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聲視角 親愛的,我陪你去看海吧。 三亞? 必須的! 忽悠。 忽悠?這不是我的風(fēng)格。我知道你愛海,又不止一次地在我耳邊叨嘮。其實,你真的不用叨嘮。記?。簾o論什么事,只要你說一次,我絕對不會忘的。 呵呵…… 必須的! 親愛的,我們看過多少次大海了? N次。 看海,讀海,聆聽海,可以前所有和海有關(guān)的故事,與你我都沒關(guān)系。 那會兒,我在山這邊兒,不知道心上的哥哥在山那邊兒。 今生今世,我想和你一起走遍世界,想和你一起演奏所有關(guān)于愛的華美樂章。只是……只是,我真的還想一個人再看一次海。 為什么呢? 很靜,很美,很神秘,也很靈空。在一個人的海灘上,一個大男人可以像孩子似地長吼、狂笑、淚流…… 還沒忘了她? 你說呢? 對不起,讓哥傷心了。 我保證,這是我最后一次獨自看海。站在海邊那一刻,我要盡情地再想一遍她,再愛一遍她,再哭一遍她……然后,把一個只屬于我、屬于女兒、屬于女兒母親的故事,輕輕地寫進一個精美的貝殼,隨潮來潮去漂向那個世界…… 哥,那個世界一定也有海。 親愛的,今年的夏天屬于我們。陪你看海,在風(fēng)中感受海的力量;陪你看海,在島上享受海的溫馨;陪你看海,在沙灘上感受海的浪漫,海的柔情。我們?nèi)ヲ谥е迧u吧。 哦,好古怪的名字。 那是蜈蚣的一支隊伍,游到海上去,為老百姓建造的一處避難造福的人間勝地,為相愛的人建造的一個情人天堂。 聽說那兒是中國的馬爾代夫? 美麗的海灘,潔凈的海浪,擁吻著無數(shù)的美麗人體。陽光在海濤上抒寫銀色的、流動的抒情曲。一上島,你馬上就會感受到,花朵擁吻你,椰汁滋潤你,老樹護佑你,蜂蝶陪伴你…… 啊,真美! 海上的情人橋,海邊的情侶房,觀海、賞月、聽濤,這個島好像是專門為情侶準備的。如果哪一天,我倆想從人群中失蹤,獨享一下甜蜜的二人世界,這個島最合適。 挽起褲角,拎著涼鞋,踮起腳尖,依偎在哥哥溫暖的臂彎,任海風(fēng)輕吻臉龐,任浪花拍打腳丫……陽光,大海,沙灘,擁吻,還有……還有身后兩串兒歪歪斜斜的腳印……哥,我就要這幅屬于自己的畫。 聽濤,看海,賞灘,一定要去清水灣。 聽說那里的沙灘會唱歌? 那是被上帝親吻的土地,每一顆沙粒都是一個美妙的音符。陽光下,赤足踩在干松的沙灘上,腳下會發(fā)出“咯吱咯吱”的“歌聲”。據(jù)說,會“唱歌”的沙灘世界上只有三處:美國夏威夷海灘、澳大利亞黃金海岸、中國清水灣。 好浪漫喲。 清水灣海灘寬闊平坦、潔凈得讓人難以想象。海浪從天際卷來,一重一重的,像是一塊泛著波紋的翡翠,待到沙灘處,平漫過來,形成一大片一大片薄薄的水膜,水膜覆蓋在平坦寬闊的沙灘上,像是給沙灘鍍上一層薄厚均勻的水銀。藍天白云趁機把這片浸水沙灘當(dāng)成自家梳妝鏡,讓自己那俊俏爽朗的臉蛋兒映入其中。 在屬于咱倆的海灘上,我再也不會害羞,輕解衣裙,讓豐美的肌膚和那深藏的早已快要發(fā)酶的感情交于萬物,和哥一起享受陽光的恩澤。沙灘就像哥哥寬廣的懷,我會靜靜地躺著,一邊幸福地流淚,一邊輕輕地同海吟唱,直到流沙如哥哥放肆的指尖,一層層劃過我玲瓏的軀體,將我埋藏。 正午的陽光,在盈盈晃動的海水上灑一層碎銀,映著碧藍如洗的天空和一望無際的椰林,咸中帶著甜味的海風(fēng)沁入寸肌,連呼吸也變得甜美酣暢。海浪像銀絲帶涌向沙灘,打破海岸柔媚流暢的線條。海水激起怒濤,挾著沙礫和咸咸的苦澀撲向黑黝黝的礁巖,撞擊,碎裂,消散,再撞擊,碎裂,消散……周而復(fù)始,永遠不知道倦怠。 那是永不言敗的交響,那是沒有休止符的樂章! 看著像雪一樣的海浪,一路輕快地打著拍子,退下去又迎上來;看著海鷗歡唱著,展翅飛向那無邊的彼岸……親愛的,你在想什么? 幸福就在彼岸!哥,那是必須的! 從明天起,我們就做一個幸福的人! 傾聽貝殼輕輕地歌唱,遠望海鷗盤旋飛翔,歡騰的海浪卷去心底所有的沉寂,清爽的海風(fēng)頓時讓我心扉敞亮:海天一色,潮起潮落,我只想做個恬淡的女子,清歌為你,風(fēng)情為你,天涯海角,伴你至終,永遠,永遠,永遠……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錯愛一次,寂寞一生。親愛的,不要因為也許會改變,就不肯說出那句美麗的誓言;不要因為也許會分離,就不敢求一次傾心的相戀。與你第一次對視后,我心里已裝滿了牽掛,裝滿了思念,每每午夜夢回,腦海里浮現(xiàn)的,除了你的身影,就是你的身影;漸淡漸濃的,除了你的名字,就是你的名字。 親愛的,明天我們就一起去三亞看海! 哥,這次還是你一個人去看海吧。 不,愛你,就和你去看海;愛你,就去看你那片海;愛你,就一定要帶你去三亞!在天涯海角處,在日落黃昏中,在潮漲潮落間,譜寫我們的真愛! 哥,我喜歡大海,可更喜歡你。哥就是我心中的蜈支洲、清水灣,哥就是我心中的那片海! 2011年9月3日寫于大都錦湖園 作者簡介: 雷聲,年逾花甲。上世紀七十年代中葉,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和從事新聞工作,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1989年出版新聞學(xué)專著《新新聞體寫作》一書,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周谷城為該書題寫書名;1990年北京亞運會撰寫的通訊《如煙的夢后,是黎明》,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并被收入亞運文獻集《亞運在北京》一書;1994年,撰寫9集電視片《康居》,北京市委、市政府頒發(fā)榮譽證書予以表彰;2013年,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其大型攝影散文集《追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