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編自澳洲印度裔作家的阿維德·阿迪加小說的電影《白虎》,由于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的提名,又都涉及社會底層的殺人案,被某些影迷譽為是印度版《寄生蟲》!沒韓國經(jīng)典片那么震撼,但也夠生猛刺激,顛覆三觀。 貧民出身的巴拉姆,立志當(dāng)上富人的司機,他曾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并獲得了老師“白老虎”的稱號,卻最終謀財害命逆襲上位。黑暗故事對于主角發(fā)跡經(jīng)過的刻畫略嫌簡單,卻讓人了解種姓制度對社會發(fā)展的負(fù)面影響。 通過巴拉姆的畫外音推進(jìn)敘事,他曾認(rèn)為印度最偉大的發(fā)明就是雞籠:有人刻意在雞籠邊屠殺雞,籠中雞對自己同類的死亡感到麻木,不會去逃跑。他用這個歪理邪說,來形容印度底層人都有奴性,為富人干活,不去拿錢! 男主角從揀煤工干起,掙的錢都被作為家族族長的奶奶拿走,對方還想給他弄一個包辦婚姻,讓巴拉姆很頭疼。他打聽到富翁阿莎克缺一個司機,就麻溜去市里考了駕照,自告奮勇去纏著人當(dāng)司機,才開始了后面的故事。 原本以為當(dāng)上“貼身仆人”就能過上高貴生活,但男主劇在富人眼里則是“二號司機”和十八線仆人,平時主人們對他冷嘲熱諷,使喚他干各種又臟又累的雜活,還只能給富翁兒子開車,大富翁的金主基本見不到。 為了擴大生意,富翁決定去賄賂首都高官,男主開車陪阿莎克夫婦來到了德里。主人們住在五星級酒店的豪華套間,他住在地下車庫的雜貨間里,心里自然有巨大的落差。 某天,富翁兒子與老婆興致大發(fā),兩人干脆在車?yán)镉H熱起來,還把男主趕了出去。兩人完事后,居然決定自己開車,沒想到一不小心撞死了一個女孩,瞬間肇事逃逸。 男主角此后受到高規(guī)格禮遇,似乎從“仆人”升級為“兄弟”,但他必須簽署一份自白書,承認(rèn)是自己撞了人,用來做防備之需。再后面,富翁兒媳婦也攜款潛逃,這才讓巴拉姆如夢初醒,他表面上強顏歡笑,心中都是怨恨與邪惡。 侄子前來通告巴拉姆要去“包辦婚姻”,他帶侄子去動物園看到白老虎,加上他看到主人賄賂政客的金錢袋子,更是有了邪惡念頭。 在最后一次護(hù)送富翁兒子阿莎克行賄的路上,他終于開始了行兇。他偷襲殺死對方,帶走了400萬賄金,從此帶著侄子改名換姓跑路。他還暗中給警方錢,并譏諷對方查案無能!
影片從2010年12月講起,當(dāng)時正值我國總理訪問印度,沒想到謀財害命的巴拉姆,已經(jīng)變成出租車司機行業(yè)的老板,他居然想去巴結(jié)政界人物。
中部,男主角在土豪家第一眼看到女政治家時,他激動得差點暈倒;沒想到女政治家轉(zhuǎn)眼,就索要賄賂的丑惡嘴臉,顛覆了男主角的的三觀。
在虛偽的女政客的身上,男主角還居然悟出一個道理:“在印度,窮人想翻身只有犯罪和從政兩條路,而從政的目的,(竟然)也是為了犯罪?!?/p>
電影中出現(xiàn)肉雞、蟑螂等動物意象,同白虎形成強烈反差,意圖隱射弱肉強食的世界,很多底層人賺到第一桶金都不干凈,都是靠著暴力去強取豪奪。
結(jié)尾,他以告誡式的口吻對廣大印度窮人說出,窮人殺了富人,經(jīng)常做噩夢是假的,而真正的噩夢是,一個窮人因為自己沒有膽量邁出那關(guān)鍵一步,他用這種歪理邪說在瞎嘚瑟,更是耐人尋味。
本片扎根于印度社會的現(xiàn)實,生動細(xì)致又戲謔諷刺地描繪出邪惡小人物的逆襲。但沒想到結(jié)尾搞出一個黑色幽默:巴拉姆跑去見我國總理,人根本不搭理他。編導(dǎo)暗中諷刺這種自以為是的暴發(fā)戶,政壇人物根本瞧不上。
《白虎》有點壞人逆襲的爽片味道,精辟的臺詞充滿著戲謔與不客觀,但曲折故事的完成度、思想深刻、情感細(xì)膩的程度,則遠(yuǎn)遠(yuǎn)不及《寄生蟲》。或許這樣三觀不正的印度佳作,能帶給你一些警示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