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yī)起陽方藥 來源:《毓麟驗(yàn)方》 1、暖臍膏 陽起石 蛇床子 香附子 韭菜子 硫黃 麝香 大楓子肉(各五分) 土狗(七個,去翅羽,炒) 蜜丸豆大,油紙封臍內(nèi),欲泄則去之。 2、固陽丹 荊芥 干姜 艾葉 柏子仁 棗仁 甘草 益智仁 枸杞 各等分,研極細(xì)末,每服三錢,只服七日。 3、又方∶紫霄花 官桂 母丁香 研細(xì)末,各二分,津涂莖上,甚久長。 4、又方∶白枯礬 干姜 蛇床子 狗骨灰 胡椒(各二分) 研末,津調(diào)涂莖上。
5、強(qiáng)壯丸 母丁香(三分) 樟腦(一錢) 土狗三個(去足、羽,炒) 獨(dú)蔥(一個,去皮) 麝香(一錢) 金絲木鱉(一個,去皮油) 硫黃(一錢) 共為末,入芋艿內(nèi),同蕎麥面裹之于糯米飯上,蒸熟取出,搗爛為丸,如桐子大,每用一丸,入臍內(nèi),以膏貼之,待藥行自舉而后戰(zhàn),戰(zhàn)久煩厭,去藥則泄矣。 6、第一妙錠 真川附(焙干) 川烏(炒,各一兩) 草烏 明雄 蘇合油(各五錢) 紫霄花 五倍子 山茨菇 大濃肉桂 蛇床子 金絲木鱉(去油,各三錢) 母丁香 蟾酥 水安息(各八錢) 共為細(xì)末,以白芨熬膏,和藥入臼內(nèi),搗千杵為度,印為錠子。每用時先于午刻,酒磨二、三厘,搽頭莖內(nèi),待其自干,不得走擦。至晚將欲行事,必須洗去。此第一妙藥,非比尋常,臨陣自知其妙, 不可形容。 |
|
|
來自: 三泰書齋 > 《2.補(bǔ)腎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