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清熱藥的主要藥理作用: ① 抗炎 ② 抗病原微生物以清熱解毒、清熱燥濕作用較強。 具有較強抗菌活性的藥: 黃連、黃柏、三顆針(含小檗堿);黃芩(黃芩素);金銀花(綠原酸、異綠原酸);秦皮(秦皮已素);苦參、山豆根(苦參堿);連翹(連翹酯苷);板藍根、青黛(色胺酮)、魚腥草(癸酰已醛) ③ 抗細菌內(nèi)毒素:金銀花、蒲公英、穿心連、黃連、黃芩。 ④ 解熱可能與抑制:1花生四烯酸代謝 2內(nèi)生致熱原生成 3下丘腦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熱敏神經(jīng)元活動。 ⑤ 提高免疫功能。 ⑥ 抗腫瘤 ⑦ 其他: 一些清熱藥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作用: 赤芍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改善血液流變性; 牛黃抑制血小板聚集、并有活化纖溶作用; 穿心蓮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 
|  | 
來自: 神明的食糧圣地 > 《中醫(yī)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