物或設備的正常運行,需對廢水的水量和水質進行調節(jié)。 應根據(jù)不同廢水水質情況、處理工藝系統(tǒng)的特點及處理要求而具體確定。設于一級處理之后、二級處理之前,可減少調節(jié)池中的浮渣和污泥;設于一級處理之前,需考慮混合設備以防污泥沉淀或設置污泥斗以便排泥(導致深度過大)。 調節(jié)池的類型包括均量池、均質池以及均化池。在本次設計中,采用矩形平面對角 線出水調節(jié)池。 肉類加工廢水在24h之內(nèi)水質和水量的變化幅度較大,為了使后續(xù)工藝的處理效果穩(wěn)定,在處理流程中設置調節(jié)池對廢水的水質和水量進行調節(jié),以減弱水質和水量的變化幅度。由于肉類加工廠多為一班或兩班倒生產(chǎn),通過設置調節(jié)池還可以將一班或兩班的廢水均勻分配在一天內(nèi)進行處理,從而可減少處理構筑物的容積,降低投資。調節(jié)池的設置上采用線內(nèi)設置,實際采用的調節(jié)池的調節(jié)時間一般為6-12小時。 (3) 初沉池 初沉池的處理對象是懸浮物質,同時可以去除部分BOD5,可改善生物處理構筑物的運行條件并降低其BOD5負荷。沉淀池按池內(nèi)水流方向的不同,可以分為平流式沉淀池、輻流式沉淀池和豎流式沉淀池。 沉淀在肉類加工廢水處理中被用來去除原廢水中的無機固體物和有機固體物。初次沉淀池用于去除原廢水中的有機固體物。采用初沉池去除廢水中可沉淀的有機固體物,可降低后續(xù)工藝的負荷,根據(jù)實踐表明,利用初沉池沉淀肉類加工廢水,可去除廢水BOD5 30%,去除率SS 70%。 (4) 厭氧接觸反應器 對于懸浮物較高的有機廢水,可以采用厭氧接觸法。廢水先進入混合接觸池(消化池)與回流的厭氧污泥相混合,然后經(jīng)真空脫氣器而流入沉淀池。接觸池中的污泥濃度要求很高,在12000~15000mg/L左右,因此污泥回流量很大,一般是廢水流量的2~3倍。 厭氧接觸法實質上是厭氧活性污泥法,不需要抱起而需要脫氣。厭氧接觸法對懸浮物高的有機廢水(如肉類加工廢水等)效果很好,懸浮顆粒成為微生物的載體,并且很容易在沉淀池中沉淀。在混合接觸池中,要進行適當攪拌以使污泥保持懸浮狀態(tài)。攪拌可以用機械方法,也可以用泵循環(huán)池水。 (5) 序批式反應器(SBR) SBR工藝的一個完整操作過程,亦即每個間歇反應器在處理廢水時的操作過程包括如下五個階段:1、進水期(或稱充水期);2、反應期;3、沉淀期;4、排水排泥期;5、閑置期 所謂序列間歇式有兩種含義:一是運行操作在空間上是按序列、間歇的方式進行的,由于污水大多是連續(xù)排放且流量的波動是很大的,此時間歇反應器至少為兩個池或多個池,污水連續(xù)按序列進入每個反應期,它們運行時的相對關系是有次序地,也是間歇的;二是每個SBR反應器的運行操作在時間上也是按次序排列間歇運行的一般可按運行次序分為五個階段。 SBR法有下列特點:①工藝簡單,調節(jié)池容積小或者不設調節(jié)池,不設二次沉淀池,無污泥回流;②投資省,占地少,運行費用低;③反應過程基質濃度梯度大,反應推動力大,處理效率高;④耐有機負荷和有毒物負荷沖擊能力強,運行方式靈活,靜止沉淀,出水水質好;⑤厭氧(缺氧)和好氧過程交替發(fā)生,泥齡短且活性高,同時脫氮除磷。
|
|
|
來自: du15621707227 > 《屠宰污水處理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