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在全國各地的房地產(chǎn)市場都是一片火熱,隨之而來的是居高不下的房價。這對于剛參加工作,手中積蓄有限的年輕人來說,面對如此高的房價也只能望房興嘆。那么可能很多人就好奇了,古代的房價又是怎么樣的呢?那些古代的大文豪們又是怎么解決自己的安家問題呢?下面我們以唐宋為例,講一講白居易和蘇東坡買房的艱辛歷程。 唐宋在歷史上是一段比較繁榮興盛的時期,經(jīng)濟發(fā)展的比較好,不過在物價方面也是比較高。特別是在房價方面,想在當時的京城安家,那可是要花不少錢的。白居易來到長安后,一直到32歲才有了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就是在朝廷的藏書閣當校書郎。按照現(xiàn)在的價值算,每個月有差不多七八千塊的收入,在當時也算是一個小白領了。 但是就憑這些工資想在長安城里安家,那是想也別想的。就連租房子住都只能選擇很偏的地方,因為房租會便宜許多,這樣每個月才能存下一點錢。因為住的地方離上班太遠了,白居易每天只能騎馬上下班,后來因為工作還搬了幾次家 就這樣靠著每月一點工資苦熬,一直熬了十八年,白居易才存夠錢買了一座房子,此時的他已經(jīng)是五十歲了。所以說,從古到今,想在京城買房安家都是一件艱難的事呢。 蘇軾的情況比白居易就好很多了。蘇軾雖然說剛參加工作那會也沒錢,不過他老爹已經(jīng)在京城邊上給他買好一座大房子了。不過蘇軾他父親也沒錢,買房的這個錢是跟他二伯蘇渙借的。蘇軾父親也是任性,他當時的月薪才區(qū)區(qū)的七貫錢,買這所房子就花了接近八千貫錢。而這個錢還全都是借來的,最后還錢的責任都落在了蘇軾兄弟身上。 蘇軾的收入比白居易也要高很多,差不多每年有將近兩千貫錢的收入。不過雖然年收入不菲,但是蘇軾的日子依然過的緊巴巴的,因為他還背著他老爹欠下的八千貫房貸。而且蘇軾這個人很有愛心,經(jīng)常給窮人捐錢,還經(jīng)常接濟自己那些生活不好的親戚。所以,蘇軾也是在四十七歲那年,才買了一座屬于自己的房子。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房款也是跟他弟弟借的,恐怕最后還錢的責任也要落在了蘇邁身上。 雖然說現(xiàn)代的房價很貴,但是只要努力奮斗,相信大家都會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如果實在買不起大城市的房子,也可以選擇回家鄉(xiāng)城市買。再不行的話,咱們也可以回老家自己造一套房子居住。鄉(xiāng)間別墅,寬敞明亮,空氣又好,便宜又實惠。你覺得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