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所涉及專業(yè)部分,僅供醫(yī)學專業(yè)人士閱讀參考  (pi 二聲) 蜱又名蜱蟲、壁虱、扁虱、草爬子,屬于寄螨目、蜱總科,是一種體形極小(僅約火柴棒頭大?。?/span>的專性體表寄生蟲,而且是寄生蟲里面的吸血鬼,也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蜱蟲幼蟲只有6條腿,成年后有8條腿,屬于蛛形綱,算是蜘蛛的近親吧。蜱蟲分為硬蜱和軟蜱,不管什么蜱,它們都靠吸血為生。目前世界上已知蜱種897種,其中以硬蜱種類最多,包括13個屬705種。我國蜱類種類繁多,約占世界蜱類總數(shù)的13%,已記錄的硬蜱有119種。軟蜱呢,一般夜晚作案,潛伏在地底下;硬蜱則潛伏在草叢、灌木叢或者森林等植物茂密的地方,伺機而動。從幼蟲—若蟲—成蟲的3個階段,它們會選擇不同的獵物。就像小升初、初升高一樣,需求不夠了,獵物也就越選越大。平常這蟲是扁的,吸血之后就變的圓滾滾,在不同發(fā)育時期,吸血后可膨脹十幾倍、甚至100倍,可見它心有黑,吸了多少血!上面說過,蜱蟲肚子餓的時候體形小的像米粒,當喝飽血可變大十幾倍—100倍,脹的走不動路時才容易被看見。蜱蟲的口器是一種倒鉤狀的鋼性結(jié)構(gòu),就是嘴和嘴巴外面一些輔助結(jié)構(gòu),一旦蜱蟲把口器插入人體的皮膚,它就會找準位置固定住,開始瘋狂地吸血。蜱蟲的唾液里含有麻醉劑成分,在吸血時會注入獵物皮膚內(nèi),同時,蜱蟲唾液中的病毒細菌就有可能被注入它所選中的獵物體內(nèi)(人體或獸體)。因為蜱蟲自身還是個“帶貨”博主!它號稱是“最臟”的媒介生物,攜帶病菌種類多、危害大,在傳播疾病方面,蜱蟲可算是“一蚊之下,萬蟲之上”了。根據(jù)國家衛(wèi)健委的資料顯示,蜱蟲可以攜帶傳播 83 種病毒性、 31 種細菌性和 32 種原蟲性疾病。什么萊姆病、森林腦炎、出血熱、斑疹熱、Q熱、巴貝斯蟲病、泰勒蟲病等等都可以通過它傳播。相對于成人,喜歡去樹林、草叢玩耍的孩子們,則更容易成為蜱蟲的目標。剛剛說了,蜱蟲的「嘴巴」有倒刺,刺入皮膚后很難被拔除,如果處理不當,蜱蟲的口器殘留在皮膚內(nèi),可能會引起形成異物性肉芽腫,為后期治療帶來很大的難度。防止因為擠壓蜱蟲的腹部而導致血液流進皮膚引起皮膚的繼發(fā)感染。防止把蜱蟲的口器留在皮膚內(nèi)引發(fā)感染。網(wǎng)上有說用煙頭燒蜱蟲的屁股,它感覺到熱就會自己出來。實際上蜱蟲沒有痛覺神經(jīng),用火燙只能把它燙死,口器該卡還是卡在里面。1. 用專用的鑷子或鉗子夾住蜱蟲的頭部,注意不要夾腹部;4. 拔下來的蜱蟲可以用塑料袋或瓶子密封,萬一傷口惡化,也能作為醫(yī)生處理的參考。5. 如果蜱蟲叮咬得很牢固,或者鉆入過深,建議直接請醫(yī)生處理。溫馨插嘴:不要用硬捏、死拽、火燒等方式取蜱蟲,否則很容易折斷蜱蟲的口器,還會刺激蜱蟲分泌出更多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另外,被蜱蟲叮咬后,如果有攜帶疾病,潛伏期可長達 1 個月,所以一定要仔細觀察孩子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有沒有高燒不適等癥狀,一旦不對勁,就趕緊去醫(yī)院檢查。驅(qū)蟲產(chǎn)品隨身帶,游耍完后要清潔。寵物定期要驅(qū)蟲,戶外回來老規(guī)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