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惡有惡報,如果理解為人做惡事,必有禍?zhǔn)陆瞪?,這是不符合實(shí)際的,它只是人們疾惡如仇的的一種主觀愿望。事實(shí)是,很多人做了一輩子惡,照樣壽終正寢。 但這并不意味著惡有惡報這句話有問題,只是人們的理解有問題。 前一個惡,可以理解為人的利己之心,而不能理解為惡行。后一個惡報,則指因利己之心而帶來的得失心,由得失心所帶來的人對生活的各種負(fù)面感受:糾結(jié)、痛苦、煩惱、沮喪、失望、抑郁、狂躁、焦慮、分裂、生不如死,有些人甚至因此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 這樣來理解,惡有惡報便是一種真理。幾乎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這種類型的現(xiàn)世報,天下人無一例外。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少數(shù)人覺醒了,不再用利己之心來解讀人生,而是有了一顆利天下的心,從利天下的角度來理解人生,一切以利天下為本。 這樣的人,便進(jìn)入了好人有好報的人生大智慧境界。 我們講好人有好報,也與世俗人們的理解不同。好人有好報,不是說一個人經(jīng)常做好事,就能長壽,有好運(yùn)。這里的好人,是有一顆大公無私,一心利天下的心。這里的好報,是指一個人因無私而心胸坦蕩,活得通透自然,自由幸福等等各種人生美好的感受。 |
|
|
來自: 精解道德經(jī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