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 《宋朝事實(shí)類苑·祖宗圣訓(xùn)》中講:以大度兼容,則萬物兼濟(jì)。 若一個(gè)人有博大的胸懷,能夠做到兼容并蓄,則天地萬物都能與之和諧共生。 人活一世,就是一個(gè)不斷見天地、見眾生、見自我的過程。 容得下世間的千姿百態(tài),便能經(jīng)得起命運(yùn)的跌宕起伏。反之,便只能屈就在自己圍起來的方寸之地。 大多數(shù)人的一生,都布滿了坎坷,倘若任其泥潭深陷而無法自拔,糾結(jié)于過往的恩怨情仇、榮辱得失,只會看不清前路的方向,最終蹉跎了自己。 那些令人羨艷的成功者,只不過比他人多了一份豁達(dá),少了一份執(zhí)念,多了一份從容,少了一份慌亂。 醉漢見狀,非但不賠禮道歉,反倒惡人先告狀,罵蘇軾走路不長眼。 年近50的蘇軾,倒地之后,久久才緩過神來。友人忿忿不平,欲替他爭辯,卻被蘇軾攔下。 他看向身旁不依不饒的醉漢,笑著說:“這里的人不認(rèn)識我,實(shí)在有趣,我可以開辟一番新天地了?!?/p> 《道德經(jīng)》上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p> 不辯,即是容忍,是為人立世的修養(yǎng)與德行。 人到中年,內(nèi)心愈漸成熟,看過了世事沉浮,自不會計(jì)較眼前得失。人生終究是行自己的路,食自己的飯,與他人無關(guān)。 容他人置喙,守自我初心,不僅是寬恕他人,也是饒過自己。 ▽ 西漢文學(xué)家劉向曾說:“山銳則不高,水狹則不深?!?/p> 山太陡峭,自不會太高,水面狹窄,亦不會太深。珠峰之所以為世界屋脊,是因?yàn)樯铰磸V袤。大海之所以深邃萬里,是因?yàn)闊煵ê泼臁?/p> 人的胸懷,自當(dāng)如珠峰,如大海,吞得下山河,才能山高水闊。 能容人,出則受人敬仰,入則高朋滿座; 能容事,退則海闊天空,進(jìn)則平步青云; 能容言,守則修身養(yǎng)性,攻則如火如荼。 愿我們都能成為胸懷博大的人,使人生之路周道如砥,郁郁芬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