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偷窺”一詞,大家腦海中的第一反應就是小偷,文雅一點就是盜賊。這些齷齪行為歷來為人所不齒,可是就是這些不雅的行為卻在學校里成為一種很常見的現(xiàn)象。領(lǐng)導偷窺教師,教師監(jiān)視學生,學生剽竊作業(yè),這些現(xiàn)象已經(jīng)不是一種怪象,而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規(guī)則了。 管理者每天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偷窺教師 學校管理者的任務就是搞好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為教師和學生服務??墒遣恢獜暮螘r起,管理者們的工作重點卻悄悄地發(fā)生了轉(zhuǎn)變,不再用心研究教育教學了,不再致力于服務大眾的職責,每天要花費大量時間來監(jiān)視教師的一舉一動:教師什么時間到校,什么時間離校,上班以后是否不務正業(yè),即使到課堂聽課也不是為了研究課堂教學,只是在監(jiān)視教師的課堂教學有何不妥......等等。這些做法已經(jīng)嚴重挫傷了教師們的自尊心,有種被羞辱的感覺。正因如此,領(lǐng)導干部和教師的關(guān)系日趨緊張,大有水火不相容的態(tài)勢。 為何出現(xiàn)這種不和諧的音符,究其原因無非是以下三點: 1.管理層面的素質(zhì)極其低下 俗話說:正人先正己。由于有些人的素質(zhì)太低,在給教職工強調(diào)紀律的同時,自己卻在違反,這何以服眾?這些人進入管理層,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2.個別教職工在興風作浪 應該承認教師群體的素質(zhì)是極高的,但不能排除個別人的職業(yè)道德的確不敢讓人恭維。既然自己不喜歡這一職業(yè),為何還要走上三尺講臺?豈不是在“毀”人不倦。別讓自己的不良行為污染整個教育的風氣。 3.干群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交流 領(lǐng)導和教職工本應和諧相處,共同促進教育教學正常發(fā)展。可是,伴隨著一些素質(zhì)不高的人進入了管理層,逐漸暴露出“家長”的作風,“一言堂”的做法讓教職工敬而遠之。如果用以下詞語形容某些人的行為也不為過,那就是:自私、貪婪、霸道、齷齪。 教師每天要花費很大精力來監(jiān)視學生的一舉一動 正是由于一些管理者的“奴隸主”的做法,也讓一部分教師紛紛效仿,尤其是部分班主任。班主任每天都很辛苦,感覺極其疲憊。其實就在于每天都要花費很大精力來管理班級和監(jiān)視學生的一舉一動。俗話說:既不所欲,勿施于人。 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shù),可為何有的人卻感覺力不從心。盡管用了很多招數(shù)來“對付”學生,諸如:班級中安排“眼線”;經(jīng)常在班級后門上偷窺學生;給家長打小報告等等。豈不知這些做法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 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學生畢竟是正在成長中的孩子,犯錯誤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學生們每天都在教師的監(jiān)視下學習和生活;每天都在循規(guī)蹈矩地按程序運作,那還是教育嗎? 請不要費精耗神地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了,給孩子們一點保留隱私的權(quán)利吧。別降低自己的師道尊嚴,做些讓學生感到不齒的行為;請放棄那些管制、打壓的家長作風吧。 尊重學生就是尊重自己。 學生照抄作業(yè)、考試作弊是成長的兩大毒瘤 在前面的博文中已經(jīng)剖析了學生照抄作業(yè)的問題了,在此不再繁述。這幾天一直在進行期中考試,當然對于“考試作弊”就成了一個熱點話題。每次考試以前,教師都要采取各種措施防止學生作弊。 為何學生考試作弊會讓大家如此心痛。首先這是一個原則問題,每次考試從表面上看是在考查學生對于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況。其實,更深層次的是在考量一個人的誠信度和做人的準則。 就是在如此嚴格的組織紀律下,有的學生還會鋌而走險。這不,在第一場的考試中,有個學生竟然用手機搜索答案。且不說帶手機上學是錯誤的,單說學生考試作弊的技巧竟然發(fā)展成了高科技,讓人汗顏! 有的學生為何會熱衷于“考試作弊”,需要從深層次去挖掘: 1.為了分數(shù)可以不要人格尊嚴 目前這種只追求考試分數(shù)的功利性教育已經(jīng)讓學生變成了犧牲品。社會、學校、教師、家長都在關(guān)注學生的分數(shù),學生也很清楚,只有考個好分數(shù),似乎就可以活得有“尊嚴”。正是由于這種錯誤的導向,讓學生對于分數(shù)看得過重,甚至會采用“捷徑”來獲取高分,這無疑是教育最大的敗筆! 2.成人的言傳身教,讓學生學會了作弊 學生畢竟是成長中的孩子,我們有些成人的教唆才是最大的隱患。有個別素質(zhì)低下、職業(yè)道德不良的人,為了自己的“業(yè)績”高人一籌,竟然還會教唆學生作弊。尤其是那些關(guān)鍵性考試,諸如:會考、中考、實驗技能考試、體育測試等,我們往往會看見成人引導學生作弊的現(xiàn)象。為了自己的私欲竟然會做出如此齷蹉的行為。孩子在幼小時會感覺這是個甜頭,可當長大成人以后會在后面戳你的脊梁骨。正是由于你的教唆,讓孩子學會了不誠實;正是由于你的一時糊涂,讓孩子走上了錯誤的人生路。 教育“偷窺”就是一種彼此的不信任、不尊重。放松下來,釋放一段時間給心靈,給別人對一份寬容和理解。讓教育給大家?guī)須g樂和幸福;讓教育回歸理性,發(fā)揚人性的光輝。 作者簡介:潘書朋,中學物理教師,在《當代教育家》、《光明日報》、《中國教師報》、《中學物理》、《新課程評論》等國家、省級報刊、雜志刊物、教育網(wǎng)站上發(fā)表教育教學論文40余篇。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讓物理教學回歸實驗室”的課題研究,所申報的教育部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子課題榮獲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個人微信號:p737454148 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shupengchaguan |
|
|
來自: 潘書朋5n2xo3hm > 《待分類》