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言律詩也叫“五律”。 五言律詩以首句不入韻為正格,而且以仄起式為常見。 五言律詩與七言律詩一樣,四聯(lián)八句,每一聯(lián)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lián)叫首聯(lián),第二聯(lián)叫頷聯(lián),第三聯(lián)叫頸聯(lián),第四聯(lián)叫尾聯(lián)。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必須對仗,首聯(lián)和尾聯(lián)可對可不對。與七律不同的是,五律首聯(lián)用對仗的較多,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多,七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少。但這個原因不是絕對的,在首句入韻的情況下,依然有首聯(lián)用對仗的例子。 五律有以下規(guī)則: (一)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 (二)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須對仗; (三)平仄必須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聯(lián)內(nèi)講對,兩聯(lián)間講粘; (四)只能押平聲韻,并且押韻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數(shù)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韻到底,不可換韻; (五)節(jié)奏形式是嚴格的兩個雙音步加一個單音步,并且單音步只能出現(xiàn)在句子的中間或者末尾,不能出現(xiàn)在開頭,兩個相鄰的雙音步的平仄必須相反。 五律的平仄格式有四種 附:( )中 可平可仄 第一種:【平起首句入韻式】 逢一、二、四、六、八句押平韻。 平 平仄仄平「韻」,(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 平 平仄仄平「韻」。「對仗」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對仗」 (仄)仄平平仄 , 平 仄仄平平「韻」。 第二種:【平起首句不入韻式】 逢二、四、六、八句押平韻,首句不用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韻」。「對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對仗」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韻」。 第三種:【仄起首句入韻式】 逢一、二、四、六、八句押平韻。 (仄)仄仄平平「韻」, 平 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對仗」 (仄)仄平平仄 , 平 平仄仄平「韻」。「對仗」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第四種:【仄起首句不入韻式】 逢二、四、六、八句押平韻,首句不用韻。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對仗」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韻」。「對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典型例詩《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春夜喜雨 【仄起首句不入韻式】 逢二、四、六、八句押平韻,首句不用韻。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對仗」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韻」。「對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好 此處讀hǎo 第三聲 仄起 生shēng韻母eng 第一聲 平 聲shēng韻母eng 第一聲 平 明míng 韻母ing 第二聲 平 城chéng韻母eng 第二聲 平 查韻表,四字為: 平水韻:八庚; 中華新韻:十一庚(eng, ing, ong, io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