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圖源cr:微信號 hopezhang777 南宋天文圖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根據(jù)實測繪制的全天石刻星圖。它的觀測年代在北宋元豐年間(1078至1085),刻制年代在南宋1247年。這份星圖是由南宋的黃裳繪制的。黃裳曾經(jīng)被選為南宋皇太子趙擴的老師,為了向這位皇太子教授天文、地理知識,他繪制了八幅天文、地理圖,這份星圖就是其中的一幅。后來,浙江永嘉人王致遠把這份星圖刻在石碑上,保存在蘇州文廟中。 蘇州石刻天文圖總高約2.45米,寬約1.17米,星圖本身直徑為85厘米。該天文圖分兩部分,上部分是星圖,下部分刻著說明文字,圖文對照,相得益彰。 天文圖以北天極為圓心,刻畫出三個同心圓。天文圖中外圓是南天星可見的界限,包括赤道以南約55度以內的恒星;中圓是天赤道,直徑為52.5厘米;永不下落的常見星用直徑為19.9厘米的小圓(即上規(guī))界開;黃道與赤道斜交,交角約24度,并按二十八宿距星之間的距離(赤經(jīng)差)從天極引出寬窄不同的經(jīng)線,每條經(jīng)線的端點處注有二十八宿的宿度。再外邊還有兩個比較接近的圓圈,圈內交叉刻寫著十二次、十二辰及州國分野各十二個名稱。全圖共有星1440余顆,圖中銀河清晰,河漢分叉,刻畫細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