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 宮白云 在塵世,雙手圈起喇叭喊一聲“喂” 無人回頭,更無人回應 這紛繁喧囂里 小小的呼喚 在黃山,雙手圈起喇叭喊一聲 “喂”—— 便有三五只鳥撲棱棱 騰空而起 【昌政賞析】 遠塵世而而近黃(青)山,竟然棄了寂寞而獲性靈的呼應。簡單的對比,產生了豐富的意味。是因為在諸如動與靜、孤與多、冷與熱的矛盾反差中,頓覺自然怡人,可親可近。 一粒米寺 人鄰 米粒大小的地方, 修一座寺。 佛那么小, 將好能住在里面。 佛搓搓手,說: 一粒米, 足夠了呀。 【昌政賞讀】 反過來也可以說,那么小的地方也有佛在。有佛在,天地就寬了。佛在心中,收放自如。“搓搓手”,佛有人味,詩更生動。 粉身碎骨 老賀 午睡變成三截 三個我 從不同的角度 使勁 往夢里鉆 像是躲雨 更像是投胎 然而我完全不知道里面的危險 第一個我已被通緝,無處可逃 第二個我恐懼地想, 再怎樣也不要濫殺無辜呀。 第三個我踩上了地雷 瞬間被炸回到原處 此刻,完整的我正在粉身碎骨 【林榮賞析】 我特別注意到這首詩的結尾。有沒有“此刻”?有沒有“完整的我”?何謂“完整” ,何謂“我”?有沒有一個不變的“我”,哪個“我”才是那個“完整的我”?禪理曰:無我,無常。在我讀來,這首詩也在寫無我,無常。只不過詩人筆下的“無常”和“無我”多了些驚心動魄,多了些跌宕起伏,讓我感同身受地體會到了“粉身碎骨”的疼痛——這疼痛不僅僅是這肉身的,更是精神的!所以,好詩其實是具有“殺傷性”的,只不過它殺掉的是人的妄念,是迷癡,帶給人的是清醒。一首好詩培養(yǎng)的是一顆出離心。 是的,如此說來,“粉身碎骨”其實并不可怕,不經歷“粉身碎骨”,我們便無法涅磐新生,便無法重塑一個擺脫了無明的自己。 《禪詩賞析》欄目 由《新東西》與現代禪詩研究會聯(lián)合推出 特約主持:曹紅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