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不驚擾別人的寧靜,就是慈悲;不傷害別人的自尊,就是善良。人活著,發(fā)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滅別人的燈。 二、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 三、我們不能總是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之中,不能虛幻地設(shè)想如果自己去做某一件事一定會比別人做得好。更重要的是把思想轉(zhuǎn)化為行動,一步一步地去接近目標(biāo)。 四、后來才明白,無論你算計不算計,沒心沒肺還是小心防備,人生的際遇大抵都是這樣:一直被人坑,也一直有貴人。 五、人生有多少牽掛就有多少心酸,有多少執(zhí)著就有多少不舍,有多少欲望就有多少煩惱,有多少愛也就會有多少恨。 六、這個世界沒有那么多將心比心。你善良,他便得寸進尺,你軟弱,他便狠心欺騙,你正直,他便道德壓榨。把深情交付與錯誤的人,就別責(zé)怪這個社會不溫暖。 七、別人對你好,你要爭氣,圖日后有能力有所報答;別人對你不好,你更要爭氣,望有朝一日,能夠揚眉吐氣。 八、有些事自己知道就好,沒必要去追問,因為答案未必能接受;有些人自己認清就好,不值得去難過,因為感情不能去強求。 十、人生是很累的,你現(xiàn)在不累,以后就會更累。人生是很苦的,你現(xiàn)在不苦,以后就會更苦。唯累過,方得閑。唯苦過,方知甜。 十一、一定要放棄無效社交,三觀不合很難做朋友,沒必要講那么多大道理,思想不在一個高度上,不必互相說服。 十二、人往往把自己看得過重才會患得患失,覺得別人必須理解自己。其實,人要看輕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換位,才能心生快樂。所謂心有多大,快樂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越多。 十三、為什么不想再選擇善良?因為沒有人還能認得出善良,所有人都覺得那是退讓。 十四、我們總是喜歡拿“順其自然”來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荊棘坎坷,卻很少承認,真正的順其自然,其實是竭盡所能之后的不強求,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 十五、人類就是這么奇怪,如果沒有人同情,你就不會在乎傷口有多疼;如果沒有人嘲笑,你就不會在乎傷疤有多難看;如果沒有人比較,誰會知道什么是前途。——吳淼《塔希里亞故事集》 十六、在某個年紀(jì)之前,你可以靠透支身體,小聰明和老天給你的運氣一直取巧地活著。然而到了某個年紀(jì)之后,真正能讓你走遠的,都是自律,積極和勤奮。 十七、有一些東西錯過了,就一輩子錯過了。人是會變的,守住一個不變的承諾,卻守不住一顆善變的心。 十八、年齡越大,就對友情的要求越來越高。真情假意見識多了,有時候就太容易看破一些真的假的朋友。所以隨著年齡增長,朋友們漸漸走散了,這也正常。當(dāng)活得越來越清楚,就失去了一些糊里糊涂的快樂?!K芩 十九、等你到了一個階段,有自己的事情做,有自己向往的地方,不依附任何人成全生命的意義,你誰都可以失去。 二十、有人尖刻的嘲諷你,你馬上尖酸的回敬他;有人對你冷漠,你馬上對他冷淡疏遠;你討厭的那些人,輕易的就把你變成你自己最討厭的那種樣子,這才是敵人對你最大的傷害。 二一、別人想什么,我們控制不了;別人做什么,我們也強求不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則,好好生活。即使有人虧待了你,時間也不會虧待你,人生更加不會虧待你。 二二、你本來只喜歡喝白水,見可樂很爽口于是加了碳酸,看橙汁很甜就加了糖,正因為你常跟別人作比較,于是才什么都想要,以至于后來,卻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二三、別自制壓力,我們沒有必要跟著時間走,只需跟著心態(tài)和能力走,隨緣,盡力,達命,問心無愧,其他的,交給天。 二四、若總被忽視,又何必作賤了自己;若不被珍惜,又何必苦苦去維系。學(xué)會放棄,是灑脫離開的美麗,更是自信的魅力。時間,不要浪費在沒有價值的事情上;感情,不要傾注在不懂珍惜的人身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