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萍安 · 主播 | 空空 首發(fā) | 推么推文化傳媒(ID: atu0003) 1 前幾天,我跟幾個朋友一起聚餐。席間有人問,為什么現(xiàn)在人的物質(zhì)條件越來越好,卻變得越來越不開心了? 大家各抒己見,其中有個朋友說,人之所以越來越不開心,很大程度是因為攀比。 有句話說得好,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小半源于攀比。 我有個朋友,在縣城有兩套房,然而,當她看到身邊有人在省城買了房,于是就東挪西借,咬牙在省城也按揭了一套房。 對于一個工薪階層的家庭來說,縣城有兩套房已基本耗空了家底,又在省城買房,壓力自然不小。因為買房,她的生活質(zhì)量明顯下降。每個月高額房貸讓她喘不過氣。 為了節(jié)約開銷,愛旅游的她,已經(jīng)兩年沒有與朋友出去旅游;有時候,身體不舒服,也強撐著。實在撐不下去才去看醫(yī)生。她曾經(jīng)跟我吐槽說,活得太累了。 其實,朋友的家境很不錯,孩子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按正常情況,她完全可以活得輕松自在,但由于太喜歡與人攀比,將本該歲月靜好的日子,過得一片狼藉。 喜歡攀比的人, 大都喜歡活在別人的眼中,就像我的這個朋友,活成了別人眼中的富人,卻將自己的日子過成了窮人。 適度的比較無傷大礙,可以激發(fā)一個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僧斠粋€人攀比的欲望越來越強,內(nèi)心就容易焦慮,久而久之自然會感覺壓力大、煩惱多快樂少。 2 相比那個喜歡攀比的朋友,我非常欣賞我另一個同學的生活態(tài)度。 我同學的人脈很廣,她的兄弟姐妹非富即貴??伤龔膩聿慌c他們?nèi)ケ取K_了一家小超市,每天忙忙碌碌卻充實快樂。 有幾次,她的家人都勸她把超市關(guān)了,轉(zhuǎn)行做其他生意,都被她拒絕。她跟我說,相比親戚中那些做大生意的人,開小超市的確很不起眼,甚至很辛苦,但她覺得挺好的: 離家近,天天可以和家人在一起,不用整天出差奔波; 賺得不多但夠用,撐起一家人的衣食住行,而且還小有積攢; 街坊鄰居都熟悉,你來我往,平日里互相幫襯有人情味兒; 小本生意壓力小,家人之間抱怨也少,一家人和和睦睦; 每個人對生活的追求不一樣,折射出來的生活態(tài)度就不一。用知足常樂形容我這個同學一點不為過。 在她看來,人與人是沒法相比的,別人做大生意會掙錢,不代表自己就能做大生意;但自己能把這個小超市打理好,自在安逸,也算是一種成功。 每個人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那片樹葉,都有自己獨特的閃光點和精彩。與其去攀比,不如接受自己的所有好與不好,腳踏實地過好生活的每一天。 所以,知足常樂的人,他們知道,日子是過給自己看的 ,而不是過給別人看的。相比一些人的風光無限,在平淡的生活中,安穩(wěn)度日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3 看過一個笑話。 一個女人經(jīng)常在老公面前說:你看,我的朋友又換大房子了;你看,我的朋友又換名車了。她老公很反感,于是懟她:你怎么不說,你朋友連老婆也換了呢? 看似一個小笑話,卻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人之所以不快樂,都是得了“眼瞎癥”、“心盲癥”,看不到自己擁有的,一心總想擁有更多,為此盲目去和別人攀比。 這樣,越比越難過, 越比越不甘。這種人,就算擁有金山銀山,也無法快樂起來。 其實,所有的攀比都來源一個人的欲望過多。當一個人不懂得克制欲望 ,欲望就成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深淵。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有,別人沒有的,自己還想有。 一旦欲望沒有得到滿足,心理就嚴重失衡,快樂就從身邊擦肩而過。 林清玄在他的散文《真正的自信》中說:“這世上有什么東西可以相比,有什么人可以相比呢?事實上, 所有的比較都是一種執(zhí)著。” 就像林清玄他寫得那樣,他比別人會寫文章,但是,他不如早餐店老板包的餃子好,不如夜宵店的老板做的刀削面好。 是的,人與人之間有什么好比的呢?你有你的長處,我有我的優(yōu)點;你有你的幸福,我有我的快樂。 學會放下心頭執(zhí)念,不被欲望操控,才不會苦不堪言地活在攀比的世界里。 要知道,真實的生活永遠比無謂的攀比更讓人踏實。 作者簡介: 萍安,出版?zhèn)€人文集《懷念是一種深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