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伏龍干肝,也就灶心土。中醫(yī)很有保護(hù)意思,你說開了灶心土,病人本來就反感,讓我吃土,你開這個伏龍肝他就特別新奇,啊~這龍的肝,而且伏龍的肝,效果好,其實就是一把土;你寫蚯蚓,病人反感,你讓我吃蚯蚓,寫地龍就了不得了,地上的龍,它保護(hù)意思非常重要;這個給你講了:不用阿膠太麻煩了,用阿膠珠,就蛤粉炒,炒成圓球。 3.第三個變證就是濕盛陽微,也是危險的變證。濕很重啊,陽氣就衰微了,它必須溫陽利濕,溫陽還要利濕,這也是調(diào)陰陽呀。光溫陽不行,加上利陰的藥,一味白芍,它溫陽作用就明顯提高了。一個拉血,一個氣脫,一個陽微,這溫病里面的三個變證,都比較危重。 四個治要: 第一個就是三法化濕。宣透、暢中、淡滲,這是三仁湯的代表組方特點(diǎn),選透、暢中、滲下。 第二個偏重論治。找偏重,濕和溫是兩個想對的邪,它里面有偏重,濕重于熱或者熱重于濕,或者濕熱并重。偏重呀,要找偏重。立法:濕重的,化濕為主,清熱為輔;熱重的,清熱為主,化濕為輔;濕熱并重的,那清熱化濕,不同的立法。當(dāng)然這里面最大的原則,化濕的時候要注意燥性,燥性就要助熱;清熱的時候,要注意涼性,寒涼就會助濕,掌握這個原則,否則處理不好。濕溫,所以你要三個法,宣上、暢中、淡滲用三仁湯,先把濕解決了,然后找偏重,偏重里面注意不要燥,不要涼。 第三個階段治則。不同的階段立不同的治則,衛(wèi)氣同病,用化濕為主;邪到了氣分,按照偏重來論治;化燥化火了要按溫病來論治,衛(wèi)氣營血或者三焦來論治,不同的階段立不同的治則。 第四個善后收功。善后收功呀,因為濕邪的特點(diǎn)比較黏稠,反復(fù)性比較大,你假如不給他善后,很容易反復(fù)。善后有兩個關(guān)鍵:第一個要清利余邪,用兩個藥,一個就是蘆根,一個就是生梔子;第二個善后要調(diào)理脾胃,調(diào)理脾胃呀用保和丸。葉老調(diào)理脾胃很有辦法,就拿保和丸或加味保和丸,每次用10-20粒。因為它是水丸10-20粒在飯后服,早、中、晚三餐,吃完后馬上服10-20粒加味保和丸或者保和丸,用這個辦法來調(diào)理脾胃,非常管用??偠灾瑵駵睾茈y治,但是根據(jù)古人的尤其是《濕熱篇》,它傳入我們的知法,你記住這幾步,七個證類,三個變證,四個治要,一般的濕溫很好處理,也很有效。 四.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是肺系疾病的重要組成。常由咳喘痰炎熱5個主癥,必須抓住祛痰這個環(huán)節(jié),痰祛則咳喘痰熱會隨之緩解。祛痰者首要分清寒熱,其辨不再色而在質(zhì),粘稠痰屬熱,泡沫痰屬寒,以“三子養(yǎng)親湯”為主方,熱痰以葶藶子易白芥子。還用重視“脾為生痰之源”,不能局限于肺,要配以治脾,方能徹底祛痰,熱痰配醒脾,寒痰配健脾。痰為實邪,應(yīng)當(dāng)給以出路而分利二便,利于潤腸利于痰濁的排出。分寒熱顧脾運(yùn)和利二便,便是祛痰之治,也即支氣管炎的巧知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