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鋪墊法就是在談一件重要事情之前,先做一些準(zhǔn)備工作。 鋪墊法一般有下面兩種方式 一是先說題外話,就是與討論主題無關(guān)的事情。比如先寒暄閑聊,拉一些家常,講一些有趣的事情和笑話。甚至先安排吃飯、唱歌等。這樣做的目的是先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讓對方開心、高興,先拉近雙方的距離,只要對方開心了高興了,后面的事情就好談了。 二是先說一件與主題相關(guān)的另外一件事情,通過相關(guān)事情的討論,然后逐漸引入主題?;蛘呦日f與主題相關(guān)的一些細節(jié)原委。然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需求。這樣做的目的是先讓對方了解事情的原委,先獲得對方的態(tài)度,先取得對方的理解、信任和同情。 比如我們要向別人借錢之前,先告訴對方自己正在干什么事情,有什么困難,最后再提出自己的借錢尋求。 一些重大事情的解決,通常需要上面兩種方式的結(jié)合使用。 下面請看一個運用鋪墊法說話技巧的案例 老公早早回家做了一鍋紅棗飯。妻子下班回來,端起碗,高興地問:“這棗真甜啊,哪來的?” 丈夫說鄉(xiāng)下姨媽捎來的。妻子不無感慨地說:“姨媽想得可真周到啊,年年捎棗來!”丈夫說:“那還用說,我從小失去父母,就是姨媽把我撫養(yǎng)大的嘛!”妻子說:“她老人家這一生也真夠辛苦的?!边@時,丈夫忽然嘆了口氣,說:“聽捎棗的人說,姨媽的老胃病又犯了,我想……”“那就接來唄,到醫(yī)院好好治治。”丈夫話還沒有說完,妻子就已經(jīng)說出丈夫想要說出的話。 這就是一個運用“鋪墊”法的典型案例,丈夫先準(zhǔn)備一鍋紅棗飯,妻子回家后主動提起了紅棗的話題,問起了紅棗的來源。丈夫就很自然的聊起了自己姨媽對自己好,把自己辛苦帶大的事實,取得了妻子的理解和通情,最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容意就獲得了妻子的許可。我們不得不佩服,這位老公很會說話,口才很好! 如果這位丈夫直接開門見山,妻子一回來就說出自己的想法:“我姨媽老胃病又犯了,我想把她帶到醫(yī)院去好好治治”。這樣就很容意受到妻子的抵制和反對,因為對方根本就不了解老公提出這個想法的原委,腦海里很容意就會冒出一個抵觸性的想法:“憑什么?”。即使后面老公再做解釋,妻子勉強贊同,心里也不會很高興,因為前面的抵觸情緒已經(jīng)產(chǎn)生,就不容易消退了。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先鋪墊,先讓對方了解原委,先獲得對方的理解同情,再提出需求,這樣對方心里一開始就不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事情就會得到圓滿解決。 與“鋪墊法”相對的是“開門見山”法 “開門見山”法就是一上來就直接說事,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等對方問了再說出原委,解釋原因。 開門見山法的好處就是省事,不必浪費更多的口舌,可以節(jié)約時間。 開門見山的壞處就是容易讓對方產(chǎn)生抵觸情緒,抵觸情緒一旦產(chǎn)生,就不容易消除,事情就不容易完美解決了。 所以朋友們要用“開門見山”法時,一定要小心謹(jǐn)慎。 用“開門見山”法時,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幾點: 1、要看對方的性格:如果對方心直口快、雷厲風(fēng)行、而且善解人意、通情達理、慷慨大方,就比較適合開門見山。 2、要看對方時間是否充裕:如果對方很忙,時間很寶貴,就要開門見山,簡明扼要、條理清晰、重點突出。 3、要看你們雙方的關(guān)系:如果你們雙方關(guān)系很好、彼此都非常了解和信任,就可以直接說事。 4、要看具體什么事:如果是一件小事,舉手之勞的事情,就比較適合直接說事,不用鋪墊。如果事情比較重要、比較復(fù)雜難辦、涉及到雙方的重大利益,而且會給對方帶來一定風(fēng)險,甚至要讓對方做出一些付出和損失。這時候最好就要用“鋪墊法”說話技巧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