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糧草乃三軍之命脈,縱觀中國歷史上的戰(zhàn)爭,有很多是因為糧草不濟,最后才功虧一簣,與糧食聯(lián)系緊密的那就是水利工程了。
水利工程在我們現(xiàn)代人看來,也只是一個工程那么簡單,放在戰(zhàn)國這個特殊的時代里,卻承載著更多的戰(zhàn)略意義。
西門豹
戰(zhàn)國時代的水利工程,首先要說的就是鄴渠。
鄴渠又叫漳水十二渠,位于今天河北臨漳縣,當年這里屬于魏國,與這座偉大的水利工程相關的事就是西門豹治河神,魏國剛從晉國分裂出來的時候,魏國第一任國君叫魏文侯,他派西門豹到臨漳縣處理洪澇災害,沒想到西門豹剛到了這里,就聽說了這里有河伯娶婦的風俗,其實也就是當?shù)氐墓賳T和巫婆勾結,威脅老百姓要把自己的女兒送進漳河里去陪伴河神,否則河神就會生氣,然后就會發(fā)大水。就這樣,當?shù)乩习傩詹恢廊恿硕嗌倥畠骸.數(shù)乩习傩者€被貪官和巫婆趁機敲詐勒索,造成百姓流離失所。
西門豹在了解清楚情況以后,采取以毒攻毒,既然巫婆們說河里有河神,就讓巫婆下河去告訴河神,今年我們不送姑娘了,你要是生氣就沖著我西門豹來,于是這些坑蒙拐騙的巫婆就被扔進了河里。半天沒有出來。于是又讓那些貪官污吏下河找一找巫婆,看看他們?yōu)槭裁礇]有上來,就這樣,那些貪官也被扔進了河里。
西門豹憑借著這種以毒攻毒的辦法,掃平了當?shù)乇P根錯節(jié)的地方勢力,他的這一舉動讓老百姓知道,原來河神什么的都是欺騙人的。
批斗完當?shù)氐呢澒俸湍切┪灼藕?,接下來就開始修建水利工程了,臨漳縣漳河的水利工程,修建難度很大,當時看來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難度有多大,看地圖就知道,臨漳縣的地理位置位于漳河由太行山區(qū)進入華北平原的沖擊扇上,地勢陡峭,而且水流湍急。只要降雨量稍微大一點,立刻就會引發(fā)洪水,不管堤壩修的有多堅固結實,只要洪水一來,立馬給你全部沖垮,而且臨漳縣的土地十分貧瘠,如果沒有河水灌溉,收成基本沒有保證。
如果不治的話,會發(fā)生洪水,治的話,堤壩又堵不住洪水,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疏通河道,引水灌溉。
于是,西門豹進行了一個很多人都不敢想象的計劃,直接沿著太行山脈依靠地勢的情況因勢利導,挖了12條水渠,這個偉大的水利工程在歷史上記載的十分匱乏也十分的簡略,直到今天,有的人也會對這個水利工程感興趣,有一個疑問就是西門豹當時是怎么完成的呢?
這個水利工程的效果實在是太強大了,不但是通過12條水渠的開鑿,實現(xiàn)了完美的水利灌溉,從此臨漳縣徹底告別了洪澇災害,最驚嘆的是大量的水帶來了泥沙,還改善了當?shù)剞r田的土質,這地方從以前的土地貧瘠變成了土壤肥沃的地區(qū)。
改變戰(zhàn)國歷史的都江堰
都江堰的大名,想必大家都知道,2000年來不但造福了四川大地,更是抗住了多次地震,其高超的建筑水平,令國內外眾多建筑學家都嘆為觀止。放在戰(zhàn)國歷史上,這個水利工程更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秦惠文王時期,秦將司馬錯率軍攻占巴蜀,但是等到把巴蜀打下了以后,秦國一度后悔了,這哪里是什么開疆破土,分明是背了一個大包袱,因為這個地區(qū)太多災多難了。
巴蜀地區(qū),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地區(qū),在都江堰修建之前,這里洪澇災害頻繁,特別是岷江自北向南,流入成都平原,由于水流變緩,因此造成了大量的泥沙淤積,每到雨季來臨時,立刻就會出現(xiàn)各種災害,洪澇還是最輕的,嚴重的時候山體塌方,泥石流頻發(fā)。
這個嚴重的問題對當時的秦國來說可以說是影響很大,因為秦國的目的就是要一統(tǒng)天下,商鞅變法以后的基本國策就是獎勵耕戰(zhàn),可是,現(xiàn)在軍隊越來越多。但是糧食卻沒辦法保證供應。
商鞅變法后秦國的人口直線上漲,對外戰(zhàn)爭極多,以關中平原的土地根本支持不了這么大的戰(zhàn)爭,于是秦國派大量的移民前去墾荒,土地開發(fā)出了不少,本指望著這片新開發(fā)的土地能給秦國的征戰(zhàn),貢獻糧草,可是,當?shù)氐暮闈常嗍鳛暮?,不但沒有供給糧食,反而還得關中平原的糧食接濟。
于是秦昭襄王任命李冰為蜀郡的太守,于是,這個足以載入戰(zhàn)國史策的偉大水利工程就此上馬,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以都江魚嘴為主,進行分水工程,在江心正中修建一道魚嘴形狀的分水堤壩,魚嘴堤壩修好以后,岷江得以一分二,同時,內江上游岸邊也有了一道保護江岸的堤壩,也就是百丈堤,整個岷江的水流就這樣被控制住了。
在成功控制住岷江后,都江堰的第二部緊鑼密鼓: 在岷江內江東安,打開玉壘山的石壁,從而引導江水東流,然后整個東流的江水,分成許多小的支渠,進入成都平原。從此,成都平原的農民們也就結束了靠天吃飯的歷史,可以放心大膽的用江水灌溉。
最為關鍵的就是其中第三部,減淤工程。在岷江飛沙堰修筑起低堰,這個工程很是奧妙,一旦洪水上漲,他們將抵消掉洪水的流量。一旦枯水的時候,它更可以擋水,讓內江的水注入進去,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旱澇保收。這個偉大的水利工程在完成以后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從此,巴蜀地區(qū)憑借都江堰完成了真正的華麗轉身。一句成為了秦國的糧倉。
都江堰的價值有多大?說個事就知道,秦國以有限的國土和人口卻養(yǎng)活了幾乎百萬大軍,特別是在東進中原的征途上,一直源源不斷的提供糧食物質支持的就是巴蜀大地,都江堰的功勞可謂是功不可沒。
鄭國渠
都江堰的完成。使一統(tǒng)天下的秦國有了大的底氣,現(xiàn)在我們要說說秦國的另一大水利工程鄭國渠了。
鄭國渠,將今天陜西徑陽西北的涇水,引入到陜西禮泉縣作渠口,然后沿著北山南路鑿渠引水,利用西高東低的地理條件,把水向東流經三原,富平等地。整個水渠的長度達300里??纯此牧鹘泤^(qū)域就知道,這個水利工程范圍幾乎覆蓋了整個關中地區(qū),直接受益的良田就多達4萬多頃地,在那個糧食比黃金還貴的戰(zhàn)爭年代,這個偉大的工程讓秦國的糧食供應的能力又增強了。
這個就像金礦一樣的水利工程,其實一開始是韓國白送給秦國的。
當時的戰(zhàn)國末年,秦國一家獨大。一統(tǒng)天下,已經是時間的問題了。韓國離秦國最近,為了避免遭殃,急病亂投醫(yī)的韓國,想出了一條自以為聰明的計策,派杰出的水利工程師鄭國進入秦國,說服秦國修筑水渠,讓秦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從而無法東進。鄭國也不折不扣的執(zhí)行了這個計劃。但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候,韓國這個自以為聰明的計劃意外的敗露了,而當秦國要懲治身為間諜的鄭國時,鄭國擲地有聲的大呼: “為韓延數(shù)年之命,為秦建萬世之功”,在這樣的疾呼聲中,這個工程最后還是堅持下來了,并取名鄭國渠。
鄭國渠的意義十分的重大,灌溉了4萬多頃良田,使關中地區(qū)一舉成為了秦國的另一個糧倉。秦國最終能一統(tǒng)天下,都江堰和鄭國渠功不可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