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我收到一條家長留言: “孩子感冒發(fā)燒,又有積食、濕氣重,是不是應(yīng)該先治感冒,再消積祛濕,之后再健脾祛濕?” 即使家長學(xué)會了如何對證用感冒藥、如何消食導(dǎo)滯、如何祛濕,當遇到孩子感冒夾積夾濕,難免會手忙腳亂。 這種情況該怎么處理呢? ● 遇到外感+積食+濕氣重,別忘了這個消積藥。 保濟口服液的主要功效是消食導(dǎo)滯,和中解表,行氣祛濕。 實際上,保濟口服液是將小兒七星茶、小柴胡和三星湯三者合一,功效也兼而有之,既能消食導(dǎo)滯,還可以利水化濕,和解外感夾滯,寒溫并用(風寒、風熱感冒都可以)。 孩子外感+積食+濕氣重的時候,選擇保濟口服液就比較對證。并非像開頭那位家長所說,一定要先消除外感,再消食導(dǎo)滯。 不過,保濟口服液的力度相對溫和,適合孩子積食、感冒不嚴重的時候,病癥初期的時候及時服用。 ● 風寒/風熱外感嚴重,夾積夾濕,該怎么辦? 如果孩子傷風受涼的癥狀明顯,光靠保濟口服液治感冒,力度可能不太夠,需要另外服用祛風散寒的感冒藥。 同理,風熱感冒較嚴重時候,建議除了保濟口服液也,還要加服力度更強的清熱解表藥。 常用感冒藥及食療方: 風寒感冒用藥 藿香正氣口服液、九味羌活丸(風寒夾濕)、荊防顆粒等 風寒感冒食療 蔥白豆豉湯、姜蘇茶 風熱感冒用藥 銀翹散(首選)、小兒熱速清顆粒、小兒感冒顆粒、小兒豉翹顆粒等 風熱感冒食療 桑菊飲、豆豉薄荷茶、金銀花山楂汁 寒熱夾雜用藥 小兒葫蘆散、銀胡感冒散、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等 ● 濕氣重,又有感冒+積食,加服四星湯。 孩子濕氣重,可能會導(dǎo)致服用的感冒藥、消積食療的藥效都打折扣。 對證服用感冒藥的同時,還可以服用四星湯或木棉花冰糖水,同時切記清淡喂養(yǎng),不要吃過于厚膩的食物,更不要見孩子身體虛、病時身體不好,就趕緊補益。 要知道,孩子感冒積食的時候,任何補益都會助長體內(nèi)的邪氣。 即使病愈后的1~2周,我也建議家長先暫緩補益,清淡喂養(yǎng),食物的量和種類都要從少到多,讓虛弱的脾胃有一個循序恢復(fù)的過程。 等到孩子病好、沒有積食,才能根據(jù)孩子的體質(zhì)合理補益。 其實,如果孩子很容易給家長出類似“感冒+積食+濕氣重”的難題,證明孩子本身的脾胃比較虛弱。 孩子出現(xiàn)明顯不適的時候才找食療、藥物補救,孩子病愈后又敞開了吃、過量地補,消化系統(tǒng)肯定會越來越虛弱,也更容易反復(fù)積食、感冒發(fā)燒。 我希望大家不要把消積藥、消積食療當成是孩子吃多的救急方,甚至忽略了日??茖W(xué)喂養(yǎng)的重要性。 建議所有家長都認真學(xué)習(xí)最基礎(chǔ)的呵護脾胃方法: ① 學(xué)會科學(xué)喂養(yǎng),少食多餐七分飽,吃軟吃清淡; ② 每天用“10秒鐘消化判斷法”檢查孩子的舌苔、口氣、大便、睡眠是否正常; ③ 孩子一有積食表現(xiàn),用好三星湯/新三星湯產(chǎn)品。 消積月必入干貨 脾胃安康,孩子才能長得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