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送別》[唐代] 王維 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金門遠,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2、《送丘為落第歸江東》[唐代] 王維 憐君不得意,況復柳條春。 為客黃金盡,還家白發(fā)新。 五湖三畝宅,萬里一歸人。 知禰不能薦,羞為獻納臣。 3、《愁》[唐代] 杜牧 聚散竟無形,回腸自結(jié)成。 古今留不得,離別又潛生。 降虜將軍思,窮秋遠客情。 何人更憔悴,落第泣秦京。 4、《雜詩·舊山雖在不關(guān)身》[唐代] 佚名 舊山雖在不關(guān)身,且向長安過暮春。 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 5、《落第長安》[唐代] 常建 家園好在尚留秦,恥作明時失路人。 恐逢故里鶯花笑,且向長安度一春。 6、《落第》[唐代] 孟郊 曉月難為光,愁人難為腸。 誰言春物榮,獨見葉上霜。 雕鶚失勢病,鷦鷯假翼翔。 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劍傷。 7、《落第后歸終南別業(yè)》[唐代] 盧綸 久為名所誤,春盡始歸山。 落羽羞言命,逢人強破顏。 交疏貧病里,身老是非間。 不及東溪月,漁翁夜往還。 8、《送康秀才》[唐代] 賈島 俱為落第年,相識落花前。 酒瀉兩三盞,詩吟十數(shù)篇。 行岐逢塞雨,嘶馬上津船。 樹影高堂下,回時應有蟬。 9、《落第西還別魏四懔》[唐代] 陳子昂 轉(zhuǎn)蓬方不定,落羽自驚弦。 山水一為別,歡娛復幾年。 離亭暗風雨,征路入云煙。 還因北山徑,歸守東陂田。 10、《落第書懷寄友人》[唐代] 羅鄴 清世誰能便陸沈,相逢休作憶山吟。 若教仙桂在平地,更有何人肯苦心。 去國漢妃還似玉,亡家石氏豈無金。 且安懷抱莫惆悵,瑤瑟調(diào)高尊酒深。 11、《落第東歸逢僧伯陽》[唐代] 賈島 相逢須語笑,人世別離頻。 曉至長侵月,思鄉(xiāng)動隔春。 見僧心暫靜,從俗事多迍。 宇宙詩名小,山河客路新。 12、《落第》[唐代] 趙嘏 九陌初晴處處春,不能回避看花塵。 由來得喪非吾事,本是釣魚船上人。 13、《落第后贈同居友人》[唐代] 顧非熊 有情天地內(nèi),多感是詩人。 見月長憐夜,看花又惜春。 愁為終日客,閑過少年身。 寂寞正相對,笙歌滿四鄰。 14、《落第》[唐代] 李廓 榜前潛制淚,眾里自嫌身。 氣味如中酒,情懷似別人。 暖風張樂席,晴日看花塵。 盡是添愁處,深居乞過春。 15、《長安落第》[唐代] 錢起 花繁柳暗九門深,對飲悲歌淚滿襟。 數(shù)日鶯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傷心。 16、《落第,劉拾遺相送東歸》[唐代] 錢起 不醉百花酒,傷心千里歸。 獨收和氏玉,還采舊山薇。 出處離心盡,榮枯會面稀。 預愁芳草色,一徑入衡闈。 17、《送于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唐代] 李白 吾祖吹橐籥,天人信森羅。 歸根復太素,群動熙元和。 炎炎四真人,摛辯若濤波。 交流無時寂,楊墨日成科。 18、《憶薦福寺南院》[唐代] 徐夤 憶昔長安落第春,佛宮南院獨游頻。 燈前不動惟金像,壁上曾題盡古人。 鶗鴂聲中雙闕雨,牡丹花際六街塵。 啼猿溪上將歸去,合問升平詣秉鈞。 19、《長安述懷》[唐代] 徐夤 黃河冰合尚來游,知命知時肯躁求。 詞賦有名堪自負,春風落第不曾羞。 風塵色里凋雙鬢,鼙鼓聲中歷幾州。 十載公卿早言屈,何須課夏更冥搜。 20、《關(guān)中言懷》[唐代] 黃滔 三秦五嶺意,不得不依然。 跡寓枯槐曲,業(yè)蕪芳草川。 花當落第眼,雨暗出城天。 層閣浮云外,何人動管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