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痛中成藥根據疼痛的病因和病理機制及藥物的功能主治,可分為活血消癥止痛類藥物、解毒消癥止痛類藥物、理氣止痛類藥物、散寒止痛類藥物、清熱止痛類藥物、益氣止痛類藥物、養(yǎng)陰止痛類藥物等。疼痛的性質有刺痛、灼痛、脹痛、竄痛、隱痛、冷痛,可根據疼痛性質使用中成藥,如刺痛多為瘀血所致,應使用活血止痛中成藥治療;脹痛多為氣滯所致,應使用理氣止痛中成藥治療。 疼痛性質 | 疼痛特點 | 推薦用藥 | 刺痛 | 疼痛如針刺。其特點是疼痛的范圍較小、部位固定不移、多因瘀血所致。全身各處均可出現(xiàn)刺痛癥狀,但以胸脅、胃脘、小腹較為多見。 | 活血止痛。金龍膠囊、復方斑蝥膠囊、復方夏天無片、小金丸、肝復樂片、槐耳顆粒、大黃?蟲丸、化癥回生片、血府逐瘀口服液、七厘散。 | 灼痛 | 痛處有燒灼感。其特點是感覺痛處發(fā)熱,痛處局部也可有觸熱感,多喜冷涼。為瘀毒化熱所致,辨為熱證。 | 解毒止痛。華蟾素片(膠囊)、華蟾素注射液、復方苦參注射液、新癀片、西黃丸(膠囊)、六神丸、梅花點舌丸、慈丹膠囊、平消膠囊、安替可膠囊、濕潤燒傷膏、如意 金黃散。 | 脹痛 | 痛且有脹感。在身體各部位都可出現(xiàn),但以胸脅、胃脘、腹部較為多見。多因氣機郁滯所致。 | 理氣止痛。元胡止痛片、氣滯胃痛顆粒、柴胡舒肝丸、十香止痛丸、阿魏化痞膏。 | 竄痛 | 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走竄攻痛稱為竄痛。其特點是痛處不固定,或感覺不到確切的疼痛部位。多為風邪阻滯氣機,產生疼痛。 | 疏肝止痛。氣滯胃痛顆粒、柴胡舒肝丸、舒肝丸。 | 隱痛 | 隱隱作痛、時隱時現(xiàn)、綿綿不休。其特點是疼痛輕微、 痛而喜按、氣短神倦。多因氣血不足,導致經脈氣血運行滯澀所致,辨為虛證。 | 益氣止痛、養(yǎng)陰止痛。 ①氣虛疼痛用:參芍片、康萊特注射液(膠囊)。 ②陰虛疼痛用:陰虛胃痛顆粒。 | 冷痛 | 痛處有冷感。其特點是感覺痛處發(fā)涼,如病在淺表,局部觸及可有涼感,多喜溫熱。為寒凝筋脈或陽氣不足而致。 | 溫中止痛。草烏甲素片、參桂止痛合劑、桂枝茯苓丸、虛寒胃痛顆粒、奇正消痛貼膏。 |
活血消癥止痛類藥物:復方夏天無片、肝復樂片、金龍膠囊、復方斑蝥膠囊、小金丸(膠囊)、槐耳顆粒、大黃?蟲丸、化癥回生片、血府逐瘀口服液(丸)。 解毒消癥止痛類藥物:西黃丸(膠囊)、安替可膠囊、平消膠囊(片)、慈丹膠囊、華蟾素膠囊(片)。 理氣止痛類藥物:氣滯胃痛顆粒、元胡止痛片(顆粒)、柴胡舒肝丸、舒肝丸、十香止痛丸。 散寒止痛類藥物:桂參止痛合劑、草烏甲素片、桂枝茯苓丸、虛寒胃痛顆粒。 清熱止痛類藥物:新癀片、六神丸、梅花點舌丸、參芍片(膠囊)。 七厘散、阿魏化痞膏、濕潤燒傷膏、如意金黃散、奇正消痛貼膏。 1.臨床藥師術后疼痛管理指引 (廣東省藥學會2019年1月31日) 2.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中成藥合理使用專家共識[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21,27(1):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