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習(xí)作】內(nèi)蒙古|王藝涵:《友誼,需要理解與包容》|指導(dǎo)教師:姜愛梅
|
作者:王藝涵|指導(dǎo)教師:姜愛梅 【內(nèi)蒙古阿左旗第九中學(xué)八年級1班】 
人生路上難免會有風(fēng)風(fēng)雨雨,朋友之間難免會有磕磕碰碰。一次經(jīng)歷讓我明白了,真正的友誼,需要用真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更需要用理解與包容去維系。又到了換座位的時間,在如何安排同桌的問題上,我和大組長,我最好的閨蜜之間產(chǎn)生了分歧,好幾天的冷戰(zhàn),我們誰也不理誰。沒過幾天,我就在班里聽到了一些閑言碎語,同學(xué)都在向著她說話,平日里與我要好的兩個朋友也開始針對我,這讓我更加生氣。只是因為她的成績比我好,是大組長,我就該服從她嗎?我一百個不服氣,為此耿耿于懷悶悶不樂。但是,揮之不去的還是跟好朋友在一起的場景,像演電影似的一幕幕在腦海中劃過:下課時的嬉戲打鬧,自習(xí)課上的互幫互助,有快樂彼此分享,有憂愁一起分擔,互訴衷腸,有好吃的一定得一分為二……不知什么時候,淚水已悄悄地蓄滿了眼眶,像斷了線的珠子,不停地滑落,一滴一滴,砸落胸口,一陣陣的抽痛。灰暗的心情,煩躁的心緒讓我根本無心學(xué)習(xí),懶懶地躺在床上,直愣愣地盯著天花板發(fā)呆,無聊透了。翻過身去,順手拎起床頭上爸爸新買來的幾本書漫無目的翻看。無意間,被一則“管鮑之交”的成語故事吸引住了眼球,這個成語故事講的是春秋時齊人管仲和鮑叔牙的深厚友情。管仲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惫苤俸王U叔牙曾經(jīng)在一起做過生意,由于管仲家境貧窮,所以出的本錢很少,可最后分紅時卻拿走了一半的利潤。這時鮑叔牙的手下就不高興了,認為管仲是個貪婪的人,可鮑叔牙卻說管仲家里困難,理應(yīng)多拿,管仲沒有錯。他倆一起去參軍打仗,打仗的時候管仲總是躲在鮑叔牙的身后。當了三次逃兵,鮑叔牙還要為他辯護,說管仲是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才想方設(shè)法保全自己的。這是朋友間何等的包容,何等的氣量啊!正是鮑叔牙對管仲的理解和包容,才為世人留下了“管鮑之交”的千年佳話。再想想自己,在好朋友大組長面對安排座位這樣的大事時,不僅不去理解她的良苦用心,全盤周全考慮的不易。不去替她分擔,做她的得力助手,還在她苦口婆心與組員協(xié)調(diào)時,為了一己之私想坐在前排,因為她說話的口氣令自己不悅,就站在了她的對立面,實在是太不應(yīng)該了!第二天,帶著一份久違的喜悅,帶著給好朋友買的小零食來到了學(xué)校。教室里已是燈火通明,看來已經(jīng)有同學(xué)早到了。走進教室,遠遠就看到我的課桌上放著一個袋子,以為是同學(xué)把東西放錯位置了呢,走到近處,一張醒目的字條映入了我的眼簾:藝涵,那天是我說話的口氣不好,對不起!送你一個小杯子,讓我們做“一輩子”的好朋友好嗎?瞬間淚崩,一轉(zhuǎn)身,好朋友不知什么時候默默地站在了我的身后,我們默契地緊緊相擁在了一起......“啪啪”她拍了兩下我的肩膀,打趣的說:丫頭,這么多好吃的,是帶給我的吧。我說:才不是呢!她一把奪在手里跑出了很遠,還邊跑邊喊,來呀來呀,跟我搶啊...... 課間,透過窗戶望出去,頓覺天空格外的藍,校園格外的美麗,坐在教室倍感親切,原來一切都是這樣的美好!王藝涵,女,14歲,就讀于阿左旗第九中學(xué)八年級一班。愛好廣泛,喜歡畫畫和音樂,酷愛讀書。低調(diào)安靜是我性格的主色調(diào),偶爾也會調(diào)皮,會搞怪。未來,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有勇氣、有信心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zhàn)的人!我的座右銘是:不想別人否定,自己就要更加努力,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