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波丸”號是日本在二戰(zhàn)期間為適應(yīng)對外侵略擴張的需要而建造的巨型運輸船之一。1943年,該船建成后不久被日本軍部征用,成為日軍陸軍給養(yǎng)運輸船,往來于日本和東南亞之間。 1944年底,日本為挽救在東南亞戰(zhàn)場的敗勢,遂將此船改為“綠十字船”,表面上是應(yīng)國際紅十字會的請求,用該船向囚禁在東南亞各地的盟軍戰(zhàn)俘和英美僑民運送救濟品,實則暗中向東南亞各地日軍運送軍需品。當(dāng)時,船上裝載有黃金40噸、白金20噸及其他軍用物資,并搭載日軍駐東南亞軍政要員、外交官員和隨軍家屬2000多人。 1945年4月1日凌晨,“阿波丸”號在駛至福建省平潭縣牛山島以東海域時,被正在該海域巡邏的美國“皇后魚”號等潛艇發(fā)現(xiàn),美國潛艇多次發(fā)出警告信號,令其停船接受檢查,但“阿波丸”號無視警告,仍然高速航行,“皇后魚”號潛艇隨即向其發(fā)射兩枚魚雷。從發(fā)射第一顆魚雷開始,短短3分鐘,“阿波丸”就葬身海底。全船人員除一人獲救外,其余全部死亡。后據(jù)美國《圣迭哥論壇報》披露:“阿波丸”號裝載的貨物總價值50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沉入海底的最大一批財富。 由于“阿波丸”號沉沒在我國領(lǐng)海內(nèi),根據(jù)國際海洋法規(guī)定,“阿波丸”號沉船屬我國主權(quán)所有,任何國家和個人未經(jīng)我國政府批準(zhǔn),都不得進入我國領(lǐng)海內(nèi)打撈作業(yè),只有我國政府才有權(quán)對“阿波丸”號進行打撈。1973年上半年,日本政府港灣代表團訪問我國交通部,向交通部提出了“阿波丸”號沉船上的黃金事件。后來,此事由于種種原因被擱置下來。 1977年4月5日,中國政府同意打撈“阿波丸”,這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深水打撈工程。5月1日凌晨,一支以“滬救撈3號”為首的船隊進入牛山島海域,開始尋找“阿波丸”。 潛水大隊隊長馬玉林是第一個下水的人。半小時過去了,40米,50米,58米,馬玉林潛到了海底,他摸到一根粗大的桅桿。從馬玉林的描述判斷,沉船是一艘萬噸輪。在這一海域內(nèi)的沉船里,只有“阿波丸”是萬噸輪。隨后,第二批下水的潛水員撈上了一具遇難者的尸骨。初步判斷,這是一位二戰(zhàn)期間的日軍高級將領(lǐng)。緊接著,沉船上裝運的物資出水了,是一塊錫錠,這與美、日兩國提供的“阿波丸”裝載貨物情報吻合。接下來,潛水員又打撈上來兩個名牌,遇難者名單上,就有這兩人的名字。從凌晨到午夜,經(jīng)過一天的工作,打撈隊確認:已經(jīng)找到了“阿波丸”。 “阿波丸”船員部分遺骨、私人遺物 三年后,打撈隊找到了沉船就是“阿波丸”的最直接的證明。1980年7月9日,“滬救撈3號”在打撈現(xiàn)場找到一只船鐘,上面清晰地刻著三個字“阿波丸”,并有建造年代和所屬公司。 按照美國和日本提供的沉船藏寶方位,潛水員們進行了仔細搜尋,但始終沒有找到傳說中“阿波丸”裝載的40噸黃金、12噸白金,以及大批的工業(yè)鉆石。 1979年,海上萬噸浮吊“大力號”進入打撈現(xiàn)場,極大地推進了工程的進度。1980年,沉沒海底35年的“阿波丸”船頭終于破水而出。“阿波丸”的船名已經(jīng)被海水侵蝕,但英文縮寫“AAAR”仍完好無損。同年,中國政府對外宣布“阿波丸”的打撈工作正式結(jié)束。 1977年4月至1980年8月,共撈起錫錠、橡膠、水銀、鈮鉭、云母、光化玻璃等物資共5418噸。 向日方移交死難者遺骨、私人遺物 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正式簽署開啟了中日友好關(guān)系的新篇章。本著中日友好和人道主義精神,中國政府委托上海市紅十字會以中國紅十字會的名義,向日本方面移交撈起的死難者遺骨和遺物。 受總會和政府委托,1979年起,上海市紅十字會分三批向日方移交二戰(zhàn)期間日本“阿波丸”沉船死難者遺骨和遺物。 1979年7月2日,日本厚生省大臣橋本龍?zhí)桑?996年起任日本首相)率領(lǐng)領(lǐng)取“阿波丸”沉沒者遺骨訪華團到達北京,其中包括8名死難者家屬代表。7月4日,上海市紅十字會副會長白備伍代表中國紅十字會,受中國政府委托,向日本政府代表橋本龍?zhí)梢平涣饲鍐巍⑦z骨和私人遺物。 上海市紅十字會副會長白備伍(右)向日方移交死難者遺骨、私人遺物 1980年1月和4月,中國將剩余的遺骨遺物分批轉(zhuǎn)交給了日本方面。厚生省課長丸山一雄帶領(lǐng)日本政府代表團前來中國領(lǐng)取第二批和私人遺物時表示:“我們將銘記中國政府的人道主義精神,這將成為中日兩國友好的橋梁?!?/p> 至此,中方全部移交了打撈起來的遺骨共370具、私人遺物218箱1683件。35年之后,“阿波丸”的乘客們終于走完了自己的航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