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立,傳為秦相李斯所書。 原秦嶧山篆碑,正面、左側(cè)面鐫刻頌揚秦始皇功績文字,背面刻秦二世詔書,立于嶧山書門。唐《封演聞見記》云:此碑后被拓跋燾登嶧山時推倒。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邇,碑雖倒,慕名前來摹拓的文人墨客、達官顯貴仍絡(luò)繹不絕。 【釋文】皇帝立國,維初 始皇帝建立大秦帝國,就在不久以前。 【釋文】在昔,嗣世稱王。 他的子孫后代,代代掌管天下。 【釋文】討伐亂逆,威動 他討伐亂臣賊子,平定天下,威力震動四方。 【釋文】四極,武義直方。 他的豐功偉績流傳千古。 【釋文】戎臣奉詔,經(jīng)時 周邊的鄰國爭相歸附。僅僅很短時間,就滅掉了六個強大的國家。 【釋文】不久,滅六暴強。 【釋文】廿有六年,上薦 立國26年,秦皇稱帝,雄霸天下,用法度治理四方,成效卓著。 【釋文】高號,孝道顯明。
【釋文】既獻泰成,乃降
【釋文】?;?,親巡遠方。
【釋文】登于繹山,群臣
【釋文】從者,咸思攸長。
【釋文】追念亂世,分土
【釋文】建邦,以開爭理。
【釋文】功戰(zhàn)日作,流血
【釋文】于野。自泰古始,
【釋文】世無萬數(shù),陀及
【釋文】五帝,莫能禁止。
【釋文】廼今皇帝,壹家
【釋文】天下。兵不復(fù)起,
【釋文】災(zāi)害滅除。黔首
【釋文】康定,利澤長久。
【釋文】群臣誦略,刻此
【釋文】樂石,以箸經(jīng)紀。
【釋文】皇帝曰:金石刻
【釋文】盡始皇帝所為
【釋文】也,今襲號而金
【釋文】石刻辭不稱始
【釋文】皇帝。其于久遠
【釋文】也,如后嗣為之
【釋文】者,不稱成功盛
【釋文】德。丞相臣斯、臣
【釋文】去疾、御史夫臣
【釋文】德昧死言:臣請
【釋文】具刻詔書,金石
【釋文】刻因明白矣。臣
【釋文】昧死請。制曰:可。 |
|
|
來自: 學(xué)山工作室 > 《秦漢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