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學習一個穴位 愛心提示:微信版本更新,自己的勞動成果被淹沒在雜亂的消息列表中,關注我的中醫(yī)愛好者也不容易找到我。在這里真誠的邀請各位加上星標或置頂,具體操作很簡單,只要三步:點擊本文左上角藍色字“愛小醫(yī)醫(yī)學課堂”——右上角三個點“. . .”——選擇置頂或設為星標。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信任和支持。 '火山、火陵、火串' 打開騰訊新聞,查看更多圖片 > 火串穴 部位 手背腕橫紋上二寸五分。 解剖 淺層分布橈側(cè)皮靜脈的分枝,和后前腕皮神經(jīng)的分枝,深層有骨間動、靜脈與后骨間神經(jīng),肺分支神經(jīng)、心副神經(jīng)。 取穴 手背朝上平伸,從手腕橫紋中央上二寸五分處取之。亦即外關穴上五分處。其它見穴位。 歸經(jīng) 入三焦經(jīng) 穴性 宣導氣血、通絡止痛。 主治 胸痛、背痛、重聽、胸悶。手下臂痛,小腿前側(cè)痛。 手術(shù) 針深三分至五分。 火陵穴 部位 火串上二寸為火陵。 解剖 淺層分布橈側(cè)皮靜脈的分枝,和后前腕皮神經(jīng)的分枝,深層有骨間動、靜脈與后骨間神經(jīng),肺分支神經(jīng)、心副神經(jīng)。 取穴 手背朝上平伸,從手腕橫紋中央上二寸五分處取之。亦即外關穴上五分處。其它見穴位。 歸經(jīng) 入三焦經(jīng)。 穴性 宣導氣血、通絡止痛。 主治 胸痛、背痛、重聽、胸悶。手下臂痛,小腿前側(cè)痛。 手術(shù) 針深五分至一寸 說明 1,穴在三焦經(jīng),與心包相表里,治胸悶胸痛胸脹皆有效。由于少陽經(jīng)經(jīng)絡走向,本穴亦治脅肋,可謂胸脅脹痛皆治。 2,治療手抽筋,以對側(cè)為主,系水平對應之應用 3,治療腿坐骨神經(jīng)痛,則以足少陽經(jīng)走向之坐骨神經(jīng)痛為主。 火山穴 部位 火陵上一寸五分為火山 解剖 淺層分布橈側(cè)皮靜脈的分枝,和后前腕皮神經(jīng)的分枝,深層有骨間動、靜脈與后骨間神經(jīng),肺分支神經(jīng)、心副神經(jīng)。 取穴 手背朝上平伸,從手腕橫紋中央上二寸五分處取之。亦即外關穴上五分處。其它見穴位。 歸經(jīng) 入三焦經(jīng)。 穴性 宣導氣血、通絡止痛。 主治 胸痛、背痛、重聽、胸悶。手下臂痛,小腿前側(cè)痛。 手術(shù) 針深一寸至一寸五分。 運用 左手抽筋取右手穴;右手抽筋取左手穴。胸部痛及發(fā)悶、發(fā)脹則火陵、火山兩穴同時用針,但注意只宜單手取穴,不可雙手同時用針。 配穴 1.背痛,胸悶本穴加重子重仙。 2.手腳麻木,抽筋本穴加手五金、手千金、木斗、木留。 3.頸椎病,胸椎、腰椎加腕順及上三黃。 附言 火串火陵火山,具有溫通陽氣及溫通經(jīng)脈的功效,可改善四肢不溫、手足麻木、對后背、脊椎病變癥有效 董氏奇穴針灸學是董氏先祖創(chuàng)立的獨具特色的針灸體系,內(nèi)容博大精深,包含針法甚廣,諸如耳針、頭皮針、手針、倒馬針、放血療法等,內(nèi)容不但豐富異于傳統(tǒng),且治法簡便而療效顯著 邀請函 如果您想和更多的中醫(yī)同路人一起討論學習,共同進步,歡迎參加董氏奇穴培訓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