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為“敬畏” 海 我們常常談論說人應當有敬畏之心,那么何為“敬畏”呢?曾經有一個大賢,他去請教自己的同伴。他說:“什么是敬畏呢?”,后者就反問他說:“你在荊刺叢中走過路嗎?”這位大賢就說:“走過”,他的同伴就說:“你是怎么走的呢?”這位大賢說:“小心翼翼,害怕被刺扎著。”同伴說:“面對罪惡時,敬畏就是這種感覺?!?/span> 其實敬畏之心就是小心翼翼,謙虛為人??偤ε伦约旱难孕信e止,傷害到他人,總害怕自己的行為不端,總是害怕自己變成一個違法亂紀的人。敬畏的人不僅不跨越律法的紅線,更是遠離非法。 這就是一個敬畏者,一個心中長存敬畏的人,能夠在生活中看到善良,看到正確。也有人說敬畏就是放棄所有和正確無關緊要的事。敬畏者可以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益處,正如我們勸人應當走正道一樣,你的語言只有對于那個愿意聽從的人才能起作用,同樣好的語言,正確的信念對于敬畏的人來說,才能夠成為真正的受益者。 敬畏者不是表面的做作,不是你把自己的臉轉向東方或者西方,都不是正義。正義的敬畏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詮釋一個優(yōu)秀者的品德。他會將所愛的財產施濟親戚、孤兒、貧民、旅客、乞丐,并履行約言,忍受窮困、患難和戰(zhàn)爭。這樣的人,確是敬畏的人。 敬畏就是心中的自我約束,就是對犯罪行為說“不”,就是對自己道德品質的真實掌控,時時刻刻害怕罪惡的“刺”撕破自己純潔的外衣。讓敬畏常伴心底,就會讓自己遠離非法。 歡迎關注,歡迎轉發(fā),歡迎品思,歡迎轉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