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5年6月,紅四方面軍的戰(zhàn)士們正在危機四伏的草地上行進,許多戰(zhàn)士都缺衣少食,有的還患有各種疾病。 紅31軍政委詹才芳在趕路時,發(fā)現(xiàn)幾個戰(zhàn)士正抬著一個重病號往路邊走,詹才芳馬上問道:你們要把他抬到哪里去? 圖注:紅軍過草地油畫 幾位紅軍戰(zhàn)士忍痛回答:“他病情太嚴重了,估計也活不下去了,我們......” 雖然紅軍戰(zhàn)士沒有明說,詹才芳也知道這位戰(zhàn)士恐怕回天乏術了。但是詹才芳并沒有放棄,而是下了馬仔細觀察了一下?lián)苌系膽?zhàn)士,沉思了一會說道:“還這么年輕,看起來體格也不錯,不要把他扔在這里,將來病養(yǎng)好了是一個扛機槍的好手,把馬尾巴給他,讓他拉著吧,看他造化,聽天由命!” 圖注:1945年冀熱遼軍區(qū)主要領導合影 ,右二是詹才芳 詹才芳的這句話,沒想到卻激發(fā)了這位戰(zhàn)士強烈的求生欲,他拉著馬尾巴,身體竟然奇跡般地好了起來,一路走出了草地。 后來還在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都大放光彩,1955年更是被評定為少將軍銜,這位拽著馬尾巴走出草地的英雄將領就是——尤太忠!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鑒,本期我們就聊一聊55年少將、88年上將尤太忠將軍的故事。 一、13歲的紅小鬼圖注:開國少將尤太忠 尤太忠出生于1918年的河南信陽,家里貧困只能從小給地主放牛,尤太忠羨慕別的小孩可以讀私塾,于是就經(jīng)常在私塾前的草地上放牛,還能在墻邊旁聽一下,就這樣聽了幾次,尤太忠竟然可以背誦下來三字經(jīng)。 但是有一次他聽得入迷,竟然牛跑了也不知道,后來反應過來的尤太忠知道這要是大禍臨頭了。當時的牛是非常貴重的財產(chǎn),丟了??隙ㄒ坏刂鞔蛩赖模?3歲的尤太忠想起之前聽說替窮人當家作主的紅軍在附近活動,干脆決定去投奔紅軍。 但是尤太忠太小了,還沒有槍高,紅軍不收。這時紅軍一位炊事班長看他可憐,覺得回去會被地主打死,就把他偷偷留在炊事班干活。 后來指導員看他參軍意愿強烈,就把他調(diào)到連隊當司號員,于是13歲的“紅小鬼”尤太忠正式成為了紅軍的一員。 二、17歲三過草地圖注:紅軍過草地畫作 在紅軍長征的時候,作戰(zhàn)勇敢的尤太忠已經(jīng)是紅4方面軍31軍93師274團2營5連指導員,此時尤太忠才17歲。 根據(jù)尤太忠的回憶,紅四方面軍開始過草地的時候,他所在的連隊是106人,等到走出草地的時候,他所在的連隊僅剩53人,犧牲了整整一半人。 “沒東西吃,大多是餓死的,走著走著躺下一個,走著走著坐下一個。沒有吃的,把干部騎的馬,用槍打死了殺了吃,有的把牛皮燒了燉著吃。我就吃過牛皮。把毛燒掉,用水洗一洗,放鹽煮一煮。煮熟后裝在口袋里,裝幾塊,走走餓了咬一口,那時管什么味道不味道??!” 在過草地的時候,尤太忠因為饑餓勞累,也患上了重病,這才出現(xiàn)了開頭的那一幕,要不是紅31軍政委詹才芳,可能尤太忠這位共和國的開國少將也很難走出草地了。 三、抗戰(zhàn)時期大放光彩抗戰(zhàn)時期,尤太忠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772團3營12連指導員。大字不識一個的尤太忠當時連九九乘法表都不會背。但是他發(fā)揚在戰(zhàn)場上迎難而上、鍥而不舍的精神,不僅僅走路的時候?qū)W,睡覺時在學,連上廁所也在學。 圖注:在延安的八路軍指戰(zhàn)員積極學習 尤太忠雖然文化程度低,但是記憶力極為超群。只要是他看過和聽過的知識,基本都能記住。在受領作戰(zhàn)任務時,他從來不做筆記,回來后指著地圖傳達,出發(fā)時間、途徑地點、過某山某河,何時達到某地,東南西北、上下左右,絲毫不差。 有人專門跟尤太忠討教秘訣,尤將軍說:這是沒有文化逼得。人用筆記,我用心記,打仗是要死人的,豈敢馬虎? 等1943年尤太忠當上團長了,還充分利用戰(zhàn)斗間隙學習,不僅學毛澤東思想,還學古代謀略。 在書本上學習到的知識,還得運用到戰(zhàn)場上。尤太忠通過戰(zhàn)斗實踐不斷總結(jié),不斷提高,逐漸成長為我軍優(yōu)秀的基層指揮員。 圖注:八路軍在七亙村伏擊戰(zhàn)中繳獲的部分戰(zhàn)利品 1937年10月,八路軍129師在七亙村伏擊日軍,這次戰(zhàn)斗是戰(zhàn)爭史上罕有的在同一地點連續(xù)伏擊成功兩次的經(jīng)典戰(zhàn)例,七亙村伏擊戰(zhàn)共殲滅日軍500余人,繳獲騾馬400多匹,還繳獲華北、山西兩份軍用地圖,可以說大獲全勝。 這場戰(zhàn)斗也是尤太忠第一次參加對日作戰(zhàn),時任129師386旅772團12連指導員的尤太忠作戰(zhàn)表現(xiàn)出色,被團領導表揚。兩個月后,尤太忠被調(diào)往特務連當指導員。 1938年2月,尤太忠參加了對日第二戰(zhàn)——長生口伏擊戰(zhàn),此戰(zhàn)是八路軍經(jīng)典的圍點打援戰(zhàn)例,這次伏擊戰(zhàn)打死了包括日軍西部警備隊長荒井豐吉少佐在內(nèi)的100余人,還俘虜了幾個日軍士兵,這在抗戰(zhàn)初期是非常罕見的情況。 圖注:1940年榆社戰(zhàn)斗后,穿著繳獲日軍制服,手持日軍軍刀的386旅旅長陳賡、參謀長周希漢 表現(xiàn)出色的尤太忠隨后成為386旅772團2營8連連長,先后參與了榆社戰(zhàn)斗、神頭嶺伏擊戰(zhàn)、響堂鋪伏擊戰(zhàn),戰(zhàn)后因功升為3營副營長。 四、血戰(zhàn)汝河解放戰(zhàn)爭時期,尤太忠解放戰(zhàn)爭中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時,前有阻敵后有追兵,正是29歲的尤太忠在汝河岸邊以一個旅的兵力斷后,血戰(zhàn)汝河,頂住了敵軍四個師的追擊,給劉鄧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這就是決定劉鄧大軍能否順利躍進大別山的最殘酷的一戰(zhàn)——血戰(zhàn)汝河! 圖注:汝河上我軍搭建的生命通道 1947年,中原野戰(zhàn)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是直接關系到戰(zhàn)局走向的戰(zhàn)略穿插,8月,我中路大軍渡過沙河后,又分為兩路向汝河前進。此時如夢初醒的敵人為了阻止中野,大量隊伍被調(diào)動起來,企圖將中野包圍在汝河附近。 此時,前有敵人整編85師和15師的64旅約3萬人的阻軍,在汝河南岸先于我軍占領汝河南岸的渡口和村莊等有利地形擋住去路;后有敵人十幾個整編師的兵力從汝河北向中野逼近,其中第3、58、48三個整編師,距只有幾十里路; 汝河兩岸陡峭,水流湍急、河水深度達到三四米深,根本沒辦法徒涉,而渡口船只又早已被當?shù)胤磩用駡F破壞和掠走,情況十萬火急,劉伯承司令員直接判斷:“能否在短短幾個小時內(nèi)搶渡汝河,關系到整個躍進行動的成敗,從而也關系到整個戰(zhàn)局。狹路相逢勇者勝!” 圖注:劉鄧 劉鄧首長命令先頭部隊在最短時間內(nèi)想盡一切辦法送一支部隊過河,趁敵立足未穩(wěn)搶奪一部分陣地,連夜架設浮橋強行渡河,而最艱難的任務就是阻擊敵人的追擊部隊,給中野渡河留出時間,這一任務交給了六縱16旅的尤太忠! 這時候的尤太忠手里只有2個團和旅直屬隊,總兵力7個營,而敵人足足有3個師。 面對絕對優(yōu)勢的敵人,凌晨三時許,16旅旅長尤太忠、政委張國傳,分別率領47團、48團跨過浮橋,接守渡河最緊要的大、小雷崗陣地掩護大部隊安全渡河。 尤太忠和政委張國傳分開指揮,為的是一個犧牲了,另一個接著上。 46團也是第六縱隊唯一的紅軍團,戰(zhàn)斗力很強,擔任了最艱苦的任務。 領受任務后,16旅尤太忠旅長立即趕到46團,傳達作戰(zhàn)任務,決定由已在46團指揮作戰(zhàn)的旅參謀長賴光勛帶電臺繼續(xù)指揮46團以機動防御阻擊追敵,保證大部隊安全過河,堅持到最后勝利。并且要自己想辦法歸隊! 要知道此時的46團一個團面對的可是十幾萬敵軍! 天剛剛亮,劉鄧首長親自來到大雷崗前線,尤太忠既高興又著急,大雷崗距離前線僅僅一兩公里,炮彈冷槍橫飛,尤太忠好說歹說總算把劉鄧首長送進指揮所。
劉鄧給尤太忠下了命令,要求堅守至晚上,等全部部隊過完河再撤退。劉鄧還問尤太忠還需要什么? 尤太忠想了想,又要了肖永銀旅后衛(wèi)的一個營。 這一仗打得非常艱苦,連長犧牲了,排長自動出來指揮;班長犧牲了,戰(zhàn)士頂上去…… 尤太忠回憶說:整整打了一天一夜,把中原局掩護過來了,把野司掩護過來了,全部都掩護過來了,所有彩號全部抬過來了。那天,困難的很?。]辦法啊,整整打了一天。我們旅傷亡了兩千多人……
尤太忠牢牢守住了大雷崗和小雷崗,掩護了整個劉鄧大軍強渡汝河,完成了這個艱巨的任務,也留下來了劉伯承“狹路相逢勇者”的名言。 但是因為撤退倉促,戰(zhàn)場上還留下來了許多重傷員被吳紹周八十五師的十一旅所俘虜,好在旅長廖運周是地下黨,他暗中保下了這批傷員,一年之后,廖運周在淮海戰(zhàn)爭率部起義,恰恰還是六縱負責接收。 這批血戰(zhàn)汝河的傷員再次回到了六縱的懷抱。 戰(zhàn)后鄧小平稱贊尤太忠所帶領的第16旅:“是有戰(zhàn)斗力的部隊,打得頑強,打得好!”
圖注:開國中將王近山 在解放戰(zhàn)爭中,劉鄧大軍第六縱隊司令員是著名的王瘋子王近山,當時縱隊下面就是旅,王近山手下16、17、18旅的旅長被稱為三劍客,是整個六縱的骨架。 這三位旅長就是第16旅旅長尤太忠、第17旅旅長李德生(55年少將,88年上將)和第18旅旅長肖永銀(55年少將)。 尤太忠率部先后參加了襄樊、淮海、渡江和挺進大西南等戰(zhàn)役。
圖注:抗美援朝時期的尤太忠將軍 抗美援朝時期,尤太忠擔任志愿軍3兵團12軍34師師長,指揮所部參加了五次戰(zhàn)役、金城防御戰(zhàn)、上甘嶺戰(zhàn)役。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此時尤太忠將軍才37歲。 尤太忠將軍最為明顯的特征就是眉頭的豎狀肉瘤,根據(jù)老一輩革命家的回憶,尤太忠每次陷入思考的時候就會用食指和拇指揉捏眉頭,捏來捏去,直到思考成熟,這條肉瘤就是戰(zhàn)爭時期硬生生捏出來的。
圖注:尤太忠將軍老年時期照片 在戰(zhàn)爭時期,這條肉瘤也平添了三分殺氣,甚至到尤將軍退休后,有一次新華社記者去采訪,看到穿著便服的老將軍,還能感受到“威風凜凜,殺氣逼人?!?/span> 還有人總結(jié)了尤太忠將軍作戰(zhàn)時的特點: 尤太忠將軍運籌帷幄之際,必以三指捏額頭,此時無人敢近也。若舉手壓帽檐,意決心已下,無人可變也。若脫帽而起,必赴前沿指揮,如脫兔奔鹿,無人能擋也。若以三指摸腮,此仗勝局已定。
圖注:上將尤太忠 1948年解放大西南的時候,尤太忠已經(jīng)是人民軍隊的高級將領,但是領他加入紅軍的炊事班老班長還是炊事班班長,尤太忠要升他當管理員,他說:我大字不識一個,叫我受洋罪嗎? 組織上叫他當排長,他又說:我沒打過仗,叫我讓戰(zhàn)士們?nèi)ニ退溃?/span> 最后組織上考慮到他的實際情況,干脆給他一個團級待遇,不過他還是負責炊事班。尤太忠也一直對于這位老班長非常敬重。 1988年9月14日,尤太忠被軍委授予上將軍銜。 1998年7月24日,因病在廣州逝世,享年80歲。 謹以此文致敬革命先烈! 文/以史為鑒 圖/網(wǎng)絡 參考資料/ 戰(zhàn)將風骨尤太忠 虎將根植于戰(zhàn)爭實踐——從八路軍一線指揮員尤太忠管窺抗日戰(zhàn)爭 更多原創(chuàng)內(nèi)容 1955年授銜時,為何志愿軍參謀長解方只是少將?有5個原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