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氣郁滯是眾多大病的原因,如果能早期疏暢肝氣,則能有效預防許多大病重病。建議重視四逆散。 我臨床常用四逆散。這是一個經方,由柴胡、芍藥、枳實、甘草四味藥組成。雖然方子很簡單,但臨床應用非常廣泛。我的體會是,四逆散是一個臨床常用方、高效方,而且也是一個非常適合于當代臨床需要的經方。 一、為什么今時當重視應用四逆散呢? 我的體會是,今時我們生活在一個壓力非常大的社會之中,社會節(jié)奏快,人人都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工作壓力。一方面,壓力是進取的動力,有點壓力有助于社會進步和我們個人進步;另一方面,壓力過大,也容易導致肝氣郁滯,氣滯則痰凝血瘀,由此導致百病叢生。 就我近二十年來的臨床觀察,肝郁之人非常多。既然有肝郁,就要舒暢肝氣以解其郁滯。怎么辦?我的建議是,重視應用四逆散。四逆散用藥簡練、組方嚴謹。這是一個疏肝解郁的高效方,很好用。 二、肝郁的癥狀 中醫(yī)理論認為肝主藏血、主疏泄,能夠調達氣機,調暢情志,使人體保持身心健康。肝臟“喜條達而惡抑郁”。如若肝氣疏泄不及,則會導致肝氣郁結??刹灰∏屏恕案斡簟?,一旦“肝郁”影響氣血的運行,會出現全身多種癥狀表現: 一則,心情抑郁或煩躁易怒。表現為情緒低落,唉聲嘆氣,或者煩躁易怒,影響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二則,右上腹及脅肋部不適。肝郁出現右側肝區(qū)脹悶、疼痛等不適表現,有時出現兩脅均脹滿疼痛不適。 三則,消化功能減弱。肝郁則氣機不暢,血行受阻,氣血運行不暢,則出現消化功能的異常,出現食欲下降、噯氣、腹脹、呃逆,大便干燥、不成形甚至腹瀉等。 四則,頸部、咽喉部的病變。肝經走行經過咽喉,肝氣郁結于咽喉,則會阻滯局部的氣機,出現咽喉部異物感,吞不下、咳不出,即中醫(yī)所說的“梅核氣”。如果氣機郁結日久,又可進一步影響津液及血的正常運行,導致痰瘀留滯于頸部,出現頸部的腫塊等。 五則,女性乳房及月經病變。小腹和乳房均為肝經走行部位,女性肝氣郁結??沙霈F乳房的脹痛、乳房結塊、痛經、月經失調、子宮肌瘤等。進一步說,凡女性肝郁,最容易導致腫塊,在上為甲狀腺腫塊,在中為乳腺腫塊,在下為子宮腫塊。 只要臨床發(fā)現有這些癥狀,都應該考慮疏肝解郁。我的首選方子即是四逆散。 三、為什么肝郁會造成這么多的疾病呢? 元代醫(yī)家朱丹溪認為:“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故人身諸病多生于郁。”強調人體的健康來源于氣和,氣和則升降不失其度,出入不失其常。氣血失調,則諸病叢生,并立六郁學說,而六郁之中以氣郁為關鍵。 我臨床觀察,氣郁最多見。要想提高療效,就有必要先調暢氣機。調暢氣機,首在調暢肝氣。 四、四逆散證的病機分析 關于四逆散證,我認為是氣郁而厥。四逆散證的病機比較復雜,綜合現代諸家的認識,以下細為分析: 一則,少陰樞機不利,陽氣不能宣發(fā)敷布,以致其不得行使溫煦之職,故有四逆之證; 二則,傷寒邪入少陰,陽氣內郁,氣機不暢; 三則,少陰陽郁輕證,復感外邪,陽郁于內之證; 四則,邪在少陽,肝膽之氣為外邪所遏,不得疏泄升達,進而導致脾胃之氣亦困,陽氣內郁,不得伸展; 五則,病機在于肝脾不舒,氣血不暢,清陽不伸。 我的觀點是,四逆散證的病機為病在少陽而兼有外邪,氣機不暢,升降出入失常。我臨床上亦多以四逆散調和肝脾,以治療肝氣郁滯。并且,此方是我疏暢肝氣的方根。 五則,四逆散的臨床應用 我臨床應用四逆散的范圍很廣,幾乎每個系統都會用到此方。大體說來,尤其在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疾病應用最多。另外,對于一些疑難雜癥我也常用四逆散。 我的理由是,氣機升降為臟腑平衡之本。要想讓臟腑歸于平衡,首先要讓氣機升降平衡。而四逆散即是調暢氣機的標準方。 我應用四逆散的體會是:其一,對四逆散的臨床應用應以辨證為肝郁氣滯為主,必需有肝郁的病機,而不能不辨證而只辨病用方。若脫離了中醫(yī)辨證論治,四逆散肯定乏效;其二,此方可單獨應用,亦可加味,或者合方。我常與其他經方或時方合方應用,自認為可以兼顧多個病機,更能治療一些疑難雜癥;其三,要學習歷代諸家的經驗?!耙患矣幸患业闹倬?,各人有各人的傷寒”,對于經方,依靠不同知識結構與分析角度,往往會得出不同結論,也是正常的,我認為當兼容并包,采納百家,以提高自己的臨床療效。 六則,四逆散的臨床醫(yī)案 我臨床應用四逆散非常多,幾乎每天都會用到。以下僅列幾個醫(yī)案,以見此方的應用。 我自己在春分節(jié)氣變化前后略有失眠,入睡困難。自己分析是木氣不暢,導致虛火上浮。即用四逆散疏肝,合用代赭石降逆安神,一劑而安。其方:柴胡15,白芍15,枳實15,炙甘草10,代赭石50(單位:克)。 多年前我一朋友的媽媽做了膽囊結石手術,術后總有脅痛,醫(yī)生檢查未見異常,認為有精神問題,甚至其家人亦認為病人因精神緊張而痛。朋友來信問中醫(yī)是否有辦法。我處以四逆散加金鈴子散:柴胡、枳實、白芍、生甘草、川楝子、元胡各10克,結果一劑即效,三劑而諸痛霍然若失。 我曾治一女病人患抑郁焦慮,其體瘦,處以四逆散合半夏厚樸湯加味治療,服至數十劑,療效明顯。 我曾診治一位肝硬化腹水患者。辨證認為正虛而邪戀,病在肝脾,肝體陰而用陽,又需養(yǎng)肝陰,扶肝陽,疏泄氣機。處方:生麥芽30克,紅參10克,五靈脂10克,柴胡30,生地15克,生黃芪120-250克,白芍30克,枳實30克,炙甘草15克,有良效。此方重用黃芪配合白芍以扶肝疏肝以為治本之道,兼以四逆散疏泄肝之氣機。 七則,如何應用四逆散? 我的體會是:其一,有肝郁癥狀者都可應用四逆散。其癥狀如上文所述; 其二,屬于四逆散的癥狀,其多見于胸脅、腹中、手足,這些部位屬于半表半里,是為少陽經的地面,這也四逆散的治療范圍; 其三,四逆散不但可以調暢氣機治療里證,亦可治療一些表證,特別是寒熱類的表證。因為此方中的四味藥都可用于表證,比如:柴胡主寒熱邪氣,枳實主大風在皮膚中,芍藥主寒熱,甘草主五臟六腑邪氣,說明四味藥均可用于外邪,且大多與寒熱相關; 其四,四逆散是一個疏肝的高效方,也是一個非常安全的經方,應該制成中成藥,比如做成顆粒劑,開水沖服,非常方便。因為人人都有壓力,人人都可能出現肝郁的癥狀,那么,人人都有必要服用四逆散。在肝郁的早期,僅僅是氣滯,還沒有導致痰凝和血瘀時,及時應用四逆散,有助于緩解病情,662并且預防病情加重,這個意義非常重大。 簡單來說,凡是病位在少陽,出現邪犯少陽,樞機不利,氣機失常,升降失司,或兼有表邪的各種癥狀,都是四逆散的適應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