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V涂布上光工藝 (1)裝飾作用:在印品表面涂布一層上光油,可以賦予印刷品無光、有光或高光澤表面。 (2)保護作用:涂布在印刷品墨層表面的上光油膜對印刷墨層具有保護作用,特別是在印刷成品的運輸過程中。 任何印刷品都可以涂布上光油,惟一的問題是:在某一特定的條件下采用某種方式涂布上光油是否適當和經(jīng)濟? 聯(lián)機涂布中常用的3種上光油是油基清漆、紫外線固化光油和水性光油。一般來講,UV涂布油基清漆的費用相當于加印另一種顏色的油墨。UV涂布相同干膜厚度的水性光油,其費用大體上同涂布油基清漆相同,但水性光油涂層通常需要比較厚,因此耗用的光油費用相應也要高一些。就涂布效果而言,涂布紫外線固化光油是zui佳的聯(lián)機涂布上光工藝,但也是非常昂貴的聯(lián)機涂布上光方法。無論如何,聯(lián)機UV涂布上光油總是比復合BOPP薄膜、印刷后再脫機涂布上光油或壓光等附加后處理方法要經(jīng)濟得多,所以,聯(lián)機涂布上光油(特別是采用水性光油)得到了日益普遍的應用。 (1)油基清漆 油基清漆的組成基本上和膠印油墨相同,但不含顏料,約含75%的固體成分,通過化學方法干燥。 UV涂布油基清漆的優(yōu)勢是:①處理方法和一般的油墨印刷一樣;②容易進行局部涂飾;③涂層具有良好的防濕性能。 UV涂布油基清漆的缺點是:①油基清漆干燥緩慢;②涂層比較薄;③涂層有變黃的傾向;④涂布后需要噴粉,以防印品粘連;⑤有可能需要采用框架收紙裝置。 (2)水性光油 水性光油中約含有40%的固體成分,其余60%是水,靠物理方法干燥。 UV涂布水性光油的優(yōu)勢是:①涂層具有優(yōu)異的光澤;②涂層耐磨性;③水性光油涂布后干燥迅速;④UV涂布水性光油后無需噴粉或只需少量噴粉;⑤印品堆疊穩(wěn)定性好;⑥涂層不會變黃;⑦水性光油無不良氣味,應用領域很少受限制。 涂布水性光油的缺點是:①使用輕量紙時,由于吸水,可能會導致印張卷曲;②較難進行局部涂飾(用計量輥涂布) (3)紫外線固化光油 紫外線固化光油中約含有99%以上的固體成分,通過輻照固化進行“干燥”,實際上是整個涂層在紫外光照射下聚合成固體薄膜,固化效果取決于紫外燈管發(fā)射的紫外光波長和輻照功率。 涂布紫外線固化光油的優(yōu)勢是:①上光涂層可以產(chǎn)生極高的光澤;②涂層堅固耐久;③只要紫外燈管能滿足使用要求,涂布在印品上的紫外線固化光油就能即時干燥;④UV涂布后無需噴粉,不會產(chǎn)生印品粘連;⑤涂層具有很高的耐磨性。 涂布紫外線固化光油的缺點是:①機械設備費用昂貴;②紫外線固化光油成本高,消耗能量費用也高;③不是完全無氣味;④印刷了普通膠印油墨的印刷品很難直接聯(lián)機涂布紫外線固化光油,必須占用兩個涂布上光單元,前一個打底,后一個上光。 談到上光油的涂布量,首先應對干膜涂布量與濕膜UV涂布量加以區(qū)別。干膜涂布量與濕膜涂布量之比大約相當于上光油中固體物料在總物料中所占的比例。此比例在采用油基清漆時平均為75%,在采用水性光油時約為40%。例如:水性光油的濕膜涂布量為10g/m2,則其干膜涂布量約為4g/m2。通常水性光油有無光與有光之分,實際使用時要視包裝設計的要求而定。水性光油涂布量一般為6~8g/m2(濕膜)。涂膜厚度可以用微米表示,此時干膜與濕膜的厚度之比也可采用上述比值。目前尚無可靠的方法用于測量印品在機器上的濕膜涂布厚度。在進行長版作業(yè)時,上光油的耗用量可以根據(jù)印張上的總涂布面積推算出來。紙張表面越平滑,上光涂層的光澤就越好。水性光油涂膜干燥時的厚度比油基清漆涂膜要厚一倍。同樣厚度的水性光油涂膜卻能顯示出較高的光澤度。 (1)涂布方法比較 任何印刷色組都可用普通的膠印版涂布油基清漆和紫外線固化光油。水性光油和紫外線固化光油也可以借助潤版裝置進行涂布。但是,以上兩種方法有兩個共同的缺點,即:有一個印刷色組被涂布操作所占有,因此不能用于正常印刷;涂布量比較小,以涂布油基清漆為例,2g/m2(濕膜)已算非常高的涂布量了。為了調節(jié)干燥問題,涂布量一般不宜超過1~1.5g/m2。 (2)干燥方法比較 油基清漆大部分通過化學(氧化)方法干燥,小部分通過物理方法干燥,即其中的礦物油被印刷紙張吸收。氧化作用使涂布在印品表面的油基清漆形成一層堅硬的聚合物薄膜,此薄膜是由樹脂和油類物質組成的。氧化干燥過程一般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若在油基清漆中加入一些固體物料,并在干燥過程中進行加熱和吹風,則可以加速聚合物薄膜的形成,提高固化速度。紫外線固化光油能在紫外線輻照下立即干燥。在輻照固化過程中,實際上是所有的涂布物質在發(fā)生聚合反應,而不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干燥。水性光油UV涂布的干燥方式則完全不同,它完全是通過物理方法來干燥的,其干燥反應在某種程度上是間接借助承印材料對水分的吸收以及隨后的逐步干燥進行的,但大部分干燥過程是在印張到達收紙堆之前完成的,上光油中所含的水分有50%~70%是通過直接揮發(fā)而干燥的。 采用干燥助劑有助于使水性上光油中所含的相當大一部分水分立即蒸發(fā),從而大大減小水性上光印刷品的尺寸不穩(wěn)定性。加熱也可以促進水性光油涂層中的水分蒸發(fā)。100℃空氣的吸水能力比20℃空氣的吸水能力要高35倍左右(前者為每立方米空氣吸收0.6升水,后者為每立方米空氣吸收0.017升水)。利用紅外線輻照進行加熱已被證實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干燥方式。此外,還必須經(jīng)常以具有UV涂布較強吸水能力的干燥空氣來替換含有較多水分的潮濕空氣,以便盡可能地排除掉更多的水分。用干燥空氣替換潮濕空氣可借助于氣刀、鼓風和抽氣來實現(xiàn),從而盡可能地減小印張在收紙堆產(chǎn)生互相粘連的危險性。假設水性光油的涂層量為8g/m2(濕膜涂布量),印張涂布面積為70mm×100mm,印刷速度為每小時1萬張,則每小時將會有30多升水涂布在印張上。在此情況下,選擇適宜的干燥方法顯然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印刷機都可以配備一系列不同的干燥裝置,諸如:紅外線干燥裝置、熱風干燥裝置、冷風干燥裝置、紫外線固化裝置等。雙石英管輻照的紅外線97%射向了印張表面,短波紅外輻照線具有更強的射透能力,而中波紅外輻照線則主要輻照在涂層表面。設在輻照燈之間的鼓風機可以起冷卻作用,并可使石英燈管保持無塵。 來源:龍炫印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