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們的信爺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哦。 公元609年,武則天成功登基自立為帝,建立武周王朝。她以一女子之身登基稱帝,成為了中國兩千年歷史上唯一正統(tǒng)的女皇帝。但是在公元705年,女皇于上陽宮駕崩。唐中宗李顯遵守其遺命改稱武則天為“則天大圣皇后”,一代女皇,最終入葬乾陵竟還是以皇后的身份。 而為什么會這樣呢?難道是老年癡呆了?實際上這與當(dāng)年社會普遍的觀念有關(guān)。這并不是我們現(xiàn)代人可以理解的政治相關(guān),而是與當(dāng)時社會的宗法理念相關(guān)。中國古代是一個宗法社會,理論上來說,任何家庭。 包括貧苦的農(nóng)民之家,都擁有“宗廟”或“家廟”或“祠堂”。只不過皇族是太廟,而貴族是家廟,耕農(nóng)之家就是村中普普通通的祖先牌位。而這實際上就是現(xiàn)世人為陰間的祖先供奉香火的宗廟,只不過規(guī)制不一而已。 而我們現(xiàn)今也知道古人大多都十分重視“家族血親”的概念,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宗廟的存在。讓他們相信自己去世后也會被供奉在里面,在陰間的時候依舊可以獲得家族后代的供養(yǎng)。他們相信人死后真的有另一個世界,就是陰間。 而對于武則天而言,她一開始是沒必要稱帝的。自古以來臨朝稱制的女人何其之多,自呂后起掌握實權(quán)的女主不勝枚舉。所以武則天完全沒你要稱帝,反而她稱帝還會給她帶來無數(shù)的麻煩。 但是武則天稱帝的原因,盲猜根據(jù)古代的宗族理念。她應(yīng)該是想要開國皇帝才能擁有的萬世香火,想要子孫登基祭祖時追憶開國皇帝時的種種夸耀。她登基后的所作所為也證明了這一點,作為李氏王朝的后妃。 她在登基之后追封的是武氏的列祖列宗,改國號“唐”為“武周”。但是當(dāng)時她并沒有想好自己應(yīng)該將皇位傳給誰,因為武家兄弟與武則天的關(guān)系并不好,而若是傳為給自己兒子那么便依舊是還政于李家。 但是在《資治通鑒》中關(guān)于長壽二年(693年)的祭天大典的記載是: “太后享萬象神宮,以魏王承嗣為亞獻,梁王三思為終獻。” 證明了當(dāng)時武則天偏向的依舊是以武家繼承皇位的,因為根據(jù)禮儀“亞獻”本該是由太子來做的。但是當(dāng)年武則天卻讓魏王武承嗣來做亞獻,這時候的用意不可謂是不明顯。 但是武則天還是在祭天之后的圣歷元年(698年)立了廬陵王李顯為太子,史書上記載,當(dāng)時武則天做了一個鸚鵡折掉了翅膀的怪夢,后尋狄仁杰為其解夢。狄仁杰說鸚鵡的兩個翅膀代表的是武則天的兩個兒子。并且還趁機對武則天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附姑于廟者?!?/div> 意思就從未聽說過侄子祭祀姑姑的事情,只有兒子才會為母親祭祀。而這句話徹底令武則天清醒了。于是李顯被立為了太子,而這件事情不僅僅是因為狄仁杰的這一句話,而是武則天通過他的這番話徹底發(fā)現(xiàn)了他的朝臣始終還是擁護李唐的。 若是自己執(zhí)意將江山傳給侄子,不顧眾多大臣們的意件。只怕自己去世后不久,這天下便立刻就會大亂,自己的大周江山遲早保不住。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雖說立自己的兒子為帝不再享開國香火,但也比之后被推翻自己享受不到任何香火的好。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
|
|
來自: liuhuirong > 《唐朝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