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span> 一位哲人曾說過:“人生不過是無數(shù)習慣的總和?!?/span> 無數(shù)個習慣穿插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便組成了完整的人生,而人生的高度,也是由習慣決定的。 所謂“習慣成自然”,我們的言行舉止、思維方式,都深受習慣的影響,能否取得成功,習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也曾經發(fā)表過對于習慣的看法,他認為: 一個人如果養(yǎng)成了好習慣,會一輩子享受不盡它的利息,要是養(yǎng)成了壞習慣,會一輩子都償還不完它的債務。 有些人之所以能夠越活越幸福,并不是因為他們我們做了多么宏大的事情,而是他們養(yǎng)成了一些好的小習慣,并把它堅持下來。 1、不要賴床有時候,早上多賴會兒床,上班的時間就臨近了;周末睡個大懶覺,一個上午就過去了。 也許很多人都有過以下這些經歷: 因為晚起,早上匆匆忙忙地洗漱,早飯都來不及吃一口就狂奔到公交車站,一路處在馬上要遲到的恐懼中,踩著最后一分鐘甚至一秒鐘趕到公司打卡。 俗語說:“一天之計在于晨”,雖然每個人每天都擁有24小時,但人生的分水嶺是從早晨開始的。可以說,你怎么過早晨,就怎么過一生。 生活節(jié)奏加快,熬夜,晚睡成了我們生活的常態(tài)。為了避免上班遲到,很多人都會設定鬧鐘。 如果七點半起床,有些人在7:10、7:20、7:25、7:30、7:35都會定上鬧鐘。 原以這樣可以讓自己多睡十幾分鐘,讓自己精力更加充沛,但結果恰恰相反。 微博上有個熱搜話題“設多個鬧鐘反復驚醒可致慢性疲勞”,很多網(wǎng)友留言都表示震驚。 所以早上定鬧鐘越多,越賴床不想起,反倒越會疲勞。為了健康著想,堅持每天設定一個鬧鐘,鬧鐘響后馬上起床。既節(jié)省起床時間,也能夠讓自己戒掉賴床的習慣。 南懷瑾先生曾說:“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早起,也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習慣。但一年兩年之后,你積累下來的健康、視野和知識量,將會使生活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為早起,你可以掌握時間的主動權;因為早起,你可以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堅持早起,你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2、睡前準備好第二天的衣物早晨的心情,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我們接下來一天的心情。 如果早上起床后,還要糾結今天穿什么衣服,要翻箱倒柜找衣物,甚至到處找襪子的另一只,很容易讓自己陷入手忙腳亂的境地。 更糟糕的是,如果找不到自己想要穿的那件衣裳,最后趕著時間出門而隨便搭配,若那天恰好有重要的事情,穿著一身不合適的衣服,心情多少有些郁悶。 每晚睡前十分鐘,查看天氣預報,準備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收拾好早上出門要帶的資料、物品,放在顯眼的地方。那剛才提到的煩惱就可以避免了。 這些看似小事,但能為我們預留一個更輕松、更美好的早晨。 3、睡前記錄好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在前一天的晚上,做好第二天的規(guī)劃。看似只是簡單地寫下第二天的生活計劃,但長久堅持下來,我們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一分鐘花在哪,有助于我們提高生活的效率。 每個人的大腦容量都是有限的,備忘錄能夠清晰地幫我們呈現(xiàn)一天要做的事情,避免遺漏。 4、每天堅持復盤與自醒每晚睡覺之前,回顧一下今天做過的事情,想做但又沒做的事有哪些,想想自己哪件事情處理得比較出色,哪件事情的處理方式還有待提升。 蘇格拉底曾說:“沒有經過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p> 思考的力量創(chuàng)造了智慧,改變了世界,也創(chuàng)造了世界。 巴爾扎克有句名言,“一個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p> 無論是在職場還是生活中,有思考習慣的人,總會在思考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收獲更多知識,讓前行的路繞開大大小小的坑,最終走向坦途。 長期堅持復盤與自省,每天進步一點點,才能變成更好的自己。 5、每天給自己一個“擁抱” 曾經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悲觀不需要天賦,人人都會。消極不需要努力,一停下來就會油然而生。 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保持長久樂觀向上,是一件很難的事。 但若是在沮喪時刻,有意提醒自己一句“要保持積極”、“要微笑”、“要打從心底開心,才不會老太快”、“要保持開心,才不會形成苦瓜臉”“加油,你是最棒的”。 雖只是簡單一句話,但它的作用不容小覷。 據(jù)《美國心理學家》雜志報道:“約有17%的美國人是樂天派,他們對生活有著積極的態(tài)度,有明確的目的和很強的社會認同感,他們要比悲觀派的人更健康?!?/span> 因此,我們應該努力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積極尋求生活的意義。 每天給自己一個擁抱,凡事多往好的方面去想,努力成為一個樂觀積極的人,提醒自己要熱愛生活,告訴自己生活中有很多小確幸值得期待。 6、 每天堅持閱讀 曾國藩有言:“人之氣質,由于天生,本難改變。唯讀書可以改變氣質。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p> 正如三毛所說的:“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p> 觀察身邊的人,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身上散發(fā)出來的氣質是不一樣的。 那些喜歡讀書的人,往往談吐優(yōu)雅自信,行事愈發(fā)沉穩(wěn)。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碑斈汩_始讀書,積攢了足夠的閱歷,氣質的改變便自然會發(fā)生。 產后復出的高圓圓,最近因為一組美照登上了熱搜。視頻里的她身穿一襲古裝長裙,又美又仙。網(wǎng)友紛紛評論道:仿佛夢回周芷若! 不得不說,雖已為人母,但高圓圓的美卻始終在線。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皆撩人心弦,清新自然,女人味十足。 喜歡高圓圓的人一定知道,她業(yè)余最大的喜好就是讀書。 她會在微博給粉絲推薦好書,以及分享讀書心得;她也會引用書里的句子表達自己的狀態(tài),從而獲得從容的心態(tài),來面對生活中的美好與糟糕。 堅持讀書,也給她的事業(yè)帶來了很多可能性。 因為熱愛讀書,她曾受邀擔任“世界讀書日”的讀書大使。 推出的一檔讀書欄目,與讀者分享經典書籍,受到很多網(wǎng)友的追捧! 讀書,可以借助他人的眼睛來觀看世界,你看過的書,走過的路,見識過的人,都會變成你的氣質,成為你笑看人生起伏的資本。 7、 每天堅持運動 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曾經說過:“人生只有這么一回,為何不多加珍惜短暫無常的身軀,予以鍛煉雕琢呢?” 有人說:我每天下班累到全身發(fā)軟,根本不想動,還怎么運動? 是啊,下班后,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身心俱疲。 但我們也要知道,躺下來,有時候反而越躺越累,成了無效休息。 這個時候,如果你能站起來拉伸一下僵硬的脖頸、肩背,還有浮腫的雙腿,就是對累了一天的身體,最溫柔的關照。 況且,30歲以前,還可以靠新陳代謝抵抗贅肉,30歲之后,新陳代謝功能就會逐漸下降,若再失去自律,管不住嘴,也邁不開腿,身材就很容易走樣。 因此,那些在30歲以后,還能擁有好身材的人,都是值得欽佩的。 想保持又美又颯的模樣,需要且一定要做到兩個字:運動。 堅持運動,不僅幫助我們塑造一個好看的外表,更會讓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自控力。 運動和不運動的人生,差別真的會很大。 當多數(shù)人被風霜沖刷出滿臉皺紋,被歲月蹂躪到身材走形時,時光似乎格外偏愛堅持運動的人,在他們臉上未曾瞧見滄桑的痕跡。 因為健康的體魄,是對抗歲月最天然的法寶。 8、 養(yǎng)成正確的坐姿 心理學上有一個重要的名詞叫“具身情緒”。它的核心觀點是:面部表情以及身體姿勢等一些身體動作會影響個體對情緒的體驗與感知、理解以及加工。 端正坐姿,不僅能讓我們的身體骨骼生長更健康,有助于保持儀態(tài)優(yōu)雅,同時,也會給我們的情緒傳遞一股正向、積極的力量。 因此,養(yǎng)成良好的坐姿習慣,既能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體態(tài)更優(yōu)雅,也能讓我們的情緒更快樂。 小結: 人生路漫漫,需要我們堅持把一件件小事做好,并堅持下來。 久而久之,在時間的作用下,這些小習慣會在潛移默化間改變我們的人生。 富蘭克林曾經說過:“我未曾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 往往越優(yōu)秀的人,越 “折騰”自己,也越敢于脫離舒適區(qū)。 如果你的生活充斥著各種煩惱與焦慮,不是時運不濟、運勢不佳,而是自己沒有合理安排好每天的生活。 當你保持規(guī)律的作息,堅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也終將過上從容自在的人生。 因為,越努力,越幸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