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們的文山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哦。 麥克阿瑟指揮美軍在仁川登陸后,北朝鮮人民軍腹背受敵,全線敗退。麥克阿瑟意得志滿,命令“聯(lián)合國軍”各部向鴨綠江邊挺進,占領全朝鮮,“在感恩節(jié)(11月23日)前結束戰(zhàn)爭”。 在麥克阿瑟的命令下,“聯(lián)合國軍”各支部隊撒歡跑,都想成為第一個打到鴨綠江邊的部隊。 在美軍內(nèi)部,一個叫弗萊明的美軍顧問“奪此殊榮”,成為了第一個到鴨綠江邊的美國軍人。 然而,弗萊明的下場卻非常凄慘,他指揮的部隊被志愿軍殲滅,他本人身中十五彈后被俘。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弗萊明的故事。 在朝鮮的美軍 弗萊明1942年在珍珠港入伍,1950年9月到了朝鮮。他讀過大學,已經(jīng)結了婚,家里還有180英畝的土地,屬于一個讀過書的、有家庭的農(nóng)場主,不知道還為啥熱衷于參加美帝的侵略戰(zhàn)爭。 弗萊明到了朝鮮后,擔任南朝鮮第6師第7團的軍事顧問,少校軍銜。 美國軍事顧問在南朝鮮軍隊中權力非常大,所以弗萊明基本上是第7團的指揮官。 美軍在仁川登陸后,北朝鮮人民軍全線敗退,“聯(lián)合國軍”向三八線以北進軍。10月24日,麥克阿瑟下令,“聯(lián)合國軍”各部“動用屬下所有部隊以最快速度向前推進”,打到鴨綠江邊,占領全朝鮮。 麥克阿瑟這個命令是極有深意的。一旦聯(lián)合國軍真打到鴨綠江邊,占領邊界要點,蘇聯(lián)和中國想援助朝鮮人民也不可能了。而封鎖了邊境后,麥克阿瑟就可以從容轉身,圍剿北朝鮮人民軍的殘余部隊。 當然,把如意算盤打得叮當響的麥克阿瑟還不知道,早在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大部隊就已經(jīng)秘密入朝了。 在麥克阿瑟的命令下,“聯(lián)合國軍”在狼林山脈東西兩側疾行。 東線,英國第7旅一馬當先,從新安洲向北挺進,美軍第24師緊隨其后;西線,南朝鮮第6師從溫井地區(qū)的群山中穿過,進攻鴨綠江邊的楚山。 各支部隊都在撒歡跑,能進軍多快就進軍多快,爭當“長跑冠軍”。各支部隊互相之間完全沒有任何協(xié)同作戰(zhàn)的計劃,在他們眼中,北朝鮮人民軍零零星星的抵抗,已經(jīng)沒有任何威脅了。 他們根本沒想到,志愿軍的鐵拳正在砸下來。 志愿軍俘虜美軍士兵 弗萊明當顧問的南朝鮮軍第7團,是第6師的先鋒部隊。第6師在西線跑得最快,第7團在第6師中跑得最快。 為了加快行軍速度,弗萊明還想出個竅門:抄近路走小道。10月24日晚,弗萊明先派一個營穿過一條鄉(xiāng)間小道,朝楚山鎮(zhèn)方向挺進。這個營一路上沒遇到任何抵抗。于是第二天一早,整個第7團的官兵們爬上卡車,一溜煙地到了楚山鎮(zhèn)南側30里外的古場。 10月26日上午,弗萊明帶領一個加強排先行進至楚山鎮(zhèn),楚山距離鴨綠江邊不到5公里,弗萊明確定楚山?jīng)]有敵人后,帶著加強排驅(qū)車來到了鴨綠江邊。 在鴨綠江邊,弗萊明干了兩件事,都被記錄在歷史上了。 第一件事,向中國境內(nèi)開槍放炮。 當日,南朝鮮的廣播大肆宣揚此事,對南朝鮮軍隊首先到達鴨綠江邊興奮不已;心態(tài)復雜的日本報紙也專門發(fā)了個號外,說聯(lián)合國軍到達了鴨綠江邊,并用火炮朝中國境內(nèi)“試射”。 對這種明顯的挑釁行為,美國人貝文·亞歷山大在《朝鮮:我們第一次戰(zhàn)敗》中做了可笑的辯解。亞歷山大說,當時弗萊明指揮的加強排是發(fā)現(xiàn)江面上有北朝鮮軍隊逃向中國境內(nèi),所以才用機槍掃射,并努力控制子彈不要落在中國境內(nèi)。 第二件事,弗萊明在鴨綠江冰面上走了幾步。 (注:雖然是10月25日,但很多資料都記載鴨綠江確實結冰了,弗萊明上了冰面。) 弗萊明在冰面上歡呼:“我成名了!我是第一個到達鴨綠江的美國人!” 說不定弗萊明心中還想到了凱撒那句著名的“我來了,我看見,我征服”…… 這時的弗萊明一定沒想到,三天后他就會成為俘虜,而且還是個奄奄一息的俘虜。 正在戰(zhàn)斗的志愿軍 弗萊明從鴨綠江邊回到楚山鎮(zhèn),留下一個戰(zhàn)斗小組,帶著其他人回到了古場。到古場后,他聽到了師部傳來一個消息:緊跟在第7團后面的南朝鮮軍第6師第2團已經(jīng)在溫井地區(qū)被擊潰。 弗萊明嚇得一激靈,成為“歷史第一人”的興奮勁瞬間煙消云散了。第7團后面的隊伍被消滅了,那我們不是成了深入的孤軍? 這太可怕了。 弗萊明想的沒錯,他指揮的南朝鮮軍第7團確實已經(jīng)成了一支孤軍,而且是一支被毛澤東主席點名消滅的孤軍——毛澤東給志愿軍司令部發(fā)的電報中專門提到“抓住古場、楚山之偽七團不使逃脫”。 第7團向中國境內(nèi)開炮,也讓志愿軍司令部的中國將領們憤怒不已,彭德懷命令118師負責消滅南朝鮮軍第7團。給118師的命令中,志司有這樣一句話: “務求徹底干凈一個不留地殲滅之?!?/div> 實際上,從純粹軍事角度上,第7團也非消滅不可,因為他們到達的位置直接威脅志愿軍在緝安、長甸河口的兩處渡口和后方交通線。 南朝鮮軍第6師師部在電報中還要求第7團放棄原定計劃,迅速向南撤退。弗萊明也想撤退,但手下人向他報告:進軍時光顧著爭第一了,猛踩油門,汽油用光了。 弗萊明無奈,只好給師部回電,說汽油、食物、彈藥都不充足,除非得到空投,否則第7團無法移動。 于是第7團在原地等待空投。 也是在等待死亡。 當時,志愿軍118師正在朝鮮海拔兩千多米的山林中急行軍,負責堵截南朝鮮第7團退路的志愿軍第383團兩天急行軍300公里,搶時間趕到一個叫龍谷洞的地方,然后從容地構筑了陣地,掐斷了公路。 志愿軍在戰(zhàn)斗 10月28日中午,美機飛到古場,空投了南朝鮮軍第7團等待的汽油、彈藥等補給品。可這時,第7團已經(jīng)跑不掉了,118師已經(jīng)把他們團團圍住了。 29日,第7團放棄一切重裝備,試圖輕裝突圍。但他們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依然無法突破志愿軍在龍谷洞的阻擊陣地,只好縮回古場。 29日晚,志愿軍對第7團發(fā)動總攻。這支向中國境內(nèi)開炮的敵軍激起了戰(zhàn)士們的無窮怒火,第7團很快就被打散,逃兵滿山遍野。 志愿軍奮起直追。此戰(zhàn),第7團共有官兵3552人,死傷2208人呢,被俘469人,只逃走800余人。 弗萊明本人在戰(zhàn)斗中身中十五彈,身體都快被打爛了,被志愿軍俘虜時已經(jīng)奄奄一息。但弗萊明不想死,哀求志愿軍軍醫(yī)救他一命。 他說,自己是文明人,讀過大學,妻子溫柔美麗,家里還有180英畝農(nóng)場等著自己回去經(jīng)營。 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志愿軍對弗萊明進行了搶救。也許是志愿軍軍醫(yī)技術高超,也許是弗萊明求生欲望太強,他最后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有記載說,活下來的弗萊明對志愿軍感恩戴德,交代了很多美軍的情報。3年后,弗萊明作為戰(zhàn)俘被交換,回到了美國。 救治弗萊明這件事上,體現(xiàn)了志愿軍的人道主義精神:即使是恨之入骨的敵人,放下武器后也會得到人道待遇。 這一點就連后來的“聯(lián)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也感嘆不已,他在書中說:“志愿軍是最勇敢的戰(zhàn)士,也是最文明的敵人。”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
|
|
來自: 我的學校西亞斯 > 《現(xiàn)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