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位是來自肯尼亞的基普喬格(Eliud Kipchoge)。2019年10月12日,他在維也納跑了次全馬,用時不足兩個小時。

這種魔鬼配速,此前沒人能做到。然后體育界就炸了。所以他是怎么做到的?耐克倒是有個答案。 
這雙“破2神鞋”真的這么神奇嗎? 42.2千米的全馬,要跑進2小時,是個怎樣的概念?有人做了實驗...... 
不過,這樣的速度的確存在理論上的可能。譬如有生理學家(Michael Joyner in 1991)做的模型推演出人類跑進2小時是可能的。 
但2014年《跑者世界》雜志模型預測,按照人類生理自我進步的程度,破2的事情,要等到2075年。 可耐克等不及了。2016年,耐克宣布“破2計劃”,找到3位當時狀態(tài)最好的馬拉松運動員,為他們定制新跑鞋,基普喬格就在其中。 在一項耐克資助的研究中,這款跑鞋被發(fā)現(xiàn)可以降低運動員4%的能耗。 所以是鞋子的功勞嗎?我們仔細來看錄像回放,基普喬格“破2”的秘訣,全在畫面里。 這是基普喬格跑到差不多半程的時候。注意啊,他雖然明顯落后,但畫面中的黑衣人,其實都是隊友。 
相信看過四驅兄弟的小伙伴一下子就懂了。 
為了追求最佳氣動,前面的這群工具人,負責擋風導流。 后面還有2個人充當“尾翼”,基普喬格就像坐在一輛車里在跑。 雖說這種陣法在環(huán)法、短道速滑賽場都能見到,但畢竟人家是有對手。但在維也納,基普喬格沒有對手,有多達41名選手給他擋風。 隊伍前面還有一輛車阻風,車尾還有跑入2小時所需配速。 
包括場地設計、溫度濕度,可以說,為了保證基普喬格能夠跑入2小時,組織方進行了堪稱“登月級別”的準備。各種變量都把控好,就像是一臺設計好的實驗,為的就是得出想要的結果。 同時,耐克的新鞋不斷問世,都和這幾場試驗有關。 從外媒透露的專利來看,2019年他穿的這雙鞋內置3塊碳板,鞋底部分不同常規(guī)地高出4到5厘米,據(jù)測算每一步都能返還跑者4%的能量,不管是從外形還是性能來說,都很有噱頭。 別說,運動員還挺買賬。去年2月28日0點,這雙鞋標價250美元在美國國內發(fā)售,當天美國舉行的奧運會預選賽上,這雙鞋就充滿了賽場。 甚至有人不惜“穿黑鞋”,簽約別的品牌選手,把耐克鞋涂黑,穿上就跑了。 不過,新鞋問世后,至今還沒人能在全馬比賽中跑入2小時。世界紀錄依舊停留在2018年。 為啥?因為他們穿的并不是基普喬格用來破紀錄的那雙鞋。 時間回到2019年10月12日,基普喬格成功“破2”后,腳上這雙鞋,立刻引發(fā)爭議。 同時,不停有媒體認為此舉就是耐克的“市場營銷特技”。 
以至于引起了國際田聯(lián)的關注。 當時距離奧運會馬拉松預選賽不足4個月,國際田聯(lián)突然介入,打破了耐克新鞋打算在奧運會上亮相的所有準備。 2020年1月底,國際田聯(lián)認定比賽用鞋跑鞋鞋幫必須小于40毫米,里面只能塞一塊碳板。而耐克最終發(fā)售的“破2神鞋”,鞋底高度改成了39.5毫米。 也就說,那場馬拉松成績不能算,那雙“破2”原型跑鞋,還被認定不合規(guī)。 沒有量身定制的原型鞋加持,基普喬格后來在去年10月的倫敦馬拉松上,最終排名第八。 而至今,Nike依舊給新鞋打上“破紀錄跑鞋”、“159精神”等標簽。 要說田徑,其實是這家公司的基石。俄勒岡州尤金市的Hayward田徑場,這里是一切美夢的開始。 40多年來,這家公司也不斷往田徑場上砸錢。2009年起,耐克每年都會給美國田徑協(xié)會1000萬美元。 耐克甚至還自掏腰包,在2001年組建組建長跑夢之隊“俄勒岡計劃”,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美國長跑整體成績。然而自從計劃起,夢之隊背后就不斷有美國反禁藥組織調查的身影。 直到2019年10月,實錘來了。“俄勒岡計劃”總教練Alberto Salazar因禁藥風波,被禁賽4年。 同月,“俄勒岡計劃”被叫停。 次月,又有人實名舉報俄勒岡計劃虐待女運動員。 
更高、更快、更強。想要提高運動員水平、刷新各種數(shù)據(jù),方法有很多。但競技體育需要公平公正。同樣,消費市場也需要一個透明公開的環(huán)境,然而這一點,耐克有愧于中國消費者。 2004年,耐克在國內制作了一支名為“恐懼斗室”的籃球鞋廣告片。里面一些中國龍、飛天女子等中華元素都變成了反派角色,涉嫌辱華,直接禁播。 2011年,耐克被爆本土銷售的某款球鞋有2個氣墊,銷往中國的只有1個。 2017年的315打假晚會,耐克再次以“中外有別”登場。這次干脆沒有氣墊——說好的氣墊,實際上是實心膠底。 結果今年又發(fā)生新疆棉事件。耐克不解釋、不道歉,將矛盾轉嫁給中國市場內部消化,將不作為視作危機公關中的策略。 說到底,市場營銷才是耐克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售后并不是。耐克可以有創(chuàng)造神話的傲慢,是因為它把控了營銷話語權。而同樣的傲慢,也讓耐克可以無視消費者的感受。將來,如果我們本土的品牌無法挑戰(zhàn)這種話語權,無法崛起,那耐克依舊可以吃飯砸鍋,同時三番五次從危機中脫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